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有效方1、加味祛瘀复明汤【来源】 李文亮《千家妙方·下》(李纪源方)【歌诀】 加味祛瘀复明汤,当归元芎赤芍襄,苏芷泽兰附坤草,条芩木香草元参。
【组成】 当归15克,川芎6克,赤芍9克,元胡9克,白芷9克,泽兰6克,苏木9克,香附15克,坤草20克,条芩9克,木香6克,元参9克,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以黄酒30毫升为引)。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活血行气,祛瘀散滞。
【方解】 方用当归、川芎、赤芍、苏木、泽兰、坤草活血祛瘀;元胡、香附、木香行气散滞;白芷祛风明目;元参滋阴降火,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行气,祛瘀散滞之功。
【主治】 视神经萎缩(气滞血瘀型)。
【附记】 临床观察,一般服药20剂左右即可见效。
2、加减复明地黄汤【来源】 李文亮《千家妙方·下》(齐强方)【歌诀】 加减复明地黄汤,枸杞菊花熟地黄,归芍苏芪丝瓜络,青箱麦珠紫丹参。
【组成】 枸杞子25克,菊花20克,地黄15克,当归12克,赤芍9克,苏木15克,青葙子12克,丝瓜络15克,寸冬10克,真珠母50克,丹参12克,生黄芪15克。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滋补(加强神经营养),活络(增强新陈代谢,改善视功能),明目(提高视力)。
【方解】 此因肝肾阴虚,精血耗损,精气不能上注于目,目失所养以致神光耗散,神经萎缩。
故方用枸杞子、地黄、寸冬滋补肝肾;当归、赤芍、苏木、丹参、丝瓜络活血祛瘀,通经活络;菊花、青葙子清肝明目;生芪益气补虚;真珠母滋肝阴,清肝火,潜阳安神。
合而用之,共达滋补,活络,明目之效。
【主治】 视神经萎缩。
【加减】 若脾虚者,加党参15克,白术10克;肝气郁结者,加柴胡9克,郁金9克;热伤津者,加丹皮12克,栀子9克。
【附记】 临床中曾运用此方加减,治疗300余例患者,均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3、滋阴明目汤【来源】 《治验百病良方》【歌诀】 滋阴明目用归芪,党参丹参与茯苓,白芍黄精枸杞子,女贞石斛生地黄。
【组成】 生黄芪15克,当归12克,丹参12克,茯苓12克,党参12克,生白芍18克,黄精15克,枸杞子10克,女贞子10克,石斛12克,生地20克。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滋补肝肾,益气健脾。
【方解】 视神经萎缩,中医称为“青盲”。
多由肾虚肝郁,清气不升,目系失养所致。
方用枸杞子、女贞子、石斛、生地、白芍滋补肝肾;当归、丹参活血通络;黄芪、党参、茯苓、黄精益气健脾。
诸药合用,共奏滋补肝肾,益气健脾之功。
【主治】 视神经萎缩。
症见外眼正常、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光感低于正常人、两眼视乳头呈苍白色、兼有面色白、毛发无华、倦怠乏力等。
【附记】 曾用本方治疗视神经萎缩10例,均获治愈。
4、疏肝明目汤【来源】 《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歌诀】 疏肝明目用柴胡,归芍苓术桑寄生,丹皮交藤决明子,女贞甘草桑椹投。
【组成】 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桑寄生10克,决明子10克,丹皮10克,夜交藤10克,茯苓20克,桑椹20克,甘草5克。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剂,上药先用清水浸泡30分钟,水煎2次,日服2次。
【功效】 疏肝明目。
【方解】 若因肝郁、气血不能上承所致之视神经萎缩,本方主之。
故方用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桑寄生、丹皮、夜交藤、女贞子、桑椹养肝血,滋肝阴;白术、茯苓健脾益气;决明子清肝明目。
合而用之,共奏疏肝清热,养肝明目之功。
【主治】 视神经萎缩,症见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光感减弱、视神经乳头变白、外眼正常等眼科症状,尚伴有胸胁闷胀、头晕目眩、心情抑郁不舒等症。
【附记】 屡用效佳。
治疗视神经炎的有效方1、三参汤【来源】 《治验百病良方》【歌诀】 三参汤内用党参,丹参玄参赤白芍,归芪苓术柴升草,车前香附生地黄。
【组成】 党参、丹参各20克,玄参10克,赤芍20克,柴胡、白芍、黄芪、全当归各15克,生地黄、茯苓、升麻、香附、车前子、白术各10克,生甘草5克。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5剂为1疗程。
【功效】 益气活血,清热疏肝。
【方解】 方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当归、赤芍、白芍、生地养血活血;柴胡、香附疏肝解郁;升麻升清退热;车前子清热利水;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清热疏肝之功。
【主治】 视神经炎。
【附记】 用本方治疗视神经炎26例,经用药2~4个疗程后,全部治愈,视力均恢复正常。
2、滋阴活血汤【来源】 《治验百病良方》【歌诀】 滋阴活血用当归,知柏黄芩熟地黄,生地玄芍丹参菊,决明川芎牛角粉。
【组成】 全当归、生地黄、熟地黄各20克,野菊花25克,酒黄芩、川黄柏、知母各12克,赤芍、玄参、丹参、决明子、川芎各10克,水牛角粉1 2克(冲服)。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3次。
1周为1疗程。
【功效】 滋阴活血,清热解毒。
【方解】 方用全当归、赤芍、丹参、川芎、生地、熟地、玄参滋阴活血;野菊花、黄芩、决明子、水牛角粉清热解毒;黄柏、知母清热养阴。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活血,清热解毒之功。
【主治】 视神经炎。
【加减】 若病程不长者,可加金银花、防风、蒲公英各10克;若病程久者,加红花、桃仁各10克。
【附记】 用本方治疗视神经炎38例,经用药1~3个疗程后,视力恢复正常者35例,未达到正常者3例。
视力恢复正常者,经随访1年,未见下降。
3、活血通络汤【来源】 《千家妙方·下》(罗成仁方)【歌诀】 活血通络用归芎,茺蔚桂枝红泽兰,茯苓防风代赭石,地龙木瓜草丹参。
【组成】 川芎18克,当归12克,茺蔚子18克,红泽兰12克,桂枝12克,茯苓12克,干地龙12克,防风12克,木瓜18克,丹参18克,代赭石18克,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活血通络。
【方解】 方用川芎、当归、红泽兰、丹参、茺蔚子活血化瘀;桂枝温经散寒;茯苓渗湿健脾;防风、木瓜、地龙祛风通络;代赭石降逆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通络,健脾和胃之功。
【主治】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附记】 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本方也适用于很多视神经炎变和血管病变。
不过用时要注意随症加减,效果方更理想。
4、滋阴益气汤【来源】 《程氏医学笔记》【歌诀】 滋阴益气用党参,归芍二地苓泽丹,女贞枸杞淮山药,菊花蝉花夜明砂。
【组成】 党参12克,当归10~13克,熟地10~18克,生地12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云苓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淮山药12克,女贞子12克,菊花12克,枸杞子10克,蝉花10克,夜明砂10克。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 滋养肝肾,清热明目。
【方解】 方用六味地黄汤(地、芍、苓、泽、山、丹)加女贞子、枸杞子滋补肝肾;党参、当归益气活血,补益肝肾;菊花、蝉花、夜明砂清肝明目。
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肝肾,清热明目之功。
【主治】 球后视神经炎。
【附记】 屡用效佳。
5、滋肾助阳汤【来源】 《程氏医学笔记》【歌诀】 滋肾助阳二地黄,归萸青葙杜锁阳,野菊龟板枸杞子,五味狗脊和女贞。
【组成】 生、熟地各20克,野菊花20克,全当归、山萸肉、杜仲、青葙子、枸杞子各15克,锁阳、龟板、狗脊、女贞子、五味子各10克。
【用法】 水煎服。
每日1剂,日服2~3次。
1周为1疗程。
【功效】 滋养肝肾,助阳明目。
【方解】 方用生地、熟地、山萸肉、枸杞子、女贞子、五味子、龟板滋补肝肾;杜仲、锁阳、狗脊益肾助阳;当归活血养肝;野菊花、青葙子清肝明目。
诸药合用,共奏滋养肝肾,助阳明目之功。
【主治】 视神经炎。
【加减】 若久病脉络瘀阻者,加丹皮、桃仁、红花各8克;若偏于阳虚者,加肉苁蓉、仙灵脾各10克;若偏于阴虚者,加川黄柏,知母、玉竹各10克。
【附记】 用本方治疗视神经炎31例,视力恢复正常者28例,无效者3例。
成功率为90 32%。
九子地黄丸治疗眼病蒲辅周我在青年学医时,我县有一位眼科名中医龚老。
为了向他学习,我帮助他做了几年丸药。
他对我说:九子地黄丸能治疗控制一些内眼病及白内障等眼病,在他去世的前几月,把方传予我。
熟地黄一两、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五味子、枸杞子、沙苑子、决明子、青葙子、茺蔚子、菟丝子、覆盆子、车前子各五钱。
共研为细末,醋制龟板一两,另研细,灵磁石一两,火煅醋淬三次,另研细,沉香粉一钱,不见火。
诸药和匀炼蜜为丸,早晚各服三钱,淡盐汤下。
忌辛辣、酒、大蒜;不过用目力。
谈羊肝丸对视神经萎缩的治验岳美中1965年12月,唐山市同学刘乾斋介绍一患者尤焕达,年19岁,遵化县人,业农。
西医诊断为视神经萎缩。
1965年3月1日初次视力测验,右眼0.02,左眼0.01。
中西医结合治疗10个月未效,来京时需人引路。
余考虑此证系肾水不足,非短时期所能收效,因予以《普济本事方》羊肝丸,以滋养肾精,填补瞳睛神水。
[处方】白羯羊肝一具(竹刀切薄片,新瓦上焙干)、菟丝子、车前子、麦门冬(去心)、草决明、白茯苓、五味子、枸杞子、茺蔚子、苦葶苈、蕤仁(去壳)、地肤子(去壳)、建泽泻、北防风、枯黄芩、杏仁(去皮尖、炒)、辽细辛、肉桂心、青葙子各60克,熟地黄90克。
[制服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每服1丸,温水送下,早晚各1次。
[疗效]患者服至1966年11月7日。
视力测验:右0.5,左0.7。
仍继续服原方。
1967年7月20日,作视力测验:右0.5强,左1.0弱。
同年12月12日再测视力右0.6,左1.2。
较前大有进步。
诊其两尺脉浮大,原方加知母30克,再配制继续服,以巩固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