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机制
学科 建设
研究生 培养
培养方案
英语课程改革 示范课程和实验课程
建设 校内研究生暑期学校
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生培养方案(2005版)
2004-2005年,研究生院培养办组织各院系、学科点 对研究生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和完 善,新培养方案从2005级研究生开始全面实施。
研究生培养方案(2005版)
目的:对研究生申请学位前需取得的科研成果进
行量化规范。研究生院编制了《中国科学技术大 学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参考指南》,从2005级研 究生开始施行。
特点:《指南》中分则是各学位分委员会对本学
科领域的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等的具体量化细则; 并列出了各学位分委员会认定的研究生发表学术 论文的国内期刊。体现了不同学科领域要求的差 异性,改变了过去对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要求一 刀切的做法。
专业课:研究生应至少选修一门跨学科或专业的课程。理
工科类研究生选修文科课程,所有研究生选修体育类课程 取得的学分不计入申请学位要求课程学分。
研究生培养方案(2005版)
开题报告:研究生在撰写学位论文之前,
必须撰写开题报告并在学科点内进行口头报 告和答辩。
资格考核: 基础+专业课程+综合知识答辩:对于
欲获得博士学位,必须修博士层次课程!
研究生培养方案(2005版)
三、课程类型
公共必修课:英语、政治
基础课:
基础课加权平均成绩需达到优良(不低于75分),其中每 门课的考试成绩合格(不低于60分)方可申请学位。 基础课加权平均成绩低于75分,但每门课的考试成绩不低 于60分并取得规定的学分者,可允许其进行论文答辩,答 辩通过者,准予毕业,但不能申请学位。。
一、弹性学制பைடு நூலகம்
研究生获硕士学位一般需2-3年。硕博连读 (含本直博)研究生获博士学位一般需5-6 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7年。
通过我校博士生入学考试者,获得博士学位 一般需3-4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研究生培养方案(2005版)
二、学分要求
申请硕士学位:总学分不低于35分。 申请博士学位: ➢ 硕博连读(直博)博士学位:总学分不低于45分,其中 博士层次课程(按课程难度来定的)不低于8学分。 ➢ 普通博士学位:总学分不低于10分,其中博士层次课 程不低于8学分。
应用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免修办法:拟实行:研究生以 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外正式英文学术期刊发表(或被接收发 表)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学术论文,经导师书面确认后, 可作为免修参考条件。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记载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到课率、平时作业及考试。
研究一生、公研究共生英英语语课教程学改改革革
二、英语免修办法
基础英语免修条件:每位硕士研究生在入学后规定的时间 内,可以获得一次申请免修基础英语的资格。满足下列条 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免修:托福成绩不低于570分;雅思成绩 不低于6.5分;国家CET-6考试成绩不低于425分或通过;通 过研究生院组织的入学过关考试。研究生入学后取得的托 福、雅思、六级考试成绩不再作为免修参考条件。
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程改革
一、修课方式
从下学期开始,硕士政治课(自然辩证法、科学 社会主义))在同一个学期内完成。科学社会主 义先上,自然辩证法后上。一个学期分20个教学 周,科学社会主义用8周,自然辩证法用12周。
博士政治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每学 期都开,安排一个班上。
研究生公共政治课程改革
中期检查:研究生课程学习结束后,在进行论文工
作之前,应及时检查其培养计划。
交叉学科:对于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原则上应
按所在学科的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但对于某些特 殊的交叉学科,其制定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必须经相 应学科学位分委员会讨论认可,并报研究生院培养 办备案。
研究生培养方案(2005版)
五、学术论文发表参考指南
成绩记载使用“通过”和“不通过”二级记分方 法以取代原百分制。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
四、英语课程与语言实践相结合
英语语言实践中心建设: ➢ 建设目的:重在培养研究生英语语言实践和应用能力。 ➢ 目前状况:语言实践中心整体装修已基本完成,有些细节地
方有待进一步完善力争在5月中语旬言能实将践上互述动事区情完成,投入试 运行,从2007年9月开始正式投入语使言用能。力建评成估之区后,应用英语 的部分课程将在实践中心完成。 语言自主学习区
二、考核方式及成绩记载
硕士政治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平时作业+ 期末开卷考试。
政治课程成绩记载使用“通过”和“不通 过”二级记分方法以取代原百分制。
研究生示范性课程和实验课程建设
一、示范课程
分阶段重点支持建设一批教学效果显著的示范性 学位课程(基础课)。 通过若干年的建设,形成一批研究生精品课程。 途径:学生网上课程评估结果和院系推荐相结合。 经各院系推荐,评审专家组评选,共有24门课程 获得2006年度资助。
欲硕博连读的研究生,在第三学期末至第四 学期末,必须进行一次专业综合知识答辩, 以考核其专业综合知识水平及能力。该答辩 是转博资格考核的组成部分。
研究生培养方案(2005版)
四、培养计划
提前制订: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导师或导师小
组应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和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确定 其研究方向并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中国科技大学 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机制
研究生院培养办 2007年5月
如何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
好的培 高质量研究 好的生源 养机制 生步入社会
需要学生、导师、各级执行部门共同努力,设计和 建立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提高培养效率及质量
多元化 多维度 系统工程
课程 体系
学校 学院
导师
研究生 培养
生源
创新 机制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
一、改革思路
以前:研究生公共英语课分为硕士英语和博士英语 两个层次,授课内容主要是英文课文精读和分析, 以英语基础语法和单词学习为主。
现在:公共英语课程设置不再区分硕士层次和博士 层次,而是分为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以提高英语 应用能力为重心,特别是强化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 基础课程:研究生综合英语(2 学分) ➢ 应用课程:日常交流英语(2 学分)、学术交流英语 (2 学分)、科技论文写作 (2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