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儿童经验的班本课程研究——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

基于儿童经验的班本课程研究——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

基于儿童经验的班本课程研究——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
摘要: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实施地方课程的又一项举措。

作为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不仅要考虑其本土资源、周边资源、乡土文化等充分
挖掘,还应当尽力思考其他多方面的问题。

对于幼儿园班级课程建设,我们需要
做出一定的思考,在具有深层和深刻意义上的班级课程建设,可以理想地延伸其
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儿童经验班本课程
自《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以来,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
园的班本课程建设已开始引起广大一线教师的重视。

老师们大都在自己的教学活
动中实践着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本土化,也开始形成一定意义上的班级课程特色。

笔者从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角度出发,浅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供大
家参考。

一、班本课程概述
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细化和具体化,是实施地方课程的又一项举措。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与
实施,激发了更多幼儿园对班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近几年我在班本课程建设上
也做了一些探索,同时引发了一些思考。

二、班本课程建设的内涵
1.适宜性——班本化课程的追求。

(1)关注孩子的需要和学习愿望,使课程内容具有教育价值。

(2)关注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挑战性,使课程的实施具有有效性。

2.掌握课程实施方法。

在实施班本课程过程中,要紧扣杜威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做中学”的方法,紧扣《纲要》《指南》中反复提出的“体验”“游戏”等要义,支持幼儿在生活实境
中体验式学习,在游戏情境中愉快地学习,在操作活动中创造性学习。

3.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的又一举措。

著名新教育理念的践行者朱永新教授说过:“学游泳既要在水里学,也要在岸
上学。

”班本课程研究可以让教师站在更高的角度更加敏锐地发现问题,更加精确地处理资料,更加有效地解决困难;也只有这种研究,才能使老师们超越感性、
超越时空的局限,站在更高的层次来思考问题、研究问题。

(1)幼儿园班本课程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本园、本班现有资源,形成有特色的班级课程。

(2)幼儿园班本课程研究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教师的自主能量,更加全面而深刻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和观察中,我发现孩子们对袋子比较
感兴趣,于是顺着孩子们的意愿,及时捕捉孩子的兴趣点,我班的班本课程《袋
袋乐翻天》便由此产生了。

《袋袋乐翻天》班本课程之旅是我们与孩子们的共同
探索之旅,也是我们实施“绿色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利用,秉承了我们幼儿园的办
园理念——“绿色教育,和谐发展”。

通过此活动,孩子们学中玩、玩中学,意犹
未尽;家长们参与活动,赞叹不已;教师们共同探究,促进和引导幼儿学习,自
己也收获着、成长着。

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每天跟孩子接触,最明白什么样的课程是适合孩
子的。

一切从孩子的需要出发的课程,必定能够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三、班本课程建设的关键点
1.正确的课程观。

谈到班本课程建设,笔者认为:班本课程建设可以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幼
儿引发的班本课程建设,二是由教师引发的班本课程建设。

无论哪种课程建设,
都应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兴趣和需要。

这样,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更容易唤醒
孩子的共鸣。

片面追求创新往往使得课程离孩子的生活越来越遥远,难免有花架子、凑热闹之嫌。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幼儿更是如此。

班本课程的选题要基于孩子的兴趣点,还要基于孩子的生活经验。

问问孩子最感
兴趣的事物是什么,注意聆听孩子们说得最多的话题是什么……像这些,就可以作为我们教师开发班本课程的首要依据。

2.实践中的自主性。

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性,一切以儿童为中心,
课程的走向跟随孩子的关注点和兴趣点灵活地向前伸展。

在这样的课程中孩子才
是真正的课程的主人,他们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3.发展的可持续性。

班本课程建设应该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每个班本课程的形成过程中,
幼儿园、老师、孩子以及家长都付出了大量心血,它是幼儿园的班本特色课程。

幼儿园每学期每个班自建一个班本课程,在建设班本课程的过程中做到有始有终,对于活动中延伸的问题,我们会继续和孩子讨论、探究,把课程一直做下去。

总之,班本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通过创设新课程,使整个幼儿园的
课程不断优化,越来越园本化、班本化、合理化。

班本课程建设研究,在促进幼
儿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主生成课程的能力,从园本课程研究走向班本课程
研究,使班本课程真正为儿童精彩绽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