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韩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与经验

韩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与经验

图 4 部分发达经济体的总储蓄占 GDP 的比重
资本存量水平非常低。 1953 年韩国的文盲率是 78%,只 有 2%的年满十四周岁的韩 国 人 完 成 了 中 学 教 育 (Kim, 1997)。 但是到目前为止,从 多种指标来看, 韩国的人力 资本存量都得到了较大幅度 的提高。 从教育支出来看,教
10
10 000 5
8 000
6 000
0
4 000 -5
2 000
0
-1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图 1 韩国经济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WDI)。
性的打击。 对于韩国而言, 这场战 年 争摧毁了很多工厂设备, 同时也造 14
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因此, 韩国 12 经济可以说是从朝鲜战争的废墟 中起步, 而且在经济发展初期是典 10
韩国 印度
美国 智利
日本 德国
中国
型 的 农 业 化 经 济,1965 年 农 业 占 8
GDP 的比重为 40%。 在经过建国初 6 期的政治动荡之后, 朴正熙通过军 事政变(1961 年)登上了政治舞台, 4
他开启了韩国快速工业化时代,本 2
文对于韩国产业升级的分析主要
从朴正熙时代开始 (1962 年~1979
0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年)。
图 3 25 岁以上成年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1961 年~2011 年, 我们可以将 数据来源:巴罗—李教育程度数据库(Barro-Lee Education Attainment Dataset)。
展,这些行业包括钢铁,造船,化学,半导体等,而它们都属
2. 高储蓄率与物质资本。高储蓄率是物质资本积累的
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
必要条件,而资本积累又是长期收入达元汇率的升值也在 条件。 东亚经济体的一个特点是储蓄率比较高,韩国也不
削弱韩国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 1960 年~1979 年,韩元实际 例外。 图 4 可以看出在主要发达经济体中,韩国的储蓄率
代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以及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术密集型不断转变。 出口导向是韩国经济快速起飞﹑持续
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 韩国产业升级的 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
成功对于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处于中高收入的发展中经
其次,财团在韩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过程中扮演着
济体,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潜在的借鉴意义。 一个经济体经 重要角色。 在 1960 年代早期,韩国政府和其他发展中国家
动,以及财团的成长和转型,都是促成这一系列转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产业升级;人力资本;韩国经验 一﹑ 引言 二战以来, 尽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努力发展经济,
口,包括货币贬值,税收减免,出口补贴和优惠贷款等。 出 口导向战略有利于经济体通过进入国际市场,利用国际市
并获得一定的成功,但事实上只有亚洲四小龙成功地从低 场已经形成的良好的贸易秩序和巨大的市场容量,利用规 收入经济体步入高收入经济体。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中最 模经济,降低成本,促进劳动分工,促进技术进步。 另一方
■2016 年第 1 期
■现代管理科学
■博士论坛
韩国产业升级的过程与经验
●胡李鹏 谭华清
摘要:文章分析了韩国产业升级的进程和经验。韩国产业升级成功表现在三个方面:(1)持续的出口优势以及出口结 构的升级;(2)具有一定数量的世界领先产业;(3)具有一定数量国际领先的企业。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政府的支持与推
造出来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处于领先地位。 韩国是世 与其在研发领域的高投入是分不开的。 韩国的研发投入远
界上最大的 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 NAND(闪 高于主要发展中经济体, 并且在 2007 年左右开始接近日
存)的生产国,不仅如此,韩国在 2000 年代中叶开始,逐步 本的水平。 同时,韩国的科研人员的相对数量也是非常丰
汇率已经累计升值了 64%,而且仍然延续着升值的趋势。
是最高的,20 世纪 90 年代达到 35%以上, 近年来有所回
产业升级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韩国经济在一些行业 落,但是保持在 30%以上,高于其他发达经济体的水平。
内具有国际竞争力。 从产量指标来看,在某些行业,该国制
3. 高水平的科研投入。韩国在高科技产业取得的进步
WDI),美元为 2000 年不变价格。
(四)1990 年至今:知识密集型产业 发展阶段。
在第一阶段,韩国出口导向的战略 重点放在纺织品,玩具,胶合板等劳动 密集型产业上;在第二阶段韩国加大对 重化工业的投资, 并且在出口方面,钢
都要比小企业有优势,他们也一直在韩国工业化进程中扮 铁,船舶,消费电子产品逐步取代纺织品和玩具成为韩国
以促进企业的研发。与此同时当企业的技术升级到一定阶 钢铁开始成为出口的大户,1990 年衣服﹑ 半导体是出口的
段,高级技术人才﹑特别是研发人才成为一个重要的约束, 主力,与我国目前的情形类似。 从 1990 年开始,半导体一
此时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而不只在本国招聘人才。韩国 直是韩国出口的最主要行业, 虽然新的支柱行业不断出
- 33 -
■博士论坛
■现代管理科学
■2016 年第 1 期
% 60
出品占 GDP 的比重 出口年增长率 出口额(右轴)
亿美元
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分成如下四
6 000 个阶段:
50
5 000
(一)1960 年~1970 年:劳动密集型
40
产业发展阶段;
4 000
(二)1970 年~1980 年:资本密集型
大的经济体,从 1961 年以来,除了短暂的危机和波动,一 面,出口导向战略能够促进出口企业的技术进步,并且出
直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总体来看,1961 年~2011 年, 口企业的发展对非出口部门具有正的外部效应。 同时,出 韩国 GDP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6.8%, 人均 GDP 从 1961 年 口导向会使得国内企业融入一个竞争激烈而不是受到保
30
3 000 产业发展阶段(重化工业发展阶段);
20
(三)1980 年~1990 年:技术密集型
10
2 000 产业发展阶段;
0
1 000
-10
0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图 2 韩国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过一定阶段的发展之后,劳动力的工资会随着经济发展而 的政府一样都希望能够早日实现工业化。 为了推动工业化 一起上涨,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简单加工制造业的优势会逐 进程,韩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支持措施,包括税收补贴,优惠
步丧失,企业要继续保持竞争力,经济体必须进行产业升 贷款等。 不过限于资源有限,这些支持措施大多落到了经
- 34 -
■2016 年第 1 期
■现代管理科学
■博士论坛
%
韩国
日本
美国
45
德国
OECD
现在人力资本水平和物质资 本存量的提高。
40
1. 教育与人力资本。 韩
35
国经济发展起步之初, 人力
30 25 20
15 10
5 0 1976 19781980 19821984 198619881990 1992 1994 19961998 2000 20022004 2006 2008 2010
成为智能手机的领先者。
富,每一百万人口中的研发人员数量不仅远远高于拉美国
在汽车,半导体行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后发国家有机 现, 比如 1995 年的汽车,2000 年的电脑,2005 年的手机,
会在某些行业赶超技术领先的国家。
2010 年的显示器,但是半导体一直稳居出口的前两名。 另
二﹑ 韩国产业升级概况
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 1990 年以来,韩国出口行业
1945 年朝鲜半岛从日本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 但是 的分散程度越来越高。
资本﹑技术密集型。 这种转型也不乏政府的推动和支持。 比 韩国的 25 岁以上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从 1940 年的 4
如,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Heavy Chemistry Industry,HCI) 年上升到 2010 年接近 12 年,超过了日本,德国等发达经
(1971 年~1979 年), 政府政策集中于促进重化工业的发 济体。
韩国产业升级的转变在主要出口行业的变化中得到
第三,韩国产业升级过程中的另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对 清晰体现。 韩国在 1970 年代及以前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原
人力资本投入的高度重视,乃至在全球范围内雇佣人力资 材料﹑农产品﹑纺织品﹑胶合板﹑假发等这些原材料﹑劳动密
本。韩国对于教育和科技向来重视,对于研发的投入很高, 集﹑简单加工的行业。 经过十年的发展,1980 年电子产品﹑
通过梳理韩国的经验,我们发现韩国 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成功与以下三个 方面密不可分。 首先,韩国在经济发展初 期(1962 年~1980 年),始终坚持出口导向 发展战略,国家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出
2000 年美元不变价
%
18 000
人均 GDP
20
16 000
GDP 平均增长速度
15
14 000
12 000
演着身先士卒的角色。 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在经济发展初 的优势产业。 在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韩国企业通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