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思维建立

临床思维建立


诊断,进而根据进一步的辅助检查、诊断性治疗明确
诊断。
2021/2/4
13
病人的主诉
医生所掌握的医学信息与经验
提出问题/可能的疾病诊
修订
断列表(假设)
不支持
通过补充采集相应病史所 获得的信息予以验证
没有进展
解释现有的信息: 修改或重新排序可能的诊断列表
使用适宜的物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时间等进 行鉴别诊断,寻找确诊的依据
◆实际临床工作中的临床思维是纵横交错的
多向思维过程。
◆首先通过尿常规排查是否为血尿(鉴别尿
色异常和分段尿异常、邻近器官出血污染、血红蛋白 尿)。
◆再根据血尿这一症状时伴随体征(如肾
绞痛、膀胱刺激征、下尿路梗阻症状、腹部肿块)、
既往病史、服药史等缩小排查的范围,形成诊断假说
并根据其发病可能性依次排列,逐一排除,得出初步
不支持上述诊断 假设
形成诊断
决定处理方案
治疗结果不理想 2021/2/4
治疗结果满意
横 向 思 维
多 向 思 维
纵 向 思 维
假设-演绎 诊断程序图
14
临床辩证思维:
1. 有病与无病 2. 器质性与功能性 3. 疾病的一元与多元,单病因?还是多病因? 4. 常见与少见 5. 全身与局部 6. 典型与非典型 7. 良性与恶性 8. 诊断问号与句号 9. 动与静 10. 诊断与治疗,观察治疗结果是否支持现诊断。
◆良好的横向思维能力是医师做出正 确诊断的前提。(正确性)
◆对症状进行鉴别诊断的能力越强, 形成的诊断预判就越多,“真正的罪犯” 漏网的几率才最低。(全面性)
2021/2/4
8
2.纵向思维(疾病学) 排查嫌疑人并找到“真正罪
犯”则需要纵向思维。
通过症状学形成诊断预判后, 医师就要进一步经过问诊、体格检查、 各种实验室检查对各种可能的诊断预 判进行逐一验证。
2021/2/4
15
谢谢
2021/2/4
9
◆预判的每一疾病的自然进展(发生 发展、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患者进行 对应验证。
◆寻找支持点和不支持点,排除可能性 小的预判,留下可能性大的预判(嫌疑最 大的“候选罪犯”),进而形成初步诊断。
20医学和临床医 学理论知识是进行临床思维的基础。
◆具有良好基础医学功底并 能够结合实际灵活应用的医师。
2021/2/4
5
三、临床思维方式与过程
1.横向思维(症状学) 临床诊断过程犹如警察破案,横向思
维就是“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过程。 病人主诉或症状(线索),医师接诊
后首先就是依据已掌握临床知识确定哪些 疾病是“犯罪嫌疑人”。
2021/2/4
6
结石
肿瘤
血血尿尿血尿
感染
外伤
前列腺肥大
2021/2/4
7
临床思维建立
一、临床思维的定义
调查研究 对疾病现象 分析综合 思维活动
判断推理 是认识疾病 判断与鉴别 做出决策的逻 辑方法。
2021/2/4
2
◆临床思维——必须在作医学生阶段 就要正确培养与建立;
◆临床经验——需日积月累、循序渐 进培养,其中大多需要反复更新和吸取 教训。
2021/2/4
3
二、正确临床思维的意义
才能分析和解释疾病的临床 表现,排除干扰选项,找到真正的 “罪犯”疾病并作出诊断。
2021/2/4
11
3.多向思维
泌尿系病变
邻近器官病变
血血尿尿血尿
全身性病变
它们包括的疾病种类繁多,有作案可能的
“嫌疑人”众多,不可能对其逐一进行验证,
不仅需要较多的时间,有时甚至会延误疾病的
治疗。
2021/2/4
12
1.是将医学理论(基础医学、临床知识) 和临床实践(循证医学)有机结合应用 的过程。
2.是临床疾病明确诊断的前提和基础。 3.是治疗决策、预后判断和随访观察不可
缺少的逻辑思维过程。
2021/2/4
4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临床 医学教育的核心。
◆一旦没有培养成正确的临床 思维能力,将导致面对实际患者诊 治时的主观臆断和盲目诊断,甚至 造成误诊等严重后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