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Openflow
OpenFlow交换机将原来完全由交换机/路由器控制的报文转发过程转化为由OpenFlow交换机(OpenFlow Switch)和控制服务器(Controller)来共同完成,从而实现了快速数据包转发(数据面)和高水平路由决策(控制面)分离。
控制器可以通过事先规定好的接口操作来控制OpenFlow交换机中的流表,从而达到控制数据转发的目的。
OpenFlow不能做的
OpenFlow不支持IPv6、MAC-in-MAC运营商骨干桥接、Q-in-Q虚拟局域网栈、服务质量、流量整形能力、容错和弹性等功能。
OpenFlow目前的阶段
1.OpenFlow与SDN目前还只是从实验室中成形并刚刚投产。
OpenFlow尚不成熟,还未经
过大规模的网络部署测试,因此其规模化、容错性及安全性都受到一定质疑。
它恐怕需要在生产环境中运转数年之后才能真正得到广泛的肯定与信任。
2.OpenFlow与SDN目前还只是从实验室中成形并刚刚投产,据媒体报道,戴尔戴尔亚太
区销售技术总监刘永道表示,SDN的市场才刚起步,预估需要3-5年才会进入成熟期。
3.企业表示它们仍然需要传统的多功能交换机和路由器,可以根据MAC地址表里的数据
决定转发。
但那些支撑云环境的企业出于灵活性的考虑,愿意做一些尝试。
4.目前OpenFlow还并不完善,尚存在许多问题待解决,而且涉及的面非常广。
要想实现
软件定义的互联网,还需要得到业界全方位的支持和努力才能梦想成真。
5.ISP们都在忙着从IPv4向IPv6过度,无暇顾及OpenFlow。
6.SDN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准备好用于企业市场。
”
Openflow的一些弱点
1.OpenFlow最困难的一部分是写入控制器软件,可靠的SDN控制器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
任务
2.SDN的杀手级应用很少
3.OpenFlow可以将对流量如何通过网络的控制权从交换机和路由器交还给网络拥有者或
者应用。
它要求用户负责精心制定路径策略,去发现可用带宽、减少堵塞,以及最优转发路径。
这就牵涉到用户需要有足够的软件开发力量,才能完成相关的工作。
目前,对于拥有强大技术团队的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来说,这基本不是问题。
但对于一般企业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4.OpenFlow如果能够拥有足够多的客户,那么它将从根本上改变网络行业,因为我们目
前所使用的控制协议(例如OSPF或者Spanning Tree或者DCB)将被软件控制器所取代。
虽然这会促成硬件的商品化,但是软件控制器将成为网络行业中新的组成部分。
软件的功能、特性和可靠性将是决定OpenFlow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设备商的态度
2012年,SDN/OpenFLow无疑成为网络领域的热词,博科、思科、华为、戴尔、惠普、Juniper等一流的网络设备商,都开始是SDN布局,OpenFLow也获得了很多厂商的支持。
OpenFlow和SDN可能会让网络硬件进一步普通商品化,从而可能挤压思科与其他网络厂商的设备销售利润,降低专利软件的价值。
1.思科虽然不推崇开放的OpenFlow,但也推出了开放网络环境(ONE)策略,全面而广泛的
支持网络可编程,同时思科还收购了BroadHop、Cariden等企业,可提供基础设施到控制器和应用的全线SDN产品。
2.惠普不仅推出了完整的SDN/OpenFlow网络产品组合,包括交换机等基础设施,还有控
制平面操作和应用程序。
为了推动SDN的普及和应用,惠普还推出了网络设备租赁计划,让企业可以更顺利的导入SDN架构。
3.华为投入了大量人员精力研究OpenFlow、虚拟交换机等技术,不仅推出了SDN路由器/
控制器等产品。
4.Juniper把OpenFlow加入Junos SDK,,将SDN重心放在数据中心,不仅推出支持
OpenFlow协议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着手研发开源SDN控制器。
5.OpenFlow非常适合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Google、Facebook、德国
电信、Yahoo和Verizon等都已经在开发OpenFlow应用,腾迅也非常感兴趣。
6.OpenFlow的参与者包括控制器的厂商还有交换机的厂商,控制器厂商现在主
要有Big Switch、NTT、NEC及Nicira
运营商的态度
运营商推崇“软硬件分离,可管可控”,SDN将在中国市场获得运营商的支持
企业客户的态度
虽然厂商很热衷,但SDN的市场才刚刚起步,还处于培育期,普及路还比较漫长…。
1.企业用户对于SDN架构还很陌生。
一方面可供参考的案例较少,另一方面部署SDN和
OpenFlow仍需要企业IT部门机构有大量的技术和工程能力
2.OpenFlow可以将对流量如何通过网络的控制权从交换机和路由器交还给网络拥有者或
者应用。
它要求用户负责精心制定路径策略,去发现可用带宽、减少堵塞,以及最优转发路径。
这就牵涉到用户需要有足够的软件开发力量,才能完成相关的工作。
目前,对于拥有强大技术团队的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来说,这基本不是问题。
但对于一般企业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OpenFlow最困难的一部分是写入控制器软件,每个人都热衷于此,但是这并不容易
3.SDN还有技术和标准问题亟待解决,在适配的可编程硬件、集中和分布控制、如何与原
有网络兼容等技术方面,以及Openflow/SDN标准化方面,还存在不小的挑战。
4.关键的SDN应用也较少,目前SDN应用推进的速度比较缓慢,杀手级应用还未形成,这
无疑制约了SDN真正商用。
例如戴尔亚太区销售技术总监刘永道表示,SDN市场还需3-5年成熟。
SDN能够使网络更加灵活、更易于管理和可编程化。
但很明显,需要从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管理和运营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网络架构中的变化,这主要是增量变化,而不是变革性的变化。
处于保护投资考虑和可靠性考虑,企业也不会对已有IT架构大动干戈。
5.企业表示它们仍然需要传统的多功能交换机和路由器,可以根据MAC地址表
里的数据决定转发。
但那些支撑云环境的企业出于灵活性的考虑,愿意做一些尝试。
OpenFlow的未来
1.目前还是SDN的发展初期。
拥有强大IT资源和顶尖人才的企业(谷歌和Facebook等)正
在利用SDN的优势。
主流IT企业应该稍等一段时间,SDN应用程序和最佳做法将需要很多年才会出现。
2.SDN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并且需要学习曲线。
3.SDN将会改变网络架构、编程和管理的方式。
网络将会变得更具敏捷、灵活和节约成本。
然而,像很多IT创新技术一样,SDN需要一些时间来发展。
4.SDN的兴起将引起软件与硬件之争,也会引起商用硬件和私有硬件之争。
5.OpenFlow有潜力成为“网络的安卓(Android)”- 一个开放的标准,将鼓励新SDN应用
的开放市场,以满足每一个网络的需要和企业的压力。
6.如果ISP们拿到了符合OpenFlow标准的硬件和软件产品,他们应该会很高兴的去部署
此类架构,但是在最近几年,这种可能性不大。
网络虚拟化的其他一些厂商
Nicira:专注于OpenFlow的神秘公司。
Big Switch:提供基于OpenFlow的网络虚拟化解决方案
Juniper Networks:支持OpenFlow
Open vSwitch: 一个开源的虚拟switch ,它是一个软件switch能运行在Hypervisor 里, 目前已是XenServer 6.0 的缺省switch。
ConteXtream:借鉴Grid的思想,通过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在传统的网络之上建立一个虚拟的抽象的网络,解决云主机服务提供商们在网络灵活性,多租户和扩展性方面的挑战。
Embrane:提供一种on-demand的虚拟化网络服务,比如服务的负载均衡,防火墙,VPN。
Xsigo: 提供基于Infiniband技术的数据中心全虚拟化方案。
NextIO:提供基于PCIe技术的I/O虚拟化产品。
我们的机会
对于网管来说,OpenFlow将给他们带来一个开放的硬件和软件路由,交换,让他们拥有更全面的控制能力。
可以借助SDN开发云基础机构的网管系统,或者在开发网管系统时同时支持OpenFlow和传统的Sn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