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知识诠释思维发散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1)背景:17世纪初,英国的①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形成、壮大;②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
(2)过程: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查理二世复辟,他和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1688年,“③光荣革命”发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2.确立过程(1)颁布《权利法案》:A.内容:以明确的④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
B.作用:⑤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使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A.形成过程:“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召开秘密会议,称为⑥内阁会议;1721年,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责任制内阁开始形成。
B.权力职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⑦议会负责;⑧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
C.主要影响:资产阶级议会⑨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3)1832年议会改革:A.原因:⑩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
B.意义: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易错扫描】(1)1689年后的英国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制内阁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注意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
【概念阐释】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
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方法技巧】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线索:(1)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2)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3)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王最终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责任制内阁确立后才实现的;最终处于“统而不治”地位的国王仍然是国家元首,在外交上代表国家。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背景:1776年,美国诞生。
1783年,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之初,美国只是一个松散的 邦联国家,中央政府软弱无能;越来越多的人要求强化 中央政府权力,建设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华盛顿等领导人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 共和制国家。
2.基础:1787年宪法的制定(1)内容:A.联邦制度:联邦政府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
各州可制定地方法律并有一定的 自治权。
具有 中央集权和 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
B.共和制度: 国会掌握立法权。
总统掌握行政权。
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
(2)影响:A.进步性: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加速了资本主义发展。
B.局限性:承认了 黑人奴隶制,保留了种族歧视。
3.两党制(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两党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2)作用:不仅控制国会,也左右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3)本质:都是 资产阶级政党。
【易错扫描】(1)美国独立后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的政府。
(2)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他既是政府首脑,又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与国会和最高法院实行三权分立。
(3)美国实行的是总统制、联邦制和共和制混合的国家制度。
共和制是根基,总统制和联邦制受制于共和制。
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4)邦联和联邦的主要区别:①邦联的权力基础是州的松散联盟;②联邦的权力基础是人民,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
【归纳总结】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示意图基础达标:1.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
这里的“紧箍”主要指 ( )A.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的颁布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D.进行议会改革[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17世纪末”,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等于给国王套上了“紧箍”。
[答案] B2.《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D.建立民主制度[解析] “‘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指的是美国建立之初的邦联制,这使得独立后的美国最初的十三个州都拥有主权,美国成为主权国家的联盟,不能有效地抵御欧洲列强的侵略,巩固独立战争的成果。
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以便于在对外事务中维护美国的利益,防止美国重新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
[答案] C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均由总统提名,并经参议院批准任命,如无失职行为,将终身任职。
”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B.保证司法的独立性C.实现三权分立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解析] 从“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可以终身任职分析,主要是为了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答案] B核心突围技能聚合一、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有何异同?1.相同点: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体,其核心特征都是代议制民主;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2.不同点史料链接:材料一“《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权力。
”“英国的行政权由内阁行使,对议会负责;司法权由议会上院行使;立法权在议会下院。
”——《历史研究与资源丛书》材料二美国总统可提名大法官,可否决国会的法律;美国国会可弹劾总统,总统提名大法官须经参议院批准;美国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可宣布国会通过法律违宪无效。
众议院应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一次之议员组成……众议院人数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
参议院由州议会选举两名参议员组成之,参议员的任期为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
——《1787年美国宪法》学习探究:材料一表明英国的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统而不治”,是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材料二表明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权制衡的关系。
两则材料共同阐释了两种政体的相同点,即都是代议制民主。
【知能拓展】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
(2)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首相通过国王形式上的任命即可以组阁,首相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
(3)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力有限,而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二、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和各州分别拥有的权力体现了什么特点?这种特点有何利弊?1.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即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主权在民,联邦中央集权与州分权的原则。
(1)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三权分立”的原则主要体现了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三权分立、互相制约,赋予一个部门的权力由其他两个部门加以分权制衡,以此防止滥用权力。
(2)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
(3)中央集权原则:“联邦与州分权”的联邦制原则主要表现为美国国家结构实行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原则。
联邦的权力是各州赋予的,但是联邦的地位高于州的地位,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同时宪法又以“保留权力”的形式,规定一切未经列举的权力均属于州,州保留权力主要指处理本州范围内部事务的权力。
2.特点: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3.利:巩固了国家政权,有利于保护美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权。
4.弊:各州权力过大,为地方对抗中央提供可能,为内战埋下伏笔。
史料链接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条文:第一条第一款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均属合法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
第七款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送合众国总统;总统如批准,便须签署,如不批准……进行复议。
第二条第一款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总统任期四年……第二款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第三条第一款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
——《美国历史文献选集》材料二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洲的建立,在欧洲被广泛地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一个建立在个人权力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学习探究:材料一主要说明美国宪法把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赋予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体现了美国宪法最根本的原则是分权与制衡原则,它使中央三个权力机构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制约,彼此平衡,从而有利于防止独裁,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
材料二主要描述了启蒙运动对美国革命的影响,美国独立后在很多方面,如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和议员民选等,实践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共和制度,这是美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最大贡献。
【温馨提示】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确立了两大制度,即联邦制度和总统制民主共和体制。
前者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而后者则以三权分立为指导思想,划分各权力主体的职权及相互制约关系。
【辨析提高】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美国三权分立制从形式上都体现了分权的原则,三省六部制下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美国三权分立制下的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相互制约。
无论是中国的三省六部制还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制,都体现了分权思想;两者最大的不同是美国以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政府是“主权在民”,而中国三省六部制是“主权在君”。
习题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基础再现)“经过二十多年的起义、军事专政等风风雨雨之后,到了(17世纪)60到80年代,英国中下层人民既没有自己的组织,贵族、资产阶级也对暴力流血深感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