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冀教版)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教学目标: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
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
教学准备: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5℃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二、教学新知: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
提问: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3℃表示比0℃低3℃读作零下3摄氏度。
提问:-5℃表示什么意思?9℃标是什么意思?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投影出示资料表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
-10℃与-15℃相差5℃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
北京的温差是多少?-10℃与5℃相差15摄氏度。
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3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
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的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提问海口在我国那边呢?还可能说-15℃与-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以上设想如果学生不能说教师可以进行提问。
出示例2的天气预报图找一名同学播报一下天气预报,根据书中提供的信息自己把这几个城市的气温整理在表中。
回答书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书中第四题的第三个订正时学生说说怎么想的?完成试一试的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出示题让学生读下面的温度℃-11℃0℃-22℃39℃扩展延伸让学生找出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让学生自己完成全班交流0摄氏度零下8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15摄氏度扩展延伸:让学生从高到低排列。
第三题让学生课下完成四、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全体同学根据大家的交流情况和自己的回忆把本课的知识点记录在书中空白处。
板书设计生活中的负数℃读作:零下3摄氏度相差3℃相差6℃0℃读作:零摄氏度相差3℃-3℃读作:3摄氏度教学后记:通过对城市气温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初步认识正负数和整数教学目标:借助温度计,经历认识正、负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的过程。
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知道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负数充满好奇心,感受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
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初识负数玩游戏:师生互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输赢结果。
经历符号化的过程:生汇报:我赢2次,输2次……板书师:输和赢它们的意思正好相反,老师这样记录能表示出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吗?生:不能师:怎样记录才能让人一眼就分清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下面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展示学生记录材料生1:笑脸2哭脸2生2:箭头向上2箭头向下2生3:赢2输2生4:+2-2师生共同交流比较,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人们为了记录方便,在数学中就规定了这种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认识正、负数。
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2怎么读?师:像下面的数呢?板书-2怎么读?师板书:负数正数-2+2快速抢答,说说下面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100、+15、-15、36、0讨论:36是正数还是负数?正数去掉“+”,我们熟悉吗?负数去掉“-”行不行?0呢设置悬念揭示课题:生活中的负数二、探究气温中的正数和负数,进一步认识负数出示某日气象预报数据:哈尔滨-15℃~3℃、北京-5℃~5℃、上海0℃~8℃、海口12℃~20℃这几个温度哪些是负数温度?谁能用负数的读法读一读?生活中用什么测量温度?你了解温度计的什么知识?生1:每格代表1℃生2: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
生3:…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谁为分界的呢?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度定为0℃。
小组讨论:零上温度都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表示。
那0呢?它算什么?是正数?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师讲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巧用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5℃在哪儿?怎样才能准确找到-5℃在温度计上的位置?是从哪儿开始数,往哪个方向数?出示5℃图,这是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5℃和5℃有什么不同?-5℃和-15℃哪个温度更冷?三、生活中的应用。
1、写数:王叔叔从5楼乘电梯,电梯显示层;到地下1层去取车,电梯显示层。
解释生活中的负数所表示的含义。
出示存折下面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米,那么向西行3米,表示为如果小华的位置到了+7米,说明他向行米如果小华的位置到了-8米,说明他向行米四、总结教学后记:教学中,借助温度计这个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对气温数据的理解,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学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
进一步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教学目标:结合熟悉的事例,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过程。
进一步认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
珠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
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我们再来看x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
.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会用到负数,请看这是妈妈12月份家庭收支记录。
二、设计记事卡观察收支记录,了解其中的内容。
讨论有没有更好的记录方法。
提出“设计一张记事卡,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小组合作完成。
交流设计记事卡。
评价学生设计的记事卡,说一说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用负数表示支出钱数的记录方式较简单。
三、典型事例师: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教师介绍教材中用正、负数表示的典型问题。
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
四、练一练让学生自己填空。
先了解养鸡场的记录内容,其次设计表格,最后交流设计的表格,鼓励学生算出目前有鸡蛋的千克数。
鼓励学生给自己家设计一张记事卡。
五、问题讨论先看图了解奶奶取款时发生了什么情况?讨论“结余-200元”是什么意思?推算一下奶奶卡上原来有多少钱?教学后记:通过吐鲁番盆地、楼房地下层等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设计记事卡,使学生了解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收入和支出,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教学目标: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进一步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事物的过程。
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数量。
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正、负数来表达和交流。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数学竞赛,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
.师:同学们某班利用课余活动举办“兔博士”数学竞赛,我们去看看吧。
谁来读一读.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提出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学生用正数、负数表示的结果。
.提出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并填空。
.交流三个队的得分,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二、质量检查让学生了解一袋糖的标准质量和七袋糖抽样检测的结果,知道用正、负数和0表示每袋白糖和标准质量相比的要求,然后自己填表。
交流填表的结果,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提出兔博士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练一练先让学生了解6名同学的体重并计算他们的平均体重。
再自己完成题,最后交流。
让学生利用小组同学的身高进行练习。
教学后记: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交流的空间,使学生体验正负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讨论“±5g”表示的意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用数学表示和交流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单元方向与路线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能根据平面示意图,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在辨认物体方向和路线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在平面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目标:经历读平面示意图,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过程。
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读示意图让学生看书上的示意图。
观察火车站广场周围主要有哪些服务设施?并交流“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同桌之间交流教师提出:怎样描述出站口、托运处的方向才更准确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描述方向让学生看18页的含有角度的示意图,让学生用角度描述出站口、托运处在花坛的什么方向?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描述方法的机会。
看19页示意图,鼓励学生描述其他设施所在的方向。
练一练第1题:指导学生先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同学家玉栋、南、西、北构成的角各是多少度,然后再填空。
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某地所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