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设计(论文) 题目:浅析《暮光之城》中的暴力美学学生姓名周莹莹学号201020940130专业班级广告1001分院(系)人文科学分院指导教师(职称)季靖(副教授)2013年6月诚信承诺书本人谨此承诺,本人所写学年设计(论文)均由本人独立撰写,无任何抄袭行为。
凡涉及他人的观点材料,均作了注释。
如出现抄袭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愿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责任,并接受相应的处分。
学生签名:年月日浅析暮光之城中的暴力美学【摘要】“暴力美学”一词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才出现的一个概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暴力美学”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电影中,比如说好莱坞的吸血鬼电影《暮光之城》系列作品,对于西方的吸血鬼题材的电影。
本文主要是从暴力美学的定义,以及《暮色》中的暴力美学的表现形式,和让受众对暴力美学产生好感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暴力美学;电影;《暮光之城》目录1 绪论 (1)2暴力美学概说 (1)2.1什么是暴力 (2)2.2什么是暴力美学 (2)3 《暮色》中暴力美学的表现形式 (4)3.1动作场面的夸张化 (4)3.2镜头设计的浪漫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价值追求的娱乐化 (5)3.2叙事情节的喜剧化 (5)3.2表达方式的风格化 (5)4 影片中暴力美学产生的生理和心理基础----------------------64.1生理原因——暴力是人类的动物性本能 (6)4.2心理原因——英雄情结 (6)结论 (8)参考文献 (8)1 绪论当刀剑,枪炮,鲜血,尖叫,恐惧等词汇和惊人的画面以华丽的姿态进入人们视野的时候,人们为它寻找了一个新的出路,那就是电影“暴力美学”。
它带着一种邪恶的美丽冲进我们的视野,而这一切的源头要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
“暴力美学”一诃最初产生于香港80年代中后期,是香港影评界用于形容香港导演吴宇森的系列影片中独树一帜的浪漫主义英雄风格。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中说:“最初,这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术语,而是从形式感出发的批评术语。
”1在2004年1月4日的《文汇报》一则关于”暴力美学”的采访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的观点可以说是“暴力美学”概念的简要表述:“‘暴力美学’是个广义的、泛审美的概念,并非严格的美学概念,相关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展示攻击性力量,展示夸张的、非常规的暴力行为2。
例如《暮色》中,爱德华为了就贝拉而杀掉了詹姆斯,并将他撕裂了,焚烧了,体现了一个血族在伴侣面对威胁时的凶恶本性,与此同时贝拉被詹姆斯咬了一口,为了不让贝拉转化,爱德华展现了身为贝拉的爱人的柔情面,他极力克制自己对贝拉的血的渴望,将贝拉身体中的毒液吸出来拯救了贝拉。
在我看来《暮光》中的“暴力美学”是一个人为了保护自己爱人的攻击性本能的一种美学范畴。
这部电影的题材是以美国吸血鬼文化为背景的,吸血鬼从恐怖的对象到如今该影片中的多元形象,这部吸血鬼电影表达了人类关于永生,不死的向往与反思,而影片中所展示的人类与“异类”间超越了恐惧与仇恨的爱情也让人为之动容。
2暴力电影概说2.1什么是暴力暴力是什么?暴力在汉语词典里的基本词义是“强制的力量,如政治,战争,打斗"。
暴力在英语中,可以翻译为:violence;force;或者brute force。
自哲学的立场而言,暴力与自由处于人类行为的两端。
“自由”的核心涵义是“不受外力控制或威胁(而进行自认为合理的抉择>”。
而“暴力”的一种基本意义则是“以外在强力控制、伤害、乃至消灭生命主体(以达到暴力者的意志需要)”。
3用黑格尔的话来说,“暴力是对外部事物中的自由的现有存在的剥夺”。
4著名的暴力问题研究专家格雷厄姆(Hugh Davis Graham)和古尔(Ted RobertGurr)在《美国暴力史》一书的导言中,曾将暴力界定为“某些被用来侵害他人身体或损害他人财产的行为”5托马斯·阿奎那则认为,“凡与强制和暴力有关的事情都是违反意志的”6克劳塞维茨也曾说:“暴力,即物质暴力(因为除了国家和法的概念以外就没有精神暴力了)是手段;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敌人是目的。
”7这些关于暴力的界定说明了暴力是违反受者意志的行为,最不自由。
它代表着对他人意志自由或者人身自由的剥夺,是强加的,受者不愿承担的掠夺行为。
从人类社会学角度来说,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有矛盾,矛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当矛盾上升到一定阶段的时候,人们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会选择暴力的手段来解决事情。
回顾我国5000年的历史,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是因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上升到了一定的程度,然后进行暴力革命才产生了新的统治王朝。
总的来说用暴力进行的这种掠夺是对受暴方造成伤害以求利己的行为,实际上也是我们人类的一种本能,体现了自然界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暴力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一样,几乎从电影诞生开始,暴力电影一直伴随着电影的历史。
电影用一种不局限于单一文字或者图片的独特方式,用胶卷画面展现了人类的原始本能冲动。
2.2什么是暴力美学暴力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电影领域内,但暴力美学作为一种美感形态早已存在于文艺和美术领。
暴力美是人类对自身力量的确认,是对自己力量的一种欣赏,这种力量体现在个体身上,是野性的动作和破坏力。
学者郝建认为,“近年来在世界上成为重要的艺术形态和美学观念的‘暴力美学’是有约定俗成的特定含义的,它就是指在中国的香港发展成熟的一种艺术趣味和形式探索。
它的内涵是发掘枪战、武打动作和场面中的形式感,将其中的形式美感发扬到眩目的程度,忽视或弱化其中的社会功能和道德教化效果。
具体表现在徐克、吴宇森、林岭东等人的武打、动作片和警匪片的创作中,这一风格还波及美国,经过昆廷·塔伦蒂诺启发了奥利佛斯通等人的~些影片。
《英雄本色》、《低俗小说》、《杀手莱昂》、《变脸》、《天生杀人狂》等影片都是暴力美学的代表性作品。
”8“但是就改变现实形态和营造强化的视觉、听觉形象来说,其美学思想和技法的远祖却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爱森斯坦。
9暴力美学“是从杂耍蒙太奇发展出来的一种技巧论的形式美学观念。
”10而从更加广义的方向来说,暴力美学是一种人攻击性本能的一种美学范畴。
这种暴力经过形式化,社会化的改造后,其攻击性得以软化,暴力变得容易被接受,如血腥场景经过特技加工处理之后,其侵害性倾向被隐匿了一部分。
另一种则比较直接的展现了暴力过程以及血腥效果,渲染暴力的感官刺激性。
这种倾向性在多种文化行为中都可以看到。
以上所述的两种暴力呈现方式审美价值不同,社会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11以此可以看出,暴力美学的共同特点是创作者对暴力形式美感的表现和探求。
在暴力美学影片中,暴力与美和谐共存。
暴力美学的本义是以形式的美化暴力,它的发展轨迹是由表现暴力出发的。
它的极至是美,完全纯粹的美,以至于让人忽视了暴力的存在。
暴力在美的羽翼下被彻底消除了,暴力变成了一个象征性的符号点缀其中。
这是暴力美的发展方向,也是暴力美学的作用所在。
3 《暮色》中暴力美学的表现形式3.1动作场面的夸张化追求视觉冲击式暴力美学的基本特征。
在试听语言上如何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一直是电影导演们处心积虑想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如何将艺术性和商业性完美结合的问题。
在动感与美感的营造方面,《暮色》中的暴力美学主要动用了两个表现手段。
首先,增加镜头数量,加快影片节奏。
《暮光》中吸血鬼攻击以及狼人与吸血鬼的对弈中的镜头数量多,而且加快了影片的节奏。
快节奏的影片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因为人们习惯了日常生活中的节奏,而吸血鬼的快速移动也使得人们产生了对速度的渴望。
20世纪60年代中国新武侠片的产生就借鉴了好莱坞这方面的经验。
当时张彻和胡金铨都认真研究过美国电影,他们发现当时美国影片的镜头数量达千个之多。
而华语影片一般只有三百个镜头左右。
他们发现了华语影节奏缓慢、不适应观众口味的主要原因。
12其次,在人物动作,造型和动作场面上进行创新设计。
《暮色》中的人物造型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往的吸血鬼电影中的吸血鬼都是有锋利的獠牙,鲜红的赤眸,长相丑陋,残酷冷血的。
可是这部影片中吸血鬼爱德华给人的感觉却是高贵的,帅气的形象,他不像以往吸血鬼影片中的吸血鬼一样怕光,住在下水道或者黑暗的地方,而是像普通人类一样上学,这就给这个人物蒙上了一层人道主义色彩。
3.2镜头设计的浪漫化诗意的浪漫是许多暴力美学导演着意在电影中表现的,一方面增加画面的绚美感,浪漫的镜头往往是绚美的。
另一方面激起观众心中的浪漫情怀,将暴力蒙上一层温情的面纱,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将暴力引向浪漫。
《暮色》中的暴力动作不再是让人恶心的画面,特别是在维多利亚带领一群吸血鬼进攻的时候,扭断新生吸血鬼的头不再是血腥的了,更像是一个雕像的头掉下来了,被杀者的表情都没有什么改变,杀戮者也不再是满手鲜血,而是优雅的一个快步扭断了对方的脖子。
干净利落的镜头语言,加上吸血鬼们俊美的外表,精致的妆容,给人一种他们真的存在的错觉。
还有就是大量慢镜头的合理运用,它的作用在于制造浪漫的感觉,使动作具有舞蹈美感。
例如《暮色》一中,爱德华本来是站在自己车旁,距离贝拉有一段时间的,两人对视的时候一辆车向贝拉撞来,镜头将爱德华一手推开了车子一手护住贝拉,并将车子推得凹进去了的这一救美动作用了慢镜头,让人在前面紧张的感觉中舒缓过来,也加深了本片的英雄主义情节。
慢镜头既使观众看清了动作的发生过程,又使观众在极紧张的关头将情感节奏放慢,来欣赏动作的舞蹈般的美感:力的作用在慢镜中表现,观众心中早已预期到它的结果。
在缓慢中展开迅捷,这是导演对艺术辩证关系的巧妙运用。
3.3价值追求娱乐化影片中的暴力美学也体现了电影的娱乐精神。
奇观化的视觉冲击,令人呼吸急促,精神紧张,并为之热血沸腾的热烈对抗,动作场面,都是吸引观众的“观赏性卖点”。
不管是观众还是创作者,暴力美学都是为娱乐服务的一种形式。
暴力和幽默相结合,就形成了黑色幽默。
如《暮色》中,贝拉第一次到爱德华家,贾斯帕对贝拉说:“你真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