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 财会研究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60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的税会差异邵锋杰 中交上航局航道建设有限公司 315200摘要:2017年7月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并于2018年1月1日实施。
新收入准则对企业的收入确认重新撰写,这必然会与现行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及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产生新的税会差异。
本文首先对新收入准则修订的收入确认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然后探讨了新收入准则与税法在收入确认上的差异。
关键词:新收入准则;履约义务;收入确认;税会差异一、新收入准则收入确认的主要变化通过此次对收入准则的重新修订,统一了收入模型,使得传统的收入和建造合同的确认准则被新收入准则所取代,而后者重新构建了收入准则,提出了五步骤模型,扩大了收入准则的实施范围,增强了收入准则在实际业务中的可操作性。
具体包含如下步骤:一是识别与客户的合同;二是识别合同的履约义务;三是确定交易价格;四是分摊交易价格至合同的履约义务;五是在义务履约完成的时点或期间满足之后,将收入确认。
其中,针对第五个步骤,又提出了3个条件,分别是:第一,在企业履约的过程中,企业履约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客户取得并消耗;第二,企业履约过程中,商品如果是在建的,那么客户能够控制;第三,企业履约过程中,如果不可替代用途在商品中较为突出,那么在整个合同期间内,该企业有权就累计至今已完成的履约部分收取款项。
一旦满足了上述的任一条件,那么在某一时段内履行履约义务的特征就已经具备,就需要在履约期间内确认收入,否则,就属于是在某一时点履行履约义务,在某一时间点确认收入。
分析收入确认时点可知,传统上判断收入确认时点的标准是“风险报酬转移”,而新收入准则的出台以意味着其被“控制权转移”所替代。
二、新收入准则下收入确认的税会差异企业在业务的收入确认的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判断履约义务是一时段内的还是某一时点的。
如果发生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履约义务,那么收入确认需要按照完工百分比法来合理确定履约进度,否则的话,收入确认需要借助已经发生的并且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成本金额来进行判定,直至合理确定履约进度。
和原准则的建造合同准则相比,新旧两准则的规定是较为类似的。
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也有关于制造飞机、船舶等施工时间大于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按照一个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来确认收入的实现的规定。
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这个文件中也规定对于提供劳务交易的,应当采用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由此可知,会计和税务在一段时间的收入确认方面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需要着重分析的是对某一时点的履约义务下,会计收入确认时点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点的差异,以及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
我们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的收入确认上逐一展开。
(一)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的差异在新收入准则下,确认收入的具体时点就是客户取得控制权的时点,与此同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如增值税暂行条例等,将纳税义务的发生时点确定为预收款日、发货日、约定的收款日、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日、收款日等。
由此可知,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点和会计确认收入时点相比,两者的差异较大。
在这里,我们为了更好的分析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将“客户已实物占有该商品”作为会计上收入确认的时点。
根据不同的销售方式,其税会差异如下:1、直接收款方式。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无论货物发出的情况怎样,具体时点应该为销售款收到或是销售款凭据取得的当天。
税会差异:假如企业先收款,但货物尚未发出或者客户未提货,则会计上不应确认收入,但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应及时计提销项税金。
2、委托银行收款和托收承付方式。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税会差异:假如企业的货物已发出并办妥了托收手续,但客户未实际收到货物,则会计上不应确认为收入,但增值税纳税义务已发生,销项税金应该及时计提。
3、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果有书面合同约定,则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点就是收款日期当天;如果书面合同没有约定收款日期或者是书面合同不存在,则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点就是货物发出的当天。
税会差异:会计上收入确认的时间以客户接收到货物为准,而此时有可能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未到,增值税纳税义务就未发生。
假如企业已发货,然而客户没有收到货物又未约定收款时间,则会计上不进行收入的确认,但是在这个时候,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产生。
4、预收货款方式。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如果是生产、销售飞机、船舶、大型机械设备等工期超过12个月的货物,则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应该是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或是预收款收到的当天。
税会差异:一旦预收货款已收,且企业已发出货物,但是客户并未收到实物,则在此情况下,会计上不进行收入的确认,但是这个时点上,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
5、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
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收到代销单位的代销清单或者收到全部或者部分货款的当天;未收到代销清单及货款的,为发出代销货物满180天的当天。
税会差异:一旦代销清单被企业收到,或者是代销货物发出满了180天,但是货物尚未被客户收到,则会计上不应该进行收入的确认,但是此种情况下,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了。
(二)与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时间的差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DOI:10.14097/ki.5392/2019.03.086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财会研究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61知识经济与会计工作创新研究余航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安徽安庆 222000摘要:知识经济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同时带来了许多挑战,会计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也不例外。
本文以知识经济为框架,从颁布人力资源会计、优化现有无形资产会计方法、推进环境会计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会计创新的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工作;创新所谓知识经济,从根本上讲就是知识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知识资源的投入、支配和配置是经济范畴的核心要素。
在知识经济的整体结构中,传统的“消费”概念将通过“使用”逐步扩展。
因此,“知识产品”的大部分销售实际上是“享受”或“消费”产品,但对于产品本身来说,并没有被抛弃或贬值。
相反,“知识产品”可以以一种廉价的方式复制,其使用量与其价值成正比。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会计工作的创新思维已经不断开拓。
一、知识经济背景会计工作现状(一)会计要素财务状况和财务运作是财务会计的两个核心要素。
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这两个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以创新为核心的知识经济中,无形资产和隐性资产占据主导地位。
在管理新的生产力时,财务会计工作必须实现公平理论的更新,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困难。
(二)会计职能信息的爆炸性传播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使财务会计工作处理的数据和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
同时,原有的财务报表内容不能满足目前的信息使用要求,所以我们应该转向更加全面的会计研究和报告体系。
(三)会计组织会计组织的职能是有效地处理财务信息。
在目前的工作模式下,既不能满足网络财务信息处理的时效性要求,也不能保证管理方法中对综合信息收集的需求。
这给传统的会计组织形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四)会计流程在信息时代,为了更好地发挥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大量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相关管理软件被用于实际操作。
在工作效率高、方便快捷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精度水平。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给习惯了传统流程的会计人员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国税函〔2008〕875号)是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条件的主要参考标准,该规定与原收入准则差异不大。
但随着新收入准则的发布,新的税会差异将会出现。
针对不同的销售方式,其税会差异如下:1、托收承付方式。
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时间: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税会差异:一旦托收手续由企业办妥,但是货物尚未到客户手上,则会计上不进行收入的确认,然而,应确认企业所得税方面的收入。
2、预收款方式。
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时间: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税会差异:一旦预收货款被企业收到而且货物发出,但是货物尚未到客户手上,则会计上不进行收入的确认,然而,应确认企业所得税方面的收入。
3、需要安装和检验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时间:应该是商品被购买方接受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成之时。
如果安装程序较为简单,收入的确认应该在商品发出时确定。
税会差异:如果安装程序较为简单,货物已经发出但是客户尚未收到,则会计上不进行收入的确认,然而,应确认企业所得税方面的收入。
4、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
企业所得税收入确认时间: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税会差异:基本无差异。
三、税会差异的处理(一)税法上应纳税而财务未确认收入1、对于那些货已发但会计上未确认收入的相关业务,我们要根据相应货物的增值税税率,计算出应计的增值税税额。
借方记“应收账款”,贷方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针对企业所得税这一部分,应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实现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按照货物的收入纳税调增,按照货物的成本纳税调减。
(二)财务需确认收入而税法尚不需纳税1、如果企业已经将货物发出,而且客户也已经收到货物,则会计上应该实施收入的确认,如果约定的收款日期未到,则增值税纳税义务相关的业务尚未发生,应列入“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额”,需要在“其他非流动负债”或者是“其他流动负债”科目中列报。
2、在调整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调减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表中的分期确认收入以及相应的成本项目,在调减相应项目时,应做好与企业的主管税务机关及时沟通的工作。
作者简介:邵锋杰,就职于中交上航局航道建设有限公司,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DOI:10.14097/ki.5392/2019.03.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