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课标解读
全球篇 景 观 地 图 篇
基础型 课程 部分
祖国篇
省区、 地区篇
区域地理知识结构与学习方法 省区、地区 自主学习认识省区和地区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自然环境特征 城市建设与发展前景 城市人口变化 旅游与文化特色 区(县)乡土地理
乡土篇
拓展型 课程 部分
高中
第 二 章 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与 地 理 环 境
二、课程目标
1、使学生获得可发展的地理基础知识和能力
2、体验地理学习的过程,掌握地理学习的基 本方法,学会地理思维,了解研究(探究)地 理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手段 3、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形成全球意识和爱国 情感,积累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三、课程设置
1、初中阶段
课程内容
景观· 地图篇 世界分国篇 全球篇 祖国篇 省区· 地区篇 乡土篇
课程类型
基础型
设置年级
六年级
课时安排
136课时
基础型
拓展型
七年级
七年级 10课时
2、高中阶段
课程内容 认识宇宙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人文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地图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
课程类型 设置年级 课时安排 高一 或 高二
基础型
102课时
选 修 模 块
地球和月球 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 旅游资源
评价表
试卷
专题13…… 第四篇 专题14…… 水环境 ……
一期课改教材
二期课改教材
五、课程特点
1、重视地图的学习 2、对地名等知识的识记要求降低 3、关注地理新技术的发展
六、学习训练
1、地理基础学习训练 2、地理实践学习训练
3、地理成果表达学习训练
七、学习评价
1、多目标、多方式评价 2、既要重视终极性评价,又要重视 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
中学地理课标解读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
2008-10-30
单伟文
一、课程理念
1、关注促地理
4、关注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的地理
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发 地理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 地理案例的引入应用 自然与人文地理的相互融合
反映学科应用价值
体现学科理性魅力
拓展型
高三年级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
四、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
四、课程内容 基本结构
初 中
地理景观的丰富多样 地理景观的地区发展 地理景观的发展变化 图列、方位、比例尺 经纬网 形式多样的地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世界、 分国篇
概述 国家 自主学习认识国家
地球运动 自然条件的地理差异 自主学习认识地区 全球的人口、资源和环境 疆域与行政区划 人口与民族 自然环境与生产生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地球的圈层结构 岩石圈与地壳的变动 大 气 圈 水圈 生物圈和土壤圈 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大气运动 天气和天气过程
专题5 板块运动 第二篇 岩石与 专题6 岩石与矿物 地貌 专题7 地貌 专题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三篇 专题9 行星风系 大气与 专题10 季风 天气、 气候 专题11 台风、寒潮、梅雨 专题12 人类活动与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