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字的字形分析

现代汉字的字形分析


构字率为1的是不是部件
两种主张: 一种认为不是部件,一种认为是部件。 费锦昌的主张——“沐”、“自” 但是——“所”、“伞” 陶晓东的看法:
切分的操作 不同学者所确定的切分规则: 陈爱文陈朱鹤的切分规则 陶晓东的切分规则 苏培成的切分规则
(五)部件的统计信息 张普认为汉字的部件分析统计工作 至少要有下列各项:组字频度、出现 频度、加权频度、部位频度、部位比 例、部件笔画、结构频度等。
相关统计结果:
20世纪80年代 《简化字和被简化的繁 体字以及未简化的汉字集》 《简化字和未简化的汉 字集》 李公宜、刘如水 《汉字信息字典》 傅永和 《汉字属性字典》
(六)汉字部件规范
1997年12月1日《信息处理用GB13000. 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第五部分《<汉字基础 部件表>使用规则》 “明”——拆分为“日”、“月”(相离) “串”——不可拆分为“中”、“中”(交 重) “名”——拆分为“夕”、“口”(相接) “东”——不可拆分为“七”、“小”(交 重)
(三)拥字量和平均笔画数 拥字量: 在一个确定的汉字字符集中,每种 笔画有多少个汉字,叫做该笔画数的拥 字量。
丁西林《现代汉字及其改革的途径》
笔画数
1 2 3 4 5 6 7 8 9 字数 5 27 53 106 143 197 449 497 524 笔画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字数 627 665 704 675 525 597 481 371 292 笔画数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字数 268 197 150 111 85 55 36 17 20 笔画数 28 29 30 31 32 33 字数 4 4 3 1 1 1
笔形的归并 为了应用和研究的方便,要把笔形 适当的归并为几个大类,可以归并为 五六类,亦可以七八类,现在一般归 并为五类。 “埋”、“站”、“种”、“餐” 所以,现代汉字的笔画形状也归并 为五大类:横、竖、撇、点、折
“竖钩”的归类
“竖钩”又叫“左钩”,归类时产 生了两种主张:一种主张归竖,一种 主张归折。 主张归竖: 世纪 年代 主张归竖:20世纪20年代 王云五 20世纪60年代傅东华 1965年1月《印刷通用 汉字字形表》 主张归折:更高生 费锦昌 曹乃木
四、整字
(一)独体字与合体字
独体字与合体字的划分: 《说文解字.序》说:“仓颉之 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独体字:由一个部件构成的字 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 成的字 现代独体字的来源: 现代合体字的来源:
独体字的数量
《新华字典》独体字 《汉字信息字典》独体字 《辞海》:第一个子集 第二个子集 陶晓东:3500常用字切分 苏培成:7000通用字切分 372 323 358 332 195 236
现代汉字的字形分析
王令美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一、现代汉字字形分析的相关阐述
• 什么叫字形分析 • 字形分析的重要性 清代汉字学家王筠在《文字蒙求.自序》里 说:“雪堂谓筠曰:‘人之不识字也,病于 不能分。苟能分一字为数字,则点画必不 可以增减,且易记而难忘矣。”’
• 传统的汉字字形字行分析——六书分析 适用于小篆等文字 • 现代的汉字字形分析 《现代汉字的构字法》——苏培成 《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 ——陶晓东
二、笔画
(一) 一般定义: 笔画是汉字构形的最小单位。 《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 件规范》(GF30001-1997)规定: “笔画是构成楷书汉字字形的最小 连笔单位。”
(二)笔画数: 一个汉字包含的笔画多少。 1956年8月,丁西林《汉字的笔画结构 及其写法与笔画计算规则》 1965年1月,《印刷通用汉字字表》 1992年,傅永和《汉字的笔画》
笔顺的规范 1965年1月30日《印刷通用汉字字形 表》“ 确定了字形标准,并规定了汉 字的字形结构、笔画数和笔顺。” 1997年4月7日《现代汉语通用字笔 顺规范》 “火”、“叉”、“敝”、“脊” 2000年1月1日《GB.13000.1 GB.13000.1字符集 GB.13000.1 汉字笔顺规范》
(四)笔形 定义: 笔形就是笔画的形状,有人从书法 的角度着眼把它叫做“笔势”。 “笔阵图”和“永字八法” 傅东华说:“晋朝的卫夫人写过一 篇《笔阵图》,把汉字的笔形分成“ 一”、“、”“丿”“ 乙”“∣”“ 、”“勹”七种,可没有给他们定过 名称。”
卫铄(272年 349年),东晋女 卫铄(272年—349年),东晋女 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 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 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 。名铄,字茂漪,河东安邑(今山西 夏县)人。 夏县) 汝阴太守李矩妻,卫恒从女, 汝阴太守李矩妻,卫恒从女,世 称卫夫人。工书,楷书尤善, 称卫夫人。工书,楷书尤善,师钟繇 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 ,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 。《笔阵图 一篇,旧题卫夫人 笔阵图》 卫夫人撰 书。《笔阵图》一篇,旧题卫夫人撰 后众说纷纭,或疑为王羲之撰, ,后众说纷纭,或疑为王羲之撰,或 疑为六朝人伪托。 疑为六朝人伪托。 因流传很广,此姑存其旧, 因流传很广,此姑存其旧,仍列卫 夫人后,参见王羲之《题卫夫人( 夫人后,参见王羲之《题卫夫人(笔 阵图) 阵图)后》。
通用部件和特殊部件
构字率: 直接构字率 “脊” 间接构字率 “嵴” 通用部件:具有通用性,参加了两个以上不 同字形的构字的部件。 特殊部件:只在一种字形结构中出现,即直 接构字率为1的部件,又叫“孤 独 部件”。
基础部件和合成部件
基础部件:最小的不能再拆分的部件, 也叫“末级部件”。 坑→ “土”、“亠”(tóu)、“几” 想→ “木”、“目”和“心” 合成部件: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组合 成的部件。 坑→“亢” 想→“相”
(二)部件和偏旁 高家莺《现代汉字学》:把许多合体字 分析为两个相离的部分,这两个部分就叫 偏旁。 “木”、“花”、“圆” “ 部首”、“偏旁”、“元件”——“ 部件”
(三)部件的分类: 成字部件和不成字部件 成字部件:可以独立成字的部件 “口”、“木” 不成字部件:不能独立成字的部件 “冂”、“疒”
(七)部件的名称 规定偏旁部件名称的讨论 费锦昌《关于规定偏旁部件名称问题 的讨论》 吴建一《偏旁所处部位及其名称》 关于部件名称,讨论中提出的主要论点 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部件名称规范的研制
《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 GB13000.1 集汉字部件规范》 1998年4月27日《对部件称说的建议》 《部件称说表》 《基础部件称说》 1995-1996
(九)部件出现的结构单位 傅永和《汉字部件出现的结构单位》 部件“木”出现的部位: 边:休、沐、林 头:杏、查、杰 底:朵、某、呆
(十)部件的组合 捷克汉学家雅.沃哈拉: 分离搭配:六共、比舛、斗头 接触搭配:示云、支舌、止正 交叉搭配:牛车、井升、母舟
(十一)减少汉字部件 “部件”是汉字构形的重要环节。 胡乔木 “ 一次关于文字改革件的变形
《康熙字典》 《新华字典》的变形部首 同源关系:忄、水、礻 简繁关系:马、车、贝 形似关系:幺、人、乃
由于个别笔形的变化而构成的部件变形
部件处在合体字左方时,“捺笔”变成“侧 点” “木”→ “禾”→ 两个“捺笔”紧邻需避重,将其中一“捺笔 ”变成 “侧点” “大”→ “火”→ 末笔是“横”的部件,当其处于合体字左边 时,
(二)合体字的部件数量 汉字的结构类型
定义: 合体字的结构类型分为: 第一集部件间的方位关系 基础部件间的方位关系
(三)基础部件间的方位关系: 傅永和《汉字的结构》 《汉子结构和构造成分的 基础研究》
• “直到唐朝的 张怀冠(guàn )做‘永字八 法’,方才定 出八种笔形的 名称来。”
笔形的分类 现代楷书的笔形,各家的分类和名 称不完全一致,费锦昌选出了四家的 分类进行比较研究: 傅永和《汉子结构和构造成分的基 础研究》 张静闲《现代汉字教程》 李大遂《简明实用汉字学》 胡裕树《现代汉语》
(六)笔画的组合 丁西林认为笔画组合应有四种类型: 分离的结构 例:二、八 相交的结构 例:十、丰 相切的结构 例:人、上 连接的结构 例:厂、了
三、部件
(一)定义: “部件”又叫“字根”、“字元”、“ 字素”、“构件”等。 《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 范》: (汉字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 字功能的构字单位。简称“部件”。
问:同学们都赞成那一种意见呢? 笔形的顺序 在汉字检索等方面,需要给五大笔 形排顺序,主要的四种排序方法: “寒来暑往” “江山千万” “木字笔顺” “先排平笔,后排折笔”
笔形的名称 为了便于称说,要给各种笔形命名 平笔笔形:“一”、“丨”、“丿 ”、“丶” 折笔笔形:还不够统一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笔形规范》 《GB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笔形规范原 则(征求意见稿)》
(四)部件的切分
切分的依据——张普对这个问题作了研究 平面切分和层次切分 平面切分:一次切分出的基础部件。 层次切分:逐层切分最后得到的基础部件。
单笔部件
部件大于笔画,从原则上说,单笔画不能 成为部件。 “乙”、“一”、“旦”、“旧”、“孔 ”、“幻” 问:是一切单笔画都是部件,还是要加以 限制有条件的认为单笔画是部件?
(五)笔顺 定义: 笔顺就是书写汉字是笔画的先后顺 序。 笔顺的研究: 赵荣光《汉字笔顺的研究》 黄觉民《中国字笔顺标准的研究》 笔顺问题中最可考虑的问题
笔顺的规则——约定俗成 王力:《正字法浅说》——二十字 口诀: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外后内, 先 横后竖,最后封底。” 王凤阳:八条笔顺规则 傅永和:十一条笔顺规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