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六个切入点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六个切入点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六个切入点
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从立程于海生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这一考点,一般称为辨别错别字。

高考语文试题对这一考点的考查,一般不涉及汉字的造字类型和构造形式、汉字的笔画数量和顺序等内容;过去曾考过汉字的偏门部首等,好多年也不再考了;过去没有考过估计未来几年也暂不会考异体字或异形词语的规范问题。

因此,汉字字形的考查主要就是要求考生辨别词语中容易出现的错别字。

关于错别字的考查,过去曾采用过几种不同的方式。

如在一句话中辨识错别字,在字音字形都完全不同的词语中辨识错别字,甚至要求在一句话或一组词语中选出两个错别字,等等,试题有一定的准度。

例1:下列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
A.漱口国藉雄赳赳源远流长
B.斑斓沉湎金钢钻插科打浑
C.诠释惦量荧光屏鸠占雀巢
D.宣泄竣工家具店委屈求全
例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一愁莫展
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诒
C.风靡蘖根祸种攀缓始作俑者
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
例1 是1997年的全国卷第2题。

四组词语都有错别字,你得一个一个地找出来,再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题目比较难,至少解答这样的试题要多费时间。

答案是C。

A项“国藉”的“藉”应为“籍”;B项中“插科打诨”的“浑”应为“诨”;D项中“委曲求全”的“屈”应为“曲”;C项中有两个错别字,一是“惦量”的“惦”就是“掂”,二是“鸠占雀巢”的“雀”应是“鹊”。

例2是1999年的全国卷第2题,要求选出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这使暗示着各组的情况不一样,需要仔细辨别。

A 项有两个错别字,一是“冷寞”的“寞”应为二“漠”;二是“一愁莫展”中的“愁”应是“筹”。

B项也有两个错别字,一是“痉孪”的“孪”应是“挛”;二是“偏辟”的“辟”应是“僻”。

C项“蘖根祸种”的“蘖”应是“孽”。

D项有两个错别字,一是“气冲宵汉”的“宵”应是“霄”;二是“扑溯迷离”的“溯”应为“朔”。

答案是C。

一道试题中要逐一查出多个错别字以后再来认定答案,试题自然是比较难的。

从2000年起,只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或“有错别字的一组”,相比而言,要容易得多了。

这从上列两题可以清晰地看出来。

不过在常用字中选例的重点是两个,一是音同、音近而误写;二是形近而误写。

如例2中“寞”与“漠”、“愁”与“筹”、“辟”与“僻”,都是音同而误写;“蘖”与“孽”、“孪”与“挛”、“宵”与“霄”,则是音同、形近而误写。

例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
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
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
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提要钩玄
这是2000年的全国题,选用的全是常用词语,没有错别字的是C项。

A项“贯”应是“惯”,B项“圜”应是“寰”,这是音同、形近而误写;D项“装祯”的“祯”应是“帧”,这也是音同、形近而误写。

例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具备万事俱备风声谈笑风生
B.求实实事求是世故人情事故
C.陈规黑守成规精心漫不经心
D.直接直截了当剧增与日俱增
这是1998年的全国题,选的全是常用词语,要求辨别的也是音同、音近字。

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其“人情事故”的“事”就“世”。

成语“人情世故”是指为人处世的道理,而“事故”是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如交通事故,如果把“人情世故”的“世”写成“事”,这个成语就说不通了。

其他三项根据“以意辨形”的原则,可见都是正确的。

同音字、近音字、形近字较多,这是汉字的一个特点。

音同、音近而误写或形近而误写,这是一般人写错别字的主要情况。

因此高考着重选用常用字中的这两类字让考生辨别,既是从汉字的特点出发,又有着现实的针对性。

它启示着我们复习这一考点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文字,汉字的特点是“音随意转、形音义别”。

因此正确识别汉字的字形应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一】记准字形以辨细微汉字是有笔画组成的方块字,多一笔少一笔,甚至笔画的长短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如:“幻”--“幼”、“未”--“末”、“己”--“已”---“巳”、“戌”--“戍”---“戊”。

对比学习是应注意比较,区别并把握其细微之处,进而记住字形。

必要时可进行归纳比较,如:赢—嬴—羸--、辨—辩---辫、鹜—骛、
侯—候、裨—稗、俳——徘(前者指杂耍、滑稽戏;后者指徘徊)、膺---赝等等。

再如:
裸---祼(guàn)古代酌酒祭祀的祭礼。

究----宄
(guĭ)坏人,由内而起曰奸;由外而起曰宄。

戈—戋(jian)少,细微的,为数戋戋。

綮——棨(官吏出行的凭仗)----- 赍——赉响---晌
【二】读准字音以音辨形汉字中字形相近的字较多,但因其读音不同,意义也有别,因此在学习中应准确掌握,读准字音,根据字音来分辨其字形。

如“赝品”(yan),而“义愤填膺”(ying),其字形相近,但读音、意义差距较大。

如:炙---灸、刺(ci)---剌(la)、折---拆(chai)---析---柝(tuo)、栗(li)--粟(su)-票、崇(chong)---祟(sui)
【三】理解字义以意辨形汉字是表意文字,准确把握字义,是正确辨别字形的关键。

也就是说,根据字义、词语的意思来辨别书写的正误。

上文所引的例子中,“国藉”的“藉”是“籍”的误写。

“籍”有“书籍、籍贯、原籍、党籍”等,而“藉”只有“垫、借”的意思。

“插科打浑”是“诨”的误写,“诨”是“戏谑xuè”、“开玩笑”的意思,显然不解用表示水污浊的“浑”。

又如“惦量”的“惦”是“掂”的误写。

惦,读d iàn,有“记挂”的
意思;而“掂”读diān,是用手托着东西估轻重的意思。

“赡养的“赡”(从“贝”与钱财有关,意思是供给人财物)、“瞻仰”的“瞻”(从目,与看有关)再如“端—惴---揣---踹---湍”,其声旁。

“ 端”站得端正、“惴”心情不安、“揣”用手拿在怀里、“-踹”用脚踢、“湍”水流的急。

馈(从食)—溃(从水)—愦(从心,糊涂混乱;)—聩(从耳。

聋;振聋发聩) 株连九族----诛)心之论、脏—赃,怡(从心,快乐,愉快,心旷神怡)---贻(从贝,赠送、遗留)---饴(从食,饴糖,甘之如饴)--眙(从目,地名,盱眙);度(时间)---渡(从水,从这一岸边到另一岸边,或载运过河)敝(破旧,敝帚自珍)------ 蔽(从草,遮盖,挡住)-----弊(弊端)
【四】借助语境辨别字形任何语言都有语境,所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高考字形的考查,总会设置一定语境,或词语、或句子,因此需要仔细揣摩,凭借语境,抓住关键字,达到辨别字形的目的。

如:针砭时弊,常常误写为“贬”如果借助成语构成的语境,“针砭”是指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自然会想到为“砭”、“首屈一指”中的“首”,应结合该词语的本义“屈指计数时总是先屈大拇指”故应用“首”表示“首先”。

“化妆”与“化装”,前者意为用脂粉等使容貌美丽;而后者
意义为“假扮、演员为了适合所扮演的角色的形象而修饰容貌.”“他俩为了迷惑敌人,化装为夫妻。

“中仅能用后者。

贯穿----贯穿中止---终止违反----违犯统帅----统率
一起----一齐推托----推脱交待----交代
【五】分析结构以助辨形。

有些词语,通过分析词语的结构形式,可以理解字(语素或词)的意义,进而辨形。

如“纷至”和“沓来”的并列,“至”与“来”意思相近,“沓”与“纷”也是意思相近,表示“多”,如果将“沓”写成“踏”,就可看出写得不正确。

壁立:偏正式结构,“壁”修饰“立”意思是“向墙壁一样直立陡峭”故不能写成“璧” 怨天尤人,并列结构,“尤”与“怨” 的意思相近,意思是“埋怨、责备”故不能写成“优”,再如“唉声叹气”的“唉”也决不能写为“哀”。

【六】注意总结,把握通写毕恭毕敬----必恭必敬衣衫褴褛----蓝缕饿殍----饿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