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大学高等教育(本科) 毕业论文题目:向量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年级:×××姓名:指导教师:邮箱地址:×××联系电话:×××完成时间:2016年9月向量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专业:学生:指导教师:摘要在数学学习中,涉及到的相关解题方法是非常多的,如向量法、几何法、面积法、三角法等,本论文主要针对向量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来进行研究及分析,对与向量法相关的解题方法及技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一样,向量法在中学数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解题方法。
本论文采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对向量法的相关概念、常用公式及定理等进行了介绍,接下来,采用举例分析法对向量法在解题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论证。
本论文选择了几个不同的方面来对向量法在中学数学中解题的巧用进行了研究,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及分析工作能够为类似数学方面的研究带来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向量法;应用;举例分析法;中学数学abstractIn Learning Mathematics, related to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is very much involved, such as Vector, geometric method, area method, trigonometry, etc., the main application of Vector paper in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for research and analysis carried out on solving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vector methods and techniques have been studied in detail. As you know, like vector method it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solving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related concepts vector method, commonly used formulas and theorems were introduced, and then, using the example of vectoranalysis method in solving problems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re demonstrated. The paper chose several different aspects of vector method in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problem solving clever use were studied, hoping to research and analysis work in this paper can bring a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mathematics is similar.Keywords: Vector; applications; for example analysis;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目录摘要 (Ⅰ)1 引言 (1)2 相关理论知识介绍 (1)2.1 向量的概念 (1)2.2 向量的运算 (1)2.2.1 减法运算 (2)2.2.2 数乘运算 (2)2.2.3 向量的数量积 (2)2.2.4 加法运算 (2)2.2.5 向量的平移公式 (2)2.2.6 线段定比分点公式 (2)2.3 向量的基本定理 (2)2.3.1 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 (2)2.3.2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2)2.3.3 共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2)2.3.4 共线向量的基本定理 (2)2.4 向量的表示 (2)3 向量法在中学几何中的应用 (2)3.1 向量法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 (2)3.2 向量法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8)3.3 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12)4 向量法在中学代数中的应用 (2)4.1 求函数的最值 (2)4.2 求参变数范围 (8)4.3 解方程 (12)4.4 解复数问题 (8)4.5 证明条件等式 (12)4.6 向量法在证明解不等式问题中的应用 (8)4.7 向量法解决方程组问题 (12)5 向量法解三角函数的问题 (2)5.1 求值 (2)5.2 证明恒等式 (8)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6)1 引言对于向量及向量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等相关理论知识而言,它是我国中学数学进行改革之后新增加的内容,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工具来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及更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它具有代数形式以及几何形式等的双重身份,即它把数、形融为一体,从而更好的帮助解决相关几何及代数问题。
在中学数学的诸多知识点里面,向量法及其计算应用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汇点,它经常与复数、平面解析几何、函数、导数、空间解析几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交叉渗透,从而使得相关的数学问题更加具有综合性、更加具有新颖性,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反应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的能力。
向量法作为中学数学一项有力的解题工具,通过对其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解题的效率、拓展我们解题的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等。
向量作为中学数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只有对其进行良好的掌握及理解,才能够更好的把向量法应用到相关数学问题中去求解。
对于向量而言,它除了具有方向之外,还具有大小的一个量。
因此,其对我国中学数学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向量是代数课程、函数分析、几何分析等相关课程研究的基本内容。
向量及向量法在相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等理论知识是作为我国新课改之后引入的新的内容,对我国数学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它不但具有代数形式的身份,而且还具有几何形式的身份,可见,它是中学数学的一个交汇点。
通过把向量引入到我国中学数学课程里面,它能够促进高中数学的整个体系架构更加完善,通过对向量法进行灵活应用,能够把许多传统的代数问题、几何问题等变得简单化,从而进一步的拓展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及方法,也为学生进行创新等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平面向量而言,它主要是将代数知识以及几何知识等进行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从而更好的帮助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它主要渗透到函数、平面几何、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相关的知识体系中,并且,在研究这些数学问题的时候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2、相关理论知识介绍2.1 向量的概念在中学数学的学习中,向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只要把向量的相关理论知识及应用掌握透彻了,便可以灵活的应用向量法在中学几何中进行解题或者在代数中进行应用。
在进行向量法的基本应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向量的基本理论知识,那么,什么是向量?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之为向量。
我们把具有方向的线段称之为有向的线段,比如,以A 作为起点,B 作为终点的有向线段,可以把它记为。
另外,对于有向线段AB 的长度,则把它称为向量的模,故把其记为∣∣。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很明确的知道向量的三要素为:起点、方向以及长度。
我们把两个方向相反或者方向相同的非零向量称之为平行向量,如向量a 、b 平行,可以把它记为a →//b →。
把长度相等并且方向也相同的向量称之为相等向量。
对于任何一组平行向量来讲,都可以把它移动到同一条直线上面,因此,也可以把平行向量叫做共线向量。
对于长度为0的向量,把它称之为零向量,记为0。
零向量具有很多特点,如它与任何向量都是垂直的,它的方向也是任意的,与任意向量也都是平行的。
把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称之为单位向量。
2.2 向量的运算 2.2.1 减法运算假设向量a →、b →,并且在平面内任意取一点O ,作=a →,=b →,那么,=a →-b →,即a →-b →可以表示为向量b →的终点指向向量a →的终点的向量。
对于这种求差的方法,我们把它称之为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对向量减法来讲,它的实质就是加法的一种逆运算。
2.2.2 数乘运算对于实数与向量a →来讲,它们的积是一个向量,因此,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把它记为,对于∣∣=∣∣∣a →∣而言,如果<0,则的方向与a →的方向是相反的;如果>0,则的方向与a →的方向是相同的;如果=0,则=0. 设定、μ为实数,那么,实数与向量的积有:1)()a b a b λλλ→→→→+=+2)()a a b λμλμ→→→+=+3)()()a a λμλμ→→=2.2.3 向量的数量积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它们之间的夹角为θ,那么,它的数量积定义表达式为cos ,a b a b a b →→→→→→⋅=〈〉,当,2a b π→→〈〉=时,称向量a →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 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都是为0的。
2.2.4 加法运算已知,向量a →、b →,在空间平面之内任意取一个点A ,做=b →,=a →,故向量被称之为向量a →与向量b →的和,把它记为a →+b →,即+=,故把这种求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向量加法的运算规律为:a b b a →→→→+=+;()()a b c a b c →→→→→→++=++。
2.2.5 向量的平移公式如果点(,)P x y 按照向量(,)a h k →=平移至(,)P x y ''',则⎩⎨⎧+=+=k y y h x x '',则分别称(,)x y ,(,)x y ''为旧、新坐标,a →为平移法则.2.2.6 线段定比分点公式如下图2-1所示,设→--→--=21PP P P λ,则定比分点向量式:→--→--→--+++=21111OP OP OP λλλ; 定比分点坐标式:设111222(,),(,),(,)P x y P x y P x y , 则 1212,11x x y y x y λλλλ++==++.图2-1 线段定比分点图形2.3 向量的基本定理2.3.1 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对于空间向量来讲,它的基本定理为:假设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于空间里面的任一向量p →,它是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 使p x a y b z c →→→→=++.2.3.2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假设a →、b →是同一个平面之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那么,对于该平面之内的任何一个向量p →,则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μ,从而使得p →=λa →+μ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