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闪速炉概况
(1)、闪速炉概况
1)、闪速炉是铜火法冶炼的第一道程序,也是铜冶炼工程大型主体设备之一。
它将焙烧、熔炼和部分吹炼融为一体,用来熔炼铜精矿和烟尘等物质。
具有生产能力大,自动化程度高,燃料消耗低,对原料适应能力强,综合利用好及无公害等特点,是世界上目前铜冶炼最先进的工艺设备。
2)、闪速炉熔炼系统包括配料、干燥、闪速炉、闪速炉废热锅炉、闪速炉电收尘、热风设备及DCS集散监控检测系统等。
(2)、闪速炉组成及特点
1)、闪速炉本体由反应塔、沉淀池、上升烟道,精矿喷咀四部分组成(见图11-1-1)。
闪速炉附属系统包括冷却系统、重油系统、热风系统、氧油燃烧系统及DCS集散监控检测系统等。
图11-1-1 闪速炉总装示意
2)、反应塔是铜精矿发生热化学反应的主要部位,由塔顶、塔上段、塔段、塔下段及连接部组成,各段为钢板制成圆筒体,段与段之间由法兰连接,法兰连接处设置了冷却铜水套。
塔内壁装有冷却铜水管。
并内衬耐火砖。
整个反应塔由吊挂螺栓悬挂在钢骨架上,钢骨架通过球面台固定在基础上。
3)、沉淀池位于反应塔,上升烟道下方,用于贮存冰铜和炉渣并使之分离的一个上大、下小的长方斗型池子。
沉淀池地板铺设在炉底梁上,炉底梁通过基础
板支撑在基础上。
沉淀池四壁是焊接钢结构框架,框架内铺设侧板和波纹板,并设置有四个冰铜口、两个渣口,十三个重油烧咀和水平,倾斜铜冰套一级冷却铜管,内衬耐火砖。
4)、上升烟道:冶炼时产生的高温烟气由此引至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和烟尘。
5)、精矿喷咀:位于反应塔顶部,将铜精矿粉和烟尘高速喷入反应塔内,反应塔所需的富氧、压缩空气和氧气也通过精矿喷咀同时喷入塔内。
6)、冷却系统:在闪速炉的关键部位都采用铜水套、铜水管等实行强制冷却,用于保护耐火砖、同时使炉壳温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7)、重油系统:由重油、轻柴油、压缩空气组成,共十六个阀门组,控制着十八个重油烧咀向炉内喷射重油。
2.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施工前进行图纸自审及会审,了解本设备的主要构造、组成及性能,掌握安装方法与步骤。
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蓝图、设计变更及设备技术文件和国家有关部门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施工技术标准执行。
如图纸有变动,工长、工号应及时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避免发生返工情况出现,如发现与设计图纸有错误或前后矛盾以及与现场实际情况有冲突时,应及时向甲方报告,提出修改。
(2)、基础处理
1)、设备基础与土建办理工序交接手续,具体按照《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标准执行。
2)、基础复测,埋中心标板和标高基准点,并将中心,标高投上标板和基准点,加盖保护,根据土建提供的沉降观测值,继续进行沉降观测,并作好记录。
3)、基础清理,铲麻面和座浆坑。
座浆料配比(重量比)碎石:水泥:中砂=1:1:1,水灰比为30-32%,垫铁规格布置,见图11-1-2.
图11-1-2闪速炉基础垫铁规格布置示意
3)、场地准备
吊装平面布置,对吊车、拖车进场道路和设备存放处场地上的障碍物进行清除,并用推土机推平。
并铺100-200mm厚的碎石。
吊车座车范围内如有需要铺20mm厚的钢板,以防止废热锅炉基础坑处下沉,而影响吊装。
4)、设备进场准备
进场设备,需开箱检查验收,办理交接手续。
如有问题,请生产厂家配合处理。
冷却铜水套和冷却铜管必须保管好,防止丢失或损坏。
3.安装工序
施工准备→作业设备编制→安装技术交底→基础交接验收→中心标板及基准点埋设→平垫板座浆→反应塔台承安装→沉淀池基础板支撑板安装→沉淀池底梁安装→沉淀池底板安装→铜水套及铜管试压→反应塔上段安装→上升烟道台承安装→上升烟道钢骨架安装→上升烟道壳体一、二安装→上升烟道顶部H 梁安装→沉淀池框架、测梁板安装→反应塔连接部安装→冷却水套安装→反应塔下部H梁安装→反应塔顶部H梁安装→上升烟道连接部安装→上升烟道挡板框架上部骨架安装→各部位烧咀孔安装→冰铜口、出渣口装置安装→其他附件安装→配合筑炉安装冷却部件和吊装件→筑炉后系统试压→点火烘炉及投料。
(注:骨架安装顺序,降各部位的冷却铜管、铜水套、锚钉板按相应的顺序进行安装)
4.主要施工方案
(1)、反应塔安装
1)、骨架台承安装(见图11-1-3)
图11-1-3
(a)、反应塔钢骨架设有四个球面台承。
安装前,球面台承上下部分用角钢临时固定在一起,地脚螺栓为预埋螺栓。
(b)、骨架台承下平垫板座浆时,水平度和标高要保证无误。
装上台承,保证垫板与台承垫板的接触面积不少于75%,在台承上平面测量其中心线偏差为±3mm,对角线允许偏差为±5mm,标高允许偏差为±3mm。
2)、反应塔钢骨架安装
(a)、反应塔钢骨架是承重型钢构架,由四根箱形柱和箱形梁、H梁组成,承担反应塔本体及砌筑材料的负荷,每根与球面承台连接。
反应塔钢骨架上还支承着精矿喷咀安装支架。
(见图11-1-4)
图11-1-4
(b)、骨架构件搬运,先在闪速炉基础上按纵向铺设43Kg/m的钢轨4跟,放好Ф89×12的滚筒为构件水平运输作好准备。
(c)、按平面布置要求,将100t液压吊设置在废热锅炉位置处,并将构件吊在准备好的台架上(见图11-1-5),利用锚定在柱子上,在上层平面桁架上的20t 滑车组等吊具,两台5t卷扬机抬吊方法进行就位,牵引绳使用6×37+1-185Ф21.5钢丝绳。
吊装时,每吊一根必须用缆风绳稳住(见图11-1-6),用安装螺栓紧固测量中心、标高、倾斜度及对角线。
同样方法吊下一组门架,符合要求后,组装柱间支撑进行连接板施焊。
施焊完毕后、再复测上述参数,应满足钢柱间距允许偏差为±6mm,骨架顶面不过允许偏差为±5mm,门形架对角线差为≤10mm,
反应塔悬挂点,对角线偏差≤7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