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注塑模具设计程序

xx注塑模具设计程序

xxxx
注塑模具设计程序文件编号:
版本号:A/0
第1页共5页
修订修订
修订内容摘要页次版次修订审核批准日期单号
2015/6/10/系统文件新制定 4 A/0///
批准:审核:编制:
记修
xxxx
注塑模具设计程序文件编号:
版本号:A/0
第2页共5页
1目的
为使注塑模具加工,投产,管理做到经济,周期合理,使用顺畅,维修方便,制定设计指导文件。

2适用范围
塑模设计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3定义:无
4职责
4.1 塑模设计人员会熟练使用Pro/E4.0 以上或 UG,SOLIDWORKS ,其中任意一种 3D 软件进行分模设计及出工程图面;能熟练运用CAD 软件进行 2D 画排位图,组立图,零件图,电极图。

4.2 熟悉各类加工工艺,能自行按排合理的加工工艺,进度跟进及跟催,向主管及时汇报进度;能处
理加工中异常;
4.3 对本厂产品熟悉,对开发中产品检讨时有自己独立的思维
4.4 熟悉各类注塑原料,对注塑成型过程压力,温度,速度等注塑参数有较深的了解,能独立进行试

4.5 独立组立模具,常用加工设备能使用如工艺磨,铣床,钻床等。

4.6 与各工作部门能做到沟通流畅
5设计要求
5.1 遵从《乐沪塑模设计标准》
6设计流程
6.1 接收工程开模指令,核实2D 产品图有无不符,尺寸是否齐全,公差是否合理;工程有提供3D 图则将 3D 转换为 2D 比对工程 2D 图面,对不符之处与工程沟通处理,原则上以工程2D 图为图准;
6.2 开模图核对无误后,执行公差分析,在工程2D 图面上标明公差调整尺寸,并将3D 图相应处进行尺寸更改;
6.3 根据工程产能要求,原料确定穴数,预估周期;进行排位布局,确定模座大小,进浇方式,顶出
方式。

6.4 依据工程 2D 图面所示塑胶原料牌号进行相应放缩水,对 InsertMoldingu 产品不用放缩水,只需更改公差。

6.5 使用 3D 软件进行分模操作,分型面的确定需遵从保证脱模,方便加工,保证品质,便于维修的
原则。

6.6 抽取零件后,进行布局,
6.6 切割零件,应保证加工方便,足够强度,方便组立及维修;遵从能磨不脉冲,能整体不细小,能
记修
xxxx文件编号:
版本号:A/0
注塑模具设计程序
第3页共5页
大不小的原则;切记不得有重复定位基准
6.7 零件拆分好后,画上挂台并检查干涉
6.8 尽可能在 3D 软件中利用工程模块进行 2D 转图,要不就在 CAD 软件里进行 2D 绘图。

在 2D 里布局需有三个基本视图的组立图;如果在 3D 软件里布局模座则在 2D 图里不得随意修改零件外形尺
寸,要修改则需重新画组立图
6.9 零件图包括:模板图,模仁零件图,顶针图,电极图,模具配件图(如弹簧,复位杆等),零件图必须有三个基本视图
6.10 尺寸标注:
1)以马字体A4 图纸为基本图框,标注图层名为
ROMANC, 高 2.5,倾斜 15 度;如
DIM ,COLOR为GRNN, 线粗0.09,居中标注,字体为罗
2)对于外形尺寸基于A4图纸相差较大不允许对三个基本视图进行缩放,可以对图框进行缩放,在
标注样式管理器调整栏右下角标注特征比例下选全局比例并填上缩放倍数,在标注样式管理器里新
建名称则取缩放倍数为名称,在标注尺寸时调用即可
3)对于参考尺寸需在尺寸后注上REF.
4)对局部放大视图等按机械制图规定执行
5)公差尺寸字高按1:1 比例的 0.6 倍
6)尺寸标注时注意捕捉点,不得将尺寸点放置于需标注点外,如图:另尺寸标注需完整详尽,尺
寸尽可能在图形外,不得重复标注
7)一张完整的图面必须包括:三视图(基于需要的放大图并且或局部视图),标注全面的尺寸及公差,还需有数量,材质,图号,模号,名称,比例,视角(本厂用第三视角),出图日期,设计者,
批准人,出图章
8)线割图需将多余的图示部份删除
9)电极图需将多余的尺寸删除并需注明脉冲部,用阴影线标明,电极需说明是否已有放火花位,
冲深及碰数方式
记修
xxxx
注塑模具设计程序文件编号:
版本号:A/0
第4页共5页
6.11整套模具需包括,详尽完善的图面(排位图,组立图,零件图,电极图,顶针图,配件图),BOM 表,产品图,试模单
6.12图纸好后打印两份,需交主管核准后方可投入加工,将整套加工图及电子2D,3D 档交模具生管附上零件清单,标准件请购单及加工申请单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设计人员需时时跟进,对异常
及时处理,延误交期的需向主管及工程部负责此项目的人员报备重新确定交期;对已加工好的零件
要做到及时检验,发现加工错误及未加工完整的做到及进处理
6.13 加工过程中有需要设变的需重新设计并更改图面,已加工好或未加工好的零件能改则改,不能
改的则报废,要做到及时隔离
6.14 因设计失误加工不能进行的要及时向主管报告检讨解决方案,并及时修改上报批准重新执行,
先前加工的零件需隔离处理,自行上报处罚方案,否则重处
6.15 模具零件加工完进行组立需跟进或自行组立
6.17 组立好的模具需开具《注塑品试模试产/送检/送样申请单》,跟进或自行试模,依据《注塑工序控制
程序》之试模流程操作,对试出的产品依据产品图对重点尺寸自行量测,没有问题则送样品质部申
请全尺寸量测,对量测结果与品质部量测员沟通解决有疑问之处,对于本身设计不到位的可以先同
工程部人员检讨,如需改模具则改模,因本身设计不到位的要向主管检讨设计失误原因
6.18对于试模三次还不能正试送样的,需向主管报告检讨原因,寻求帮助共同解决
6.19需将每次试模记录,检验单备存图纸文件夹
6.20产品由工程认可后,申请小批试产,小批试产按《注塑工序控制流程》操作,在试产中发生的问题需有记录在《成型条件表》内,试产完后需开检讨处理试产反映的问题。

6.21模具移交给注塑,投入生产,移交时需有模具移交单及相关试模记录,成套图面
参考文件
7.1 塑模设计标准
7.2 注塑工序控制程序
7.3 模具生管作业指导书
7.4 产品图
输出表单
8.1 模具零件清单
8.2 模具请购单
8.3 注塑品试模试产/送检/送样申请单
8.4 成型条件表
8.5 模具设计加工进度表
记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