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野兔

野兔

野兔人工养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编辑本段关于野兔人工养殖技术问题,目前研究资料较少,因此,很不系统,很多地方仍然是空白,有些说法不一,有的甚至是错误的。

而目前社会上存有一定的炒作现象。

因此,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识别真假野兔。

有些人利用人们对于野兔和家兔外貌特征的相似性,将毛色相近的家兔(如比利时兔)的幼兔充当野兔向外销售。

其区别为:家兔的耳朵较长厚,被毛光滑,毛纤维较短,毛色尽管相似,但相对单一。

在人们围观的情况下,表现温柔安详,可以自由活动;而野兔耳朵短薄,眼大凸出,精神不安,被毛麻色,有多种颜色混杂形成的复杂被毛(一根毛纤维有3~5短颜色),有明显的虚毛尖,较肉兔的被毛纤维长些。

被毛的附着度较差,容易掉毛。

在人围观的环境下表现惊恐不安。

(2)先考察后投资。

有些人偏信广告或刊物宣传,没有认真考察便盲目投资。

如果对此项目感兴趣,可到有关的兔场进行考察。

一看种畜生产经营许可证;二看饲养规模;三看野兔状态,辨别真伪。

如果是自己兔场繁殖的野兔,应该在种兔窝内有的不同日龄的小兔。

如果是从野外捕捉的,那兔场仅有成年兔、幼兔和青年兔,没有生后不久的仔兔。

如果是经过长时间驯化的野兔,在笼内表现较安详温顺。

反之,刚刚从野外捕捉的野兔,在笼内惊恐不安,狂奔乱撞。

(3)仿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人工养殖能否成功,关于在于是否给野兔提供了仿生环境和仿生饲料。

所谓仿生环境,是指野兔生存的空间。

野兔在野外生活,活动面积大。

可自由运动,自由寻觅饲料,有躲避所,有规律地饮食和休息(昼伏夜出)。

其主要采食植物的茎、叶和种子。

含有较多的水分、维生素和纤维素,优质的蛋白质等。

按照养殖家兔的方式饲养野兔是不能成功的。

(4)科学饲养,抓好过渡。

实践表明,凡是捕捉的成年野兔进行笼养,很难繁殖成功;从小兔开始驯养的野兔繁殖率也很低。

一般繁殖1~2胎后便不再生育。

笔者认为,成年野兔不能繁殖是由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而从小兔开始驯化,其多数可以繁育;造成繁殖障碍或繁殖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是运动不足,二是营养过剩。

因此,对野兔的逐渐驯化、科学饲喂和适当运动是提高野兔繁殖率的关键所在。

(5)防逃防害防惊扰。

野兔的野外生命力很强,抗逆性强,疾病很少,因此,平时发生大面积疾病的可能性不大。

尤其是低密度放养条件下疾病的发生率较低,而笼养条件下可能其发病率有所升高,应引起重视。

防范的重点一是防逃,二是防兽害,三是防惊扰。

野外放养必须以金属网作为围墙,高度2.5米左右,不留缝隙,注意长时间风吹日晒后金属网的锈蚀,更要注意非正常的损坏(如人为破坏、机械损坏等);野兔的天敌很多,包括天上飞的鹰类,地上跑的肉食兽(如黄鼠狼、狐狸、野狗、野猫)和老鼠,地上爬的蛇等,都对野兔造成一定伤害,应引起高度重视。

笼养条件下,野兔饲养场要避免非饲养人员的进入,并注意环境安静,防止惊扰。

在散养条件下,由于设置巢穴和定点饲喂,野兔在这些区域的活动频率较高,也要注意减少非饲养人员的进入,避免其他动物的闯入。

尤其是在春秋繁殖季节,更应加倍小心。

野兔养殖技术编辑本段野兔适应性强,耐粗放饲养。

采用人工饲养,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好。

1、环境要求。

常利用坑洼、草丛、石快间隙或列缝等处休息。

人工饲养时要注意给其创造一个相似的环境,场地要安静、宽广、卫生、干燥。

2、活动规律。

野兔主要在夜间活动,黄昏或黎明活动尤为频繁。

野兔胆小怕惊,所以饲养时要尽量保持环境安静,防止骚扰。

提供饮水、草料应在白天,最好在下午,余料供其夜间采食。

3、采食习性。

野兔以草为主食,在严寒的冬天,特别是大雪覆盖时,如食物缺乏,会啃咬树皮、嫩枝和草根;野兔有采食软粪的习性,这是正常的习性,不要认为是异食癖。

为了补充采食的不足,可每天投放适量的青草,冬季可放些秸秆,如豆秸、玉米秸、甘薯藤等。

也可适量供给玉米、糠麸之类的精料和食盐,以增加其食欲。

4、繁殖技术。

野兔性成熟后,在气温适宜时开始交配。

北方每年产3-4窝,南方每年产6-8窝。

因5-10月份饲草丰富,所以春配所产幼兔成活率较高。

野兔发情时,表现为追逐、摇尾、遗尿。

雌兔多次发情,雄兔互斗争偶交配,妊娠期30-40天。

幼兔第2年性成熟。

在配种期,经驯化后,可进行人工辅助配种。

5、疾病防治。

因为野兔胆小,较难捕捉,因此注射疫苗很困难,往往引起自然伤亡。

可在饲料中按每天每只0.1克的量加入土霉素,连给3天停1周,再给3天。

如此反复进行,可起到防病消炎、无病促长的作用;也可在饲料中加入痢特灵,每周一次,以预防腹泻和球虫病。

野兔春季繁殖是关键编辑本段春季气温回升,野兔受精率较高,又是野草、牧草的生产旺季,饲料丰富,因此把握好春季野兔繁殖关,是提高野兔经济效益的关键。

1、选好种兔
野公兔以体格健壮、发育良好、遗传基因稳定、性欲旺盛的青壮年种兔为佳。

野母兔要选择生殖器发育良好、发情规律正常、产仔率高、泌乳量高的优良母兔。

2、配种
当种兔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以上时即可进行初配。

野母兔每15天发情一次,持续时间为2~3天,配种时节可根据母兔阴部颜色而定,即“粉红早、黑紫迟、大红配种正当时”。

交配时间应安排在晚上,这样便于白天产仔时看护。

可采用1只母兔与1只公兔交配两次(一般间隔4小时)或与2只公野兔先后交配(一般间隔2小时)的复配和双重配方法;在交配后将母兔的臀部提起并轻拍几下,使之肌肉紧张,可防止精液倒流,可提高受精率。

交配一星期后,将母野兔放人公野兔笼中,若母野兔拒绝公野兔爬胯则表明受孕,反之要重配。

3、孕期、哺乳期母兔饲养与管理
母兔怀孕中后期要精心管理,为防流产应注意日粮的营养水平和饲料卫生,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突然改变日粮,不能随便乱捉、惊吓。

产仔5天后要增加日常饲料量的1~1.5倍,多喂新鲜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蒲公英、苦荬菜莴苣叶等)及骨粉、鱼粉、豆饼、矿物质及少量食盐,以提高母野兔的产乳量。

4、仔兔饲养管理
仔兔产下最好采用人工护理,用干净的毛币擦干仔兔,消除血毛各污物,待母兔产下胞衣后给母兔喂一些温开水,最好是5%的红糖水或0.9%的食盐水,然后可将仔兔移人垫有软草的保温箱喂奶一次,每24小时再将母兔放人保温箱喂奶一次。

春季气温较低,对仔野兔要注意保暖、控制兔舍内的温度,1~5日龄最适宜温度为30~32℃,5~10日龄为25~30℃,以后保持在15~25℃。

仔兔出生16~17天后开始补料,可喂一些青绿嫩草,并逐步增喂一些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35~40天后即可断奶。

5、卫生防疫
春季多阴雨、湿度大,是各种疾病发生的高峰季节,饲养中要注意防湿、防病,应每天检查野兔的健康状况,做好兔舍、兔笼的清洁、消毒、杀菌工作,兔笼最好每天清扫一次,每7天消毒一次。

在阴雨天,地面可铺些生石灰、草木灰等进行消毒、杀菌、防潮。

白天尽量让野兔多晒太阳,早晚要采用人工光照,避免因光照不足影响野兔的生长。

另外,要勤观察,发现病兔要及时隔离、治疗,对笼具要严格消毒。

野兔家养投资少见效快编辑本段野兔具有适应广,抗病力强,投资小,市场大,效益高的特点。

经人工驯化的野兔,改变其胆小、怕惊及家兔的一些不良习性,同时保持了原有的野味,平均产肉率却增加了一倍。

养野兔成本低,一只商品野兔成本仅几元,而且兔舍又简单,因此不仅适合养殖场,企业规模发展,还适合广大农民和下岗职工等资金少的人士投资,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野兔的抗病力极强,成活率高。

它比家兔更容易饲养;母兔每年繁殖5-10胎,每胎6-8只,每只母兔每年可繁殖商品兔40只以上;野兔生长快,饲养3个月即可上市,成年兔可长2 3公斤,目前市场销售价格一直保持在10-18元/公斤,即使按最低价8元/公斤计,其利润也在20元左右,一只种兔每年可获利800元以上,若养殖10组,年利润率2万元以上,据专家测算,未来5年内,野兔市场将呈现持续火爆的局面,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化的养殖场,市场基本为空白,养殖野兔正当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