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抢抓历史机遇

抢抓历史机遇

抢抓历史机遇————————————————————————————————作者:————————————————————————————————日期:抢抓历史机遇加快事业发展全面夺取长沙教育“十二五”开局胜利——在2011年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市教育局局长彭新2011年1月25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年度教育工作大会。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抢抓历史机遇,加快教育发展,全面夺取长沙教育“十二五”开局胜利,为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下面,我根据局党委研究的意见,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10年主要工作回顾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谋划和强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88.1%。

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100%,年辍学率均控制为0,三类残少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85%。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01%,普职招生比保持大体相当;职业院校招生12.5万人,完成年初计划的125%。

累计输送高校新生40080人,新生录取率达到86.1%。

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成人高考、长线自考和全日制自考报考人数持续增长。

市教育局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目标管理优秀奖”、“全省中小学研究性学习优秀组织奖”以及“全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民族教育先进单位”等奖项30余个。

有关教育强市建设、校舍安全工程、职业教育发展、社区教育推进、全民终身学习、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基金会工作和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经验与做法在全国、全省相关会议上交流推介,产生了积极影响。

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在以下七个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

一是着力改善基础设施。

鼓励创办公办幼儿园,新建和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1所。

加强城区教育配套设施建设,新建配套学校7所,增加教育资产8.1亿元。

突出抓好合格学校建设,投入建设资金1.28亿元,建设合格学校90所,全市义务教育合格学校比例达到88.1%,比上年提高8.1个百分点。

强力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加固、新建校舍面积116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工程计划的12.6%。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装备“班班通”学校30所,农村规模以上学校“班班通”比例达到75.7%,比上年提高25.2个百分点。

全面完成长沙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秋季开学正式投入使用。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创建市级以上示范性职业院校24所。

二是着力推进教育改革。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主持承办第二届中国(长沙)未成年人成长论坛暨第二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论坛。

重视职业院校班主任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着力完善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3所学校被评为省级“课改样板校”。

重视抓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和优秀率分别达到90.2%和10.2%,比去年分别提高了11.15%和6%,高考9项评价指标均居全省第一。

体育运动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在全国、全省各类体育比赛中表现突出。

继续实施新建学校与品牌学校捆绑发展,新建长郡芙蓉、雅礼雨花等公办初中,有效缓解了择校矛盾。

加大城乡对口支援力度,累计选派137名市直学校教师到4县(市)支教,组织4批名优教师到四县市送教,深受基层欢迎。

推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城区民办学校、子弟学校微机派位计划占招生计划的40%,省级示范性高中公费指标生计划占公费招生计划30.3%,对口直升生比例达到受援学校毕业生总数的8%。

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成功争取全国高职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国际教育交流日益活跃,课程合作初步形成规模。

三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

重视师德典型培养,表彰奖励大批作风优良、师德高尚、能力过硬的教师,适时启动了第二届魅力教师评选活动。

不断充实和储备师资力量,引进充实新教师1067名,定向送培免费师范生69名。

推行“学、研、训、用”四位一体的教师培训模式,累计培训教师16500多人。

组织农村教师参加国家“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完成参培任务1800多人。

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推动教师远程培训全面铺开。

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作用和培训功能,新增名师工作室7个,培训骨干教师共计120多人;采取在职培养、短期培训、技能比武等多项措施,提升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技能,市属中、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64.5%,比上年提高12.5个百分点。

健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全员绩效考核机制,有效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

四是着力改善教育民生。

继续实行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全免入学、高校学生和中职学校学生入学资助以及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政策,累计投入免费入学和入学资助经费4.38亿元,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3584人,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费制”收费105.4万人次,免除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9182人,补助农村贫困寄宿学生生活费3.9万人。

推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费制”全免制度,城区累计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67955人,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入学率达到100%。

开展创业教育推进月等系列活动,开辟大中专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绿色通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全年接收安置毕业生就业9.8万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0.1%。

五是着力强化发展保障。

加大投入力度,全市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量预计达60亿元左右,比去年净增12.9亿元,增幅达到27.4%。

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比去年同比增长5%以上。

积极发展校办产业,重视加强教育基金会工作,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1.14亿元。

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完成各类审计项目370个,促进增收节支6720万元。

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和行政许可项目、非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工作,首批评定12个“校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依法取消31所民办学校办学资格,对16所民办学校提出黄牌警告。

推进重要岗位效能监督试点工作,群众满意率达到100%。

建立市县两级督学责任区92个,聘请专兼职督学372名;落实区县(市)政府办学责任,组织对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进行了第二轮“两项督导评估”、教育强区视导和职业教育工作区政府督导评估,全部获得优秀等级。

六是着力构建和谐校园。

创新校园安全管理,开展校园安全风险评估及防范对策研究。

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完成1560所学校(幼儿园)的监控设备安装和2200多所学校(幼儿园)的安防设施配备,充实学校(幼儿园)专业保安近5000人。

开展学校及周边安全督查,有效提高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能力。

选送8所学校参加“省级安全文明校园”评选,对40所学校开展“市级安全文明校园”评估验收。

抓好文明创建主题活动,发挥学校的阵地优势和教育系统的影响辐射作用。

开展“两型”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有16所学校接受了评估验收。

组织开展行风评议,促进政风行风进一步改善。

广泛开展“双联”活动,累计筹集资金40多万元,帮扶困难教职工800多人次。

不断丰富校园文娱体育活动,进一步充实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计划生育、信访接待、工会团队、关工委、老干等各项工作也都有了新起色、上了新台阶。

七是着力加强宏观研究。

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精心谋划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基本完成《长沙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长沙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其它专项工作规划的研制工作。

组织开展学校规划布局研究、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和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初步形成了课题研究成果。

争取市政府研究室支持,对教育强市建设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市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全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辛勤工作和团结奋斗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并为此付出艰辛努力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发展滞后、管理体制有待理顺,义务教育发展不够均衡、体制性障碍制约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发展壁垒亟待突破,有关政策难以全面落实、教育发展保障需要加强,等等。

对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1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考虑2011年是建设教育强市的攻坚之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和中长期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轮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奠基之年。

认真谋划和落实好今年全市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研究确定今年全市教育工作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要紧扣上级精神,体现战略高度。

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最近,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湖南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为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加快富民强省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人力资源支撑。

市委、市政府也正在抓紧谋划今后十年全市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做好今年教育工作,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上级关于教育工作的战略思想、科学决策和重大部署,切实把握新时期教育发展方向。

要始终坚持国家教育方针,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满足每一位市民终身学习需求。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做好本地区、本单位教育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确定好教育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工作,确保上下对接、步调一致。

二是要提高贡献水平,服务发展大局。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宗旨。

新形势下,尤其需要我们立足全局、围绕全局,认真思考和科学谋划好教育工作。

要充分利用长沙基础教育的传统优势,进一步打造教育品牌,形成区域性教育“高地”,以高质量的教育来吸引人才、吸纳人气,推动就业创业。

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改革和发展好职业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推动经济发展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转变到主要依靠科技创新上来。

要充分利用驻长高校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要大力倡导全民终身学习,把学校建设成为城乡社区教育的主阵地、科技文化的辐射源和全民学习的重要场所,不断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文明城市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