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课件

安全注射与职业防护培训课件


多剂量药瓶
·丢弃多剂量药瓶: -如果已失去无菌状态 -如果已超过有效日期或时间(即使药瓶含有抗菌防腐剂) -如果打开后没有适当保存 -如果在打开24小时内,或制造商建议使用的时间后,瓶内不含抗菌防腐剂; -如果发现未注明有效日期、储存不当,或药品在不经意间被污染或已知道被 污染(无论是否过期)。 ·具有跳起打开装置的的安瓿瓶——只要有可能就使用具有跳起打开装置的安 瓿瓶,而不是需要金属锉刀(砂轮)才能打开的安瓿瓶。如果是需要金属锉刀 才能打开的安瓿瓶,在打开安瓿瓶时,需使用干净的保护垫(如一个小纱布 垫)来保护你的手指。
对社会的危害
案例1
• 辽宁共用针具引发丙肝暴发事件

2013年1月28日,东港市社保门诊部,多名患者接
受静脉曲张治疗后疑似感染丙肝病毒。经调查,先后有
120人在该门诊接受过治疗,这120人全部进行了血样样本
检测,检出感染丙肝病毒99人,住院接受治疗。主要原因
是一个针头多名患者使用导致集体感染,违反了“一人一
注射器材操作指导 使用无菌的一次性使用器材,如注射器和注射针,留置 针等,它们是不能拆开的(除非必要时)。 • 每次操作都使用新的器材,包括药物或疫苗的补种; • 检查器材包装,以确保保护套并没有破损。 • 如果器材包装被刺穿、撕裂、受潮或者过期则应丢弃。
给药操作指导原则
• 给药时,不要给多位患者使用同一个注射器,如(确保一位患者,一个针头 和注射器) • 不要为了重复使用注射器而更换针头(皮试液注射器重复使用,每次仅换针 头) • 不要用同一个混合注射器注入几个药瓶; • 不要将剩余的药物混合后再次使用。 • 单剂量药瓶——只要有可能,对每位患者都使用单剂量药瓶,以减少患者间 的交叉污染。 • 多剂量小瓶——如果别无选择,才使用多剂量药瓶。 • 在对每个患者护理时,每次只打开一个药瓶。 • 如果可能,一个患者一个多剂量药瓶,并在药瓶上写上患者姓名,分开存储 在治疗室或药房中。 • 不要将多剂量药瓶放在开放病房中,在那里药品可能被不经意的喷雾或飞溅 物污染。
一步检查确诊感染了丙型肝炎。
非安全注射可导致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的传播, 还可造成诸如脓肿和毒性反应等非传染性不良反应。2000 年全球范围内由于非安全注射操作导致的以上病原体传播 情况如下: ·2100万乙肝病毒感染(占HBV新发感染的32%) ·200万丙肝病毒感染(占HCV新发感染的40%) ·26万艾滋病毒感染(占HIV新发感染的5%
不当的注射技术或注射部位 医用纱布中或其他的不可预 见处的锐器
非必要的注射• 1
双手将针头回套
重复使用锐器• 2 锐 患器者盒体不位能不伸当• 手3触及
采血技术欠佳 双手转移血液 不安全的血液运输 手卫生欠佳
社区环境或其他医护人员
非必要注射带来的过多废 弃物 废弃锐器盒的不安全处置 废弃锐器置于锐器废物盒 外 与医用纱布混放 放在不安全的处置地点 废物处理者缺乏防护穿着 (靴子、手套等) 重复使用注射器或针头
针一管一用一消毒”的操作要求,用同一注射器给不同患
者导致交叉传染。

案例2
• 护士针刺伤造成感染事件 护士小张,26岁,2004年护士学校毕业后在北京一家“

三甲”医院肿瘤病房工作。2009年8月初在病房用真空采血 器为一位肝癌合并丙型肝炎病人取血标本。取血后分离针 头与持针器时,针头反弹出来,扎伤了她的手指。当时作 了伤口的一般处理并向感染办公室上报。一个月后她感到 全身乏力,身体不适检查发现转胺酶高。到传染病医院进
最佳注射操作
• 1、常规安全操作 • 2、注射器材和药物
• 3、废物管理 • 4、血源性病原体防护导则
常规安全操作
• 手卫生
• 洗手六步洗手法
注射环节手卫生实施指征
• 以下操作前实施手卫生: 以下操作后实施手卫生:
• •开始注射(如准备注射器材 •注射
进行注射)
•与患者所有直接接触:
• •即将对患者进行医疗保健相 •脱下手套。
关操作
• •戴上手套(首先确保双手干 燥)
手套
适用条件 戴上无菌的、一次性使用手套 • 当有可能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或其他潜在感染源(例如 体液、湿润的体表物和唾液[在牙科诊疗中])、粘膜和破 损的皮肤时。 • 当进行静脉穿刺或通过静脉注射时,因为在穿刺部位有 潜在的血液暴露风险。 • 如果医务人员的皮肤不完整,例如通过湿疹或有裂缝或 干裂皮肤 • 如果患者的皮肤不完整(例如通过湿疹,烧伤或皮肤感 染)。
推动医院感染管理与控制工作。

青卫医政函字〔2016〕102号关于开展手卫生及安
全注射现状调查的通知
安全注射
安全注射是指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实施注射 操作的医务人员不暴露于可避免的风险、以 及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
注射感染的风险因素
患者
注射或采血的医护人员
非必要的注射 注射器材再利用 注射器或针头带菌或再加工 手卫生欠佳医务人员的危害
• 乙型肝炎病毒 • 丙型肝炎病毒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非安全注射对儿童的危害 • 注射器被当做“玩具”危害儿童健康
让儿童远离废 弃的注射器.
非安全注射对儿童的危害
• 全国所有儿童从出生到学龄期至少要 接受十余次计划免疫注射,如风疹、 腮腺炎、甲肝、水痘等疫苗的注射, 所以实施安全注射就显得非常重要。
手套
注意事项 ·注射时不戴手套:
常规的皮内、皮下和肌肉注射 如果医护人员的皮肤完好 如果患者的皮肤完好
手套
注意事项 ·手套不能保护医护人员免于针刺或其他锐器造成的穿刺 伤。应十分谨慎地使用针头、手术刀和其他锐器。 ·不要使用同一双手套对多个患者进行采血。 ·不要为了再利用而清洗手套 ·勿戴手套触摸公共区域按钮
为了有效阻断经注射途径传播感染的发生,在全国范围内 广泛推行安全注射理念和实践。
安全注射活动的发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感染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发
布了《阻断院感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
)专项工作指导方案》,方案给各省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
的安全注射质量管理提供了标准化流程和数据表格以及评 价指标,旨在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保障医疗安全,
什么是不安全注射?
◎与他人共用针具; ◎使用未经过严格消毒的注射针具; ◎使用一次性注射针具为多人注射; ◎注射未遵守消毒操作规程等。 ◎医疗废物的不恰当处理。 ◎环境不安全
• 2009年有数据显示我国13亿人口平均每人 每年挂8个吊瓶,被称为"输液大国",。
• 2012年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的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 在39万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