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吨聚酰亚胺薄膜项目项目时间:-年投资金额:所在地区:山东项目进程:拟定筹划山东欧亚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吨聚酰亚胺薄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建设项目概况1.1项目概况1.1.1建设项目背景聚酰亚胺薄膜是目前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薄膜类绝缘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化学稳定性能、抗辐射性能、以及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
基于目前行业的发展现状,山东欧亚化工有限公司拟在山东省沾化县城北工业园创业二路以东、清风一路以北(占地面积69267m2)投资14000万元建设年产500吨聚酰亚胺薄膜项目。
该项目以对硝基苯酚钠、对硝基氯化苯、硝基苯、乙酰胺、固体粗均苯四甲酸二酐等为主体原料,经缩聚、流涎、亚胺化生产聚酰亚胺薄膜。
1.1.2建设内容拟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职工宿舍、办公楼、仓库、缩合车间、还原车间、锅炉房、消防循环水池、清净下水池、制氢装置、甲醇罐区、升华与选料车间、二酐车间、聚酰亚胺薄膜车间、分切与涂胶车间、及车间配电室等。
该项目建成后,将年产聚酰亚胺薄膜500t,详见表1。
表1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表1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续)表1项目建设内容一览表(续)1.1.3生产工艺拟建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包括二硝基二苯醚缩合生产工序、甲醇制氢生产工序、二氨基二苯醚生产工序、均苯四甲酸二酐精制工序以及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工序等。
1.1.4生产规模拟建项目投产后,将形成年产500吨聚酰亚胺薄膜的生产规模。
1.1.5建设周期拟建项目建设期为16个月,拟定于2013年12月底投入试运行。
1.1.6程特性表表2拟建项目工程特性表1.2选址合理性分析1.2.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拟建项目属于鼓励类第十一八条石化化工中第14款“功能性膜材料等新型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生产”范畴,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根据《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12月13日),拟建项目属于发展规划中的“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发展目标”中的“十二五”高端石化化工产品发展重点中的第10类功能性膜材料范畴。
(3)根据《山东省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在规划期间要调整和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发展聚酰亚胺等功能膜材料。
1.2.2相关法律法规符合性分析(1)拟建项目符合《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印发关于<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原则(试行)>的通知》(鲁环函[2012]263号)文的要求。
(2)结合工程分析、各专题预测结果及厂区周围环境概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拟建项目符合《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划》的要求。
1.2.3环境因素分析拟建项目环境质量现状基本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拟建项目运行投产后产生的主要污染因素,在采取本报告书所提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都能够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确保污染物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最小,从而也确保了各环境要素功能区不会因拟建项目的建设出现质量恶化,不会降低环境功能,也符合相应环境容量的要求。
1.2.4建设条件分析拟建项目周边的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较完善,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优势,环评期间,从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来看,98%的公众都支持该项目的建设,在严格落实安全预评价报告和本次环评报告中规定的安全措施,项目的环境风险能够达到可接受水平。
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环境现状2.1.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拟建项目周边各监测点各监测因子中除P M10单子因指数大于1外,其他各监测因子单因子指数均小于1,说明拟建项目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好。
P M10最大超标倍数为0.87,日均值超标与该地区风速较大,且植被覆盖率较低有关。
2.1.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潮河各断面C O D、B O D5、氨氮、总磷、总氮、氯化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400、0.360、1.270、3.975、2.265和 6.920。
表明潮河达不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 B3838-2002)中的V类水质标准要求,这是由于上游企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造成的。
潮河中六价铬检出,主要是由于城北工业园中有皮革及制品项目集中布置区,而六价铬是皮革及皮革制品的特征污染物,潮河又是城北工业园的主要纳污河流,同时从监测数据可以看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六价铬浓度比排污口上游六价铬要低,说明在污水处理厂排放含铬废水后导致下游河水六价铬浓度升高。
2.1.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地下水3个监测点位水质均不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 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
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氰化物、铁、锰、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在所有监测点均超标,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38.11、56.60、11.30、1.70、5.20、0.09、0.41、93.00。
氯化物超标主要原因是该地区位于滨海地区,地下水与海水水力联系关系较密切,且区域为盐碱地,所以才导致现状氯化物超标。
区域内总硬度、硫酸盐、铁、锰和氟化物超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地质因素造成的。
2.1.4声环境质量现状各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值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 B3096-2008)2类标准的要求。
2.1.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拟建项目区内土壤目前属于清洁水平,污染等级为优。
2.2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分布情况表3环境评价范围和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图2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目标分布图3 环境影响预测及环保措施与效果3.1环境影响预测3.1.1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表4拟建项目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一览表表4拟建项目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一览表(续)3.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正常排放情况下,等各污染源污染物下风向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很小。
非正常工况下P M10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为17.89%,超过10%,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未超出标准要求;其他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对环境影响不大。
因此建设单位应该定期对污染物治理设施进行检修、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非正常工况的出现,以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1.3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拟建项目所排废水量约为10258m3/a,拟建项目废水经厂内废水处理设施和城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山东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及修改单(D B37/675-2007)表4二级标准后:现状情况下,接纳该项目废水后,潮河水质C O D浓度增加0.01m g/L,水质变化较小,对潮河水质影响轻微;达标水质情况下,接纳该项目废水后,潮河水质C O D浓度增加0.01m g/L,水质变化较小。
3.1.4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项目建成后厂区地面硬化对地下水的补给和蒸发有影响,但占地面积较小,对地下水影响也较小;本项目污水处理装置构筑物、罐区、排水渠均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渗性能好,废水下渗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小。
3.1.5声环境影响预测项目投产后,厂界各预测点的昼、夜间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 B12348-2008)2类区标准的要求,且评价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因此,对环境影响较小。
3.1.6固废环境影响预测拟建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途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的跑冒滴漏,固体废物储存过程中的渗滤和沙漏,都会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
在各项预防措施落实良好的情况下,拟建项目通过废水及危险废物污染土壤的途径不存在,拟建项目全部投产后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3.1.7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表5施工期对评价区生态系统的影响一览表3.2环保措施与效果表6项目设计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3.3环境风险评价经预测,甲醇储罐、硝基苯储存桶发生泄漏后,无半致死浓度、I D L H 浓度超标点,拟建项目R m a x (0(人/年))小与R L (8.33×10-5(人/年)),风险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制定完善的应急救援预案,严格执行项目安全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拟建项目的环境风险能够达到可接受水平。
风险防范措施见表7,应急预案见表8。
表7 拟建项目风险防范措施一览表表8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表8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续)3.4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3.4.1废气污染控制措施技术经济、论证导热油炉含S O2、烟尘和N O X废气,采取多管旋风除尘器+双碱法脱硫除尘后排放处理工艺,脱硫效率可达到90%以上,除尘效率可达到95%,可以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Ⅱ时段标准的排放标准要求。
因此,该项目除尘措施可以满足环保要求。
两台导热油炉和湿蒸汽发生器配套一根35m的烟囱合理。
本项目缩合工序反应结束后,将硝基苯溶剂进行减压蒸馏冷却回收,其中不凝的有机废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吸附处理后外排。
活性炭直接吸附法的净化效率可以达到90%,经吸附处理后的外排硝基苯不凝废气浓度≤5.38m g/L,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要求。
拟建项目甲醇储罐拟采用氮封装置,同时改进装卸方式,减少甲醇储罐的无组织排放,环保措施是合理的。
该项目采用双碱法脱硫和多管旋风除尘器对导热油炉烟气进行处理,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对硝基苯不凝废气进行处理,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达标外排。
本项目有机废气处理设备投资14万元,年运行费用约8万元;锅炉烟气治理设备投资160万,年运行费用约15万;投资及治理运行费用占企业总投资的0.16%,在经济上企业是可以接受的。
3.4.2废水污染控制措施技术经济、论证拟建项目内污水处理场采用物化(预沉-二段催化氧化)+两段式复合生化降解相结合的工艺对厂区内废水进行处理,处理能力为5m3/h,能够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B8978-1996)三级标准要求(C O D≤500m g/L)和城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水要求(C O D≤3000m g/L、氨氮≤350m g/L)后,汇入城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沾化县城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5000m3/d,主要工艺为“物化+二级生化+絮凝沉淀工艺”,其中物化采用“预沉+絮凝沉淀”工艺,二级生化采用氧化沟工艺,絮凝沉淀采用斜板沉淀池。
污泥处理系统采用“重力浓缩+机械脱水”工艺,其中的机械脱水采用离心脱水机。
从处理能力、废水量及处理效果方面考虑,项目废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是可行,本次环评要求废水的输送管道采用防渗管材,并定期进行检修加固,防止发生污水渗漏。
在相关措施得到落实的情况下,本项目投产后不会对周围的地表水体带来不良影响。
目前园区污水处理厂出水不能满足《山东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因而本次环评要求该项目在城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以前不得投产,在污水处理厂出水处理达到《山东省海河流域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 B37/675-2007)表4中二级标准后,该项目方可进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