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法国全民公决案看全民公决

从法国全民公决案看全民公决

从法国全民公决案看全民公决学号:03212710姓名:査戎院系:能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完成日期:2014.10.14摘要通过法国全民公决的起因、发展、最后结果,了解其背景和意义。

从法国的全民公决了解全民公决在现代西方等国的现状,探讨了全民公决的优越性以及局限性。

关键词法国全民公决案全民公决1.法国全民公决案1.1事件概要1962年8月22日,戴高乐将军在巴黎的柏悌-克拉玛街区遇刺得以幸免,人身受到威胁的元首力图确保第五共和国政体的长治久安,制造舆论进行全民公决,以决定今后是否按照直接选举的方式选举共和国总统,这一提议遭到反对派激烈反对。

1962年10月5日,280名国民议员对蓬皮杜内阁提出不信任案,内阁辞职;总统随即于10月9日宣布国民议会解散,重新大选。

1962年10月28日进行全民投票,占全国人口62% 的1300万选民赞成修改宪法。

参议长G.莫内维尔谴责政府总理“渎职”,在11月3日向宪法委员会申请:审查以全民公决的方式通过的法律案的合宪性。

1.2事件背景此前法国为解决阿尔及利亚政治危机的两次全民公投:1.1961年1月8日广泛赞同政府的“阿尔及利亚人的阿尔及利亚”政策2.1962年4月8日认可法国与阿尔及利亚签署“埃维昂”协议但此次涉及修改和废除宪法的某些条款问题,反对派认为该程序违反宪法,宪法的修改程序只能根据《宪法》第89条的规定进行尽管如此,戴高乐依然签发将规定总统直选的法律草案提交全民公决的命令,并且没有提及政府的建议,也没有征询最高行政法院的意见,只征询了宪法委员会的意见而宪法委员会否决的意见却未被公布10月28日,全民公决1.3决定内容宪法委员会1.宣布了全民公决的结果2.宣布其无权就参议长提出的申请做决定宪法委员会作出的上述决定是曾经引起最猛烈批评的决定之一。

G.莫内维尔评论称:“宪法委员会刚刚自杀”1.4决定理由《宪法》和《组织法》的任何条款都没有赋予宪法委员会就参议长提交的关于1962年10月28日以全民投票方式通过的法律的合宪性做出决定的权力1.5评析宪法委员会是在避免对实质性问题作出裁决,即按照《宪法》第11条规定的全民公决的程序修改宪法,以直接、普遍的方式选举总统的合法性的问题1.全民公决法律的地位全民公决法律是国家主权的直接表达,不一定是立宪性的。

普通法律能够修改或者废除全民公决通过的法律,并且涉及立法(而非立宪)的全民公决形成的规范,必须要尊重宪法和国际条约2.议会通过的法律与全民公决通过的法律是否有同样的争诉机制?否①宪法委员会审查的法律仅仅指议会通过的法律,不包括全民公决通过的法律②宪法委员会只是作为国家权力活动的调整机关,全民公决不能被认为是组成国家权力活动的部分③宪法委员会的组织法明确规定了只有议会通过的法律才能由宪法委员会进行审查《宪法》第11条没有规定在全民公决的法律公布以前宪法委员会的介入《宪法》第60条也只是规定由宪法委员会监督公民投票程序的合法性,并公布其结果因此,宪法委员会拒绝对以全民投票的方式通过的法律的合宪性进行裁决的决定是完全符合法律规定和逻辑的1.6 法国宪法法条索引第三条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由人民通过其代表和通过公民投票的方法行使国家主权。

任何一部分人民或者任何个人都不得擅自行使国家主权。

依照宪法规定的条件,选举可以是直接的或者是间接的。

它必须是普遍的、平等的和秘密的。

凡享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法国成年男女国民,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都是选举人。

第十一条共和国总统可以根据《政府公报》发表的、政府在议会会议期间所提出的建议或者议会两院提出的联合建议,将含有认可共同体协定的或者旨在授权批准一项不违反宪法但可能影响[现行]制度运行的条约的一切有关公共权力机构组织的法律草案,提交公民投票。

如果公民投票决定通过该法律草案时,共和国总统应在前条规定的期限内予以公布。

第六十条宪法委员会监督公民投票程序的合法性,并且公布其结果。

2.从法国全民公决案看现代全民公决2.1全民公决的利弊2.1.1先进性全面公决的理论基础是人人平等,每个公民都有参与政策制定的权利。

的确,全民公决能够获得最大的民主,可以更明确的了解人们的真正需求,而不是通过选举出的代表来获得。

这样也防止了国家重大政策的制定被少数几个人操纵。

同时,全民公决也可以培养公民的政治责任感。

2.1.2局限性1.每一个投票者只会关注自己的利益,而不会或很少去考虑国家整体的利益,因此某些政策的制定不能够达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2.全民公决有威胁人权的嫌疑,简单多数的通过办法,使得那些少数人的权益没有办法得到保障。

比如,如果国家通过全民公决来决定是否给予某个行业补贴或者政策扶持,则通过的可能性很少,因为毕竟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获益,因此也就不会赞同。

3.全民公决与其他制度相比,更易受到媒体的影响,因为选民中的很大一部分,并不知道政策的真正影响,而只能通过从媒体获得的信息来做出自己的选择。

在总统制或者议会制中,这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因为被选民选出的代表在教育水平以及获得信息的渠道方面和选民相比有很大的优势。

4.全民公决的成本显然要远高于其他政治制度,因此不可能过于频繁的进行5.全民公决不可能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一次全民公决从准备到结束花费的时间要以周甚至以月计算,这也就不适合那些必须迅速做出决定的问题,例如某些战争问题。

6.政府可以通过全面公投推卸责任,政府只需要执行全民公决做出的决定,而不需要考虑该决定是否的确正确。

在很多时候,真理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政府不能够仅仅因为全民公决做出了不正确的决定就推卸责任。

总的来讲,全民公决的确是一种国家面临重大问题时的决策手段,但存在着不少内在缺陷,不易多用、滥用。

2.2国外现状2.2.1分类国家主导型(法、英、俄)地方自治型(美、德、日)混合型(瑞、意、澳)2.2.2特点法国是现代全民公决制度的发源地之一,现行公投制度具有非强制性、非自发性的特点。

俄罗斯全民公决制度是在实践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

美国没有全国性公投制度,各州的公民投票在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代表的西部最风行,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德国公民创制复决权在基本法中处于第二位阶,受到严格限制。

瑞士是全世界直接民主最深化、公投运用最频繁的国家,联邦公投制度翻版自州,与协和体制、统合主义体制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2.2.3主要议题(1)大选公决,包括直接选举总统和对是否提前进行总统或议会大选进行全民公决。

新加坡一直以全民投票的方式直接选举总统。

(2)宪法和改革公决,即以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是否通过新宪法,是否赞同经济、政治、文化等重大的改革措施等。

1995年8月,哈萨克斯坦以全民公决的方式通过新宪法,重新规定了国家政体。

(3)国际问题公决,包括就是否参加国际组织、签订国际条约、加入国际行动等进行公民投票。

瑞士在1984年曾经举行全民公决反对加入联合国,但是,经过全民公决又决定加入联合国。

(4)领土变更方式,全民公决是现代国际法中领土变更的的方式。

全民公决是指在国际法承认在特定条件下,由一领土上的居民通过投票来决定该领土的归属。

全民公决方式是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末,现代国际实践中也有运用。

3.法国宪法的特点1958年戴高乐宪法也叫第五共和国宪法,它分序言和15章,共92条。

这部宪法最主要的特点是总统权力的扩大和议会权力的缩小,以及确立了兼具议会制和总统制的某些特点的被称作"半总统制"的政治体制。

宪法一方面给予总统强有力的权力。

规定总统在法国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中居主导地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不仅享有传统的总统权力,还享有单独采取的非常权力。

从此意义上说,法国政治体制具有总统制的特点。

另一方面,宪法在极力削弱议会权力的同时,仍保持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基本原则。

因此,法国总统要实现自己制定的政策,还要取得议会多数的支持和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受议会的牵制。

这又说明了法国宪法又具有议会制的特点。

这种兼具总统制和议会制特点的宪法对政权的稳定,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以及推动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1958年法国宪法与英、美等国宪法相比较,还具有另外两个特点:①法国宪法在序言第2条、第十二章第77-87条中确立了法国和其殖民地的原则以及建立法兰西共同体的形式。

②法国宪法还专门规定了"政党地位"。

而在英美国家,有关政党的立法都包括在结社自由之内。

总之,法国是欧洲大陆第一个拥有成文宪法的国家,法国宪法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宪法变动频繁,错综复杂,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经验和史料。

1958年法国宪法即第五共和国宪法属于刚性宪法,即其制定和修改都有严格的程序,其宪法中用专门章节规定了有关宪法修改的内容。

自1958年通过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共修改过6次。

现行的法国宪法赋予了总统很大的权力。

参考文献韩大元莫纪宏主编:《外国宪法判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祝捷主编:《外国宪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胡锦光主编:《外国宪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胡建淼主编:《外国宪法案例及评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藤仓皓一郎等:《英美判例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李晓兵:《法国第五共和宪法与宪法委员会》,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韩大元、王建学:《基本权利与宪法判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