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讨
摘要:为有效缓解学生的升学与学习压力,高中体育教学积极引进了休闲生活
化教学模式,以实现有效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从而逐渐培养学生
的终身体育意识。
本文就如何构建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休闲生活化教学模式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推行休闲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该教学模式可确保高中生身心愉悦、自然轻松地投入到日常的体育活动中去,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动机,进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最终
促使高中生形成终生体育意识。
一、以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为依据构建教学模式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从生理上讲身体器官与组织发育相对
成熟;从心理上讲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已经有了自己的梦想与定义,但是由于高
中学生尚且处于青春发育的最后阶段,他们在处理生活问题与学习压力时可能不
易找到非常恰当的方式与途径,所以经常会感觉沮丧与迷茫,假如压力得不到有
效释放的话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而休闲生活化体育可充分发挥其排解压力的积
极作用,使得高中生借助一定的运动项目与运动方式快速排解压力、释放负面情绪,从而确保高中生身心愉悦地健康发展。
在高中体育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应
依据各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体育基础、兴趣爱好等情况,合理地为他
们设计出符合他们身心发展需求的体育教学内容,确保每个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
中都能放松自我、快乐运动。
比如,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迎合一些喜欢挑
战自我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其设计一些具有较大挑战性的体育项目,像攀岩等,
通过教学活动使得这些同学的身心极限得以提升,并且使得他们在极限运动中有
效排解紧张学习造成的过大压力,以更轻松、自信的姿态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再比如,教师可为喜欢交往的学生设计一些团体项目,像篮球赛、足球赛等,不
仅可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而且还可以使这类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充分发挥
个人特长。
二、以体育俱乐部为主要形式构建教学模式
当前,很多高中体育课都采用“1+X”或“一品一课”的教学新模式,而俱乐部教
学模式与这一新型的体育模式一样,都可满足高中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
择体育运动项目的需求。
俱乐部教学形式以“娱乐运动”为基本教学理念,在该教
学形式中高中生不仅可很好地学会一种体育项目,而且还可在愉悦的运动中逐渐
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俱乐部教学形式充分凸显学生在教学活动
中选择体育项目时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彰显了休闲体育的核心特征,因此可有效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在释放学生学习及升学中的
巨大压力与疲劳,确保高中生心情愉悦、健康成长。
三、以新兴体育项目为主要特色构建教学模式
当前,很多高中在体育教学中依然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像足球、篮球、乒
乓球、跑步等,不能跟随时代步伐及时将新兴的、具有时代特点的体育项目纳入
到教学中来,这就使得过于陈旧的教学内容很难激起高中生参与体育教学的积极性,致使体育教学不能充分发挥强健学生体魄、磨练学生意志的作用。
在新课改
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重视以学生的运动爱好为出发点组织教学活动,因此在实
际教学活动中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课空间,教师应积极将一些新兴的体育项
目引进教学中供学生选择,比如:定向运动、拓展训练、空竹、跳绳、滑板、悠
悠球等。
这些新兴的体育项目都是当前颇受青少年欢迎的流行运动形式,因此非
常适合引入高中体育教学中以丰富运动项目。
当然,由于每个学校的经济条件、
运动场地、师资力量等各不相同,在引入新兴的体育项目时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
情况来确定,但是都应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
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这些项目的运动中心情愉悦、轻松快乐,才能
充分体现高中体育教学的休闲生活化特点。
四、以阳光大课间为主要课外形式构建教学模式
由于体育运动在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具有重大积极作用,因此2007年国务院就颁布实施了有关“阳光体育大课间”的政策,该政策明确规定中小学都必
须增添大课间体育运动,而运动内容就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充分体现了
体育教学的休闲生活化特点。
教学实践表明,在高中教育中引入阳光体育大课间
活动,可有效提升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有利于教学实效的提升。
为充分
发挥休闲生活化体育教学方式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对体育运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班级应始终与学校协调同步,处理好小单元与大集体的关系;休闲生活化体
育运动的内容必须丰富多样,积极推行自主选课制度,提高体育锻炼形式的生动
性与灵活性。
在大课间体育课中,学生的运动形式不仅可采用班级中结对,而且
还可以采用跨年级结对的形式进行。
在这种形式的大课间体育运动中,每个学生
在参与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过程中,还有机会与其他班级学生进行协作与交流,
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快乐成长成才及和谐校园的快速构建。
参考文献
[1]陈磊娜临沂市普通高中体育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5。
[2]潘淳浩高校体育生活化环境的构建与学生体质健康改善的实验性研究[D].上海
体育学院,2013。
[3]李双强淄博市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田径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体
育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