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课程要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音乐课程要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音乐课程为什么要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我认为这要从音乐教育的本质是说起。

因为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艺术的本质就是审美。

正如一位美学家所说:“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其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在于审美。

审美价值是艺术的其他社会价值的安身立命之所。

离开了艺术的审美特征和价值,艺术的任何社会价值将无所依附。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追求艺术的社会价值,最终将是缘木求鱼,并使艺术沦为艺术的赝品和低劣的宣传。


从古到今,有无数先哲在他们的社会实践中理解到艺术的根本价值,进而深刻地论述了人的修养离不开艺术的熏陶。

例如,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行于乐。

”意思是说:人的修养由诗来开始,以礼为依据,由音乐来完成。

希腊古代哲学家柏拉图说:“很难找出一种比从长期的经验中所发现的更好的东西,那就是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

”在柏拉图的理想中,一个完美的人不但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广博而深透的智力,还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不可缺或缺的审美水平。

所以,体育和音乐是一个完美的人所不可缺少的教育因素。

到了近代,马克思又明确指出:“一件艺术品,创造了一个了解艺术,而且能够欣赏美的公众。

”这说明,艺术的价值是培养和造就了解艺术的和具有审美水平的人。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能够清楚地理解到,既然艺术的本质是审美,培养完善的人又离不开艺术教育,那么,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就一目了然吗?不过,在我国长期的音乐教育实践中,并不是一直遵循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的。

我们以前经历过“唱好一支歌就等于上好一堂政治课”的时代。

即使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把音乐教育的根本价值异化为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

例如,我们的《音乐教育大纲》就明确地要求过:“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热爱中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审美教育是开发智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挥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

”这就是说,这个理念不是一种点缀,也不是偶尔为之的一件小事,更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空洞说教,它是音乐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至始至终的、全面彻底的、自觉遵循的、认真贯彻的教育哲学。

在这个点上,来不得半点含糊。

只有坚持以“音乐审美教育为核心”,才能达到音乐课程教育的最佳效果,才能培养学生自己多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才能持续提升老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使老师在音乐教学中积极的引导和指导学生。

同时只有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才能为青少年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音乐环境,让我们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