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育种
四季王、无双、优质1号。
二 、主要性状遗传规律
大白菜多数性状属数量性状,控制遗传的基因 对数多,加之大白菜为异交作物,个体杂合性强, 品种内株间差异大,从而使大白菜性状遗传研究 难度大,目前被深入研究的性状数量不多,主要
集中在与叶球商品性密切相关的性状。
(一)叶球抱合方式
大白菜叶球抱合有叠抱、拧抱、褶抱和合抱方式, 其中叠抱遗传力较强,各种抱合方式没有典型显隐
3. 直筒型(“交叉性气候生态型”)
叶球细长圆筒形,球形指数约为 4,球顶钝尖,近于闭合拧抱。球 叶长倒卵形。大多生育期较短 。 栽培中心为河北东部近渤海湾地 区,为温和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 候交叉型,使该生态型对气候适应 性强,大多抗病、耐旱性较强。如: 小杂56、天津青麻叶、河北玉田包 尖、辽宁河头白菜等。
(三)结球性状遗传规律
结球、半结球和花心三个变 种比较,花心遗传力最强, 半结球次之,结球型遗传力最 差。 (四)叶片性状遗传规律 叶片有毛×无毛→有毛 白帮 × 绿帮 → 中间型略偏母本 莲座叶直立 × 平展 → 中间偏直立 叶重型 × 叶数型 → 中间型 半结球×花心→ 花心
半结球×结球→ 半结
4. 结球大白菜(var. cephatata Tsenet Lee)
顶芽发达,顶生叶全部抱合,先端不 向外翻转,球顶抱合严密,是大白菜进 化的高级类型,球叶抱合形成坚实的叶 球,球顶钝尖或圆,闭合或近于闭合。 一般仅以叶球为产品。 栽培普遍,要求较高的肥水条件和精 细管理,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藏。 可以根据叶球形状、主产区及适宜生 态条件分为直筒、卵圆和平头三个基本 的品种群。
的商品产量应该只是叶球产量,一个亩产10000 kg,净
菜率为60% 的品种,从商品性考虑,还不如一个亩产 8000 kg,净菜率为70%的品种,因此丰产性选育必须考
虑提高净菜率。
净菜率:由于品种类型不同和各地对商品菜的习惯清理 方式不同,净菜率的标准也不同。(同一标准、 鉴定时期)。 球重 :决定净菜重,由叶球的叶片数和平均叶重构成。 球叶数的多少与花芽分化早晚密切相关。 生育期:生育期长短影响叶球充实度。 株型和高光效:株型主要指叶片的直立与开展度。植株高 大、开张度小的直筒和高桩型品种,其适合密植, 单位面积对光能的利用率高,产量较高。另外,从 增加光合强度,降低呼吸强度以提光高能利用效率 为目的的生理育种也是丰产育种的方向。
大 白 菜 育 种
白菜类蔬菜包括大白菜、小白菜、
乌塌菜和菜薹等四种蔬菜,其中大白菜 是我国主栽的最重要蔬菜种类之一,产
地遍及全国,特别在东北、华北、西北
和内蒙古等地,大白菜的贮藏供应期长 达5~6个月,丰收与否对上述广大地区 蔬菜市场供应的影响更大。 大白菜 (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 起 源于中国,栽培历史约两千年。
4. 抗病品种
大青口、小白口、城阳青、核桃纹、鲁白8号、绿宝、
冀菜1号、玉青、吉研3、4号、丰抗70、山东4号、佳白 2号、豫白1号、秦白1号、早熟5号、夏阳、胶白8号高 抗病毒病和霜霉病,抗软腐病。津秋王品种高抗病毒病, 兼抗软腐病和霜霉病。 5. 耐抽薹品种
日喀则1号、黄点心2号、鲁春白1号、小白口、强势、
提高Vc、可溶性糖、蛋白质、干物质的含量和降低有 机酸和粗纤维含量是大白菜优质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3. 携带残毒物质数量
硝酸盐含量低、农药等污染物残留少。 另外,商品品质的优劣标准常常存在着地区性差异,
它决定于各地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情况,还有一些
说不清的社会因素。如:天津视叶色和帮色深绿、直 筒形品种为上品,北京则喜欢白帮、高桩花心品种, 到了胶东半岛几乎都是白帮卵圆型品种。
(四)结球大白菜的三个基本生态类型
1. 卵圆型( “海洋性气候生态型” ) 叶球卵圆形,叶球抱合方式为褶抱或合抱。 球形指数(叶球高/直径)1.5。 栽培中心为山东半岛,要求气候温和、湿润、 变化不剧烈的环境。适应范围较窄,不耐热, 不抗寒,不抗旱,抗病性较弱,需充足肥水供 应,品质较好。 主要分布于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江浙沿海 以及四川、云南、贵州等省温暖湿润地区。如: 鲁白6号、山东福山包头、胶县白菜。
性关系,后代有时呈现不典型的中间类型。
合抱×叠抱→合抱或叠抱
叠抱×褶抱→叠抱或褶抱
褶抱×合抱→近似褶抱
(二)叶球形状遗传规律
长筒×倒卵→长倒卵至近长筒 长筒×短筒→中间型 长筒×矮桩→高桩 长筒×倒圆锥→倒卵至近长筒 长筒×短筒→近短筒
长倒卵、高桩 长筒×矮桩→ 矮倒卵、矮桩
倒卵×倒圆锥→矮倒卵 短筒×矮桩→短筒或矮桩 短筒×倒圆锥→矮倒卵 矮桩×倒圆锥→倒卵至矮倒卵
花序为复总状花序。经春化作
用后抽薹、开花,从顶芽抽出的 花序为主花序,最先开花,从主 茎上发生的每一花序往往再分枝 一二次,每一花序上的花是从下 向上陆续开放的。随着花的开放 和凋谢,花枝和花柄逐渐伸长,
花间距离加大 。大白菜单株花
期30d左右。
大白菜为虫媒异花授粉作物,杂交
时必须严格隔离,可用纸袋局部隔离
色、绿色和黄色的叶球为多种食用方式服务,也要注重专
用,例如淹渍加工等品种的选育。
(一)丰产性 从我国大白菜生产实际来看,丰产仍然是一项重要育
种目标,在稳产中求高产,是指导大白菜生产的核心问 题,但是丰产性选育已非最主要育种目标。 大白菜产量=单位面积株数×株重×净菜率 大白菜的产量是一个复合性状,受亩株数、单株重和 净菜率(菜球重占株重的百分率)的共同影响。大白菜
2. 平头型( “大陆性气候生态型” )
叶球倒圆锥形,球形指数近于 1,球顶平,完全合闭,叠抱。 要求气候温和、昼夜温差较大、 阳光充足的环境,对气温变化剧 烈和空气干燥有一定的适应性。 栽培中心为河南中部及山东西 部、河北南部。如:鲁白8号、 河南洛阳包头、山东冠县包头、 山西太原包头、甘肃的甘谷包头 。
2. 营养和风味品质
大白菜品质的好坏与叶球中所含营养物质的含量和种类
有关。同时它还与风味、质地、渣量、甜味等感官品质有 密切关系。 大白菜风味品质:与体内所含的营养成分、特殊风味 物及其组织结构有关,氨基酸含量特别是谷氨基酸含量高
则鲜香性好,软叶率高、组织柔软脆嫩,纤维细致无粗丝,
嚼而无渣,则适口性好。
(三) 大白菜亚种 1.散叶大白菜(var. dissoluta Li) 植株顶芽不发达,完全不形成叶球。 是结球白菜的原始类型,叶片披张, 不形成叶球。 抗逆性强,纤维较多,品质差,以 幼苗期或莲座期的中生叶作为产品。 已渐淘汰。
代表品种为山东中部地区的“面白 菜”和分布于鲁南的“擘白菜”。
2. 半结球大白菜(var. infarcta Li)
(五)结球大白菜品种资源
1. 丰产型品种 天津青麻叶、山东4号、大核桃纹、山东福山包头、大青 口、城阳青、莱芜包头等。
2. 优质型品种 青麻叶、黄芽白、城阳青、核桃纹、冀白菜4号、玉 青、鲁白4号、鲁白6号、龙白1号、辽白1号、通杂1号、 双青156等。 3. 早熟耐热品种 热抗45、小杂55、小杂56、冠夏丰、夏珍白、小白口、 早熟5号、夏阳、连早、鲁白4号、鲁白6号、伏宝、白阳、 早皇白等。
四、主要育种途径
(一)引种 三种生态型中直筒高桩型适应性最广,在全国各地生长 都比较好。卵圆型适应性狭窄。平头型适应性介于两者之 间,引种时生态相似地区之间成功几率大一些。 从温差小的地区引入温差大的地区,容易出现秋季抽薹 现象,相反,引入品种容易出现叶球松散或叶球变小的现 象。 此外,大白菜引种还必须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各地对叶 球形状、叶球大小、叶片抱合方式、叶色、帮色等都有自 己的偏爱。
(三)抗病虫性 50年代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
病是对大白菜生产为害最大的三大
病害。
80年代后,黑斑病、黑腐病普遍加重,
白斑病、炭疽病、根肿病以及干烧心病
在一些地区也变得越来越严重,随着抗 病品种的推广,病毒病、霜霉病有明显 减轻,但是还有许多病害还无法有效防 治,病害问题仍然是制约大白菜丰产和
稳产的重要因素。经常发生的大白菜叶
花枝,由于大白菜的花序为无限生长, 要注意经常松袋。选花枝,应尽量选 用一次枝基部及中部的花蕾,每枝保 留10朵左右,不宜过多。杂交时选用 开花前1-2天的花蕾去雄,次日上午 10~12时授粉,授粉时田间气温在 20~23℃时座果率最高,24℃以上显
顶芽发达,仅外层顶生叶抱合成球,因内层顶生 叶不发达而叶球内部空虚,球顶叶片也不抱合,呈 半结球状态。
莲座叶长形,叶柄部分半抱合。一般以叶球及部 分莲座叶同为产品,品质粗糙。这一变种耐寒性强, 适宜于东北及西北高寒地区栽培,为寒冷气候生态 型。 如辽宁的大矬菜及山西的大毛边和桶子白菜等代 表品种。
3. 花心大白菜(var. laxa Tsen et Lee) 由半结球白菜进一步加强顶生叶抱合 而来,顶生叶的叶片以皱褶的方式抱合, 但叶的先端向外翻转,翻转的部分叶色 呈黄、淡黄、白色,构成‘花心’状态。 耐热性较强,生长期短,不耐贮,多 用于夏秋早熟栽培。 如北京的翻心白和翻心黄,济南的小 白心,青岛的花心菜等也都是代表性品 种。
部和根部病害及虫害有20余种。 单株抗病性一般以病斑大小进行鉴定,群体抗病性常 以病情指数进行衡量。
(四)耐藏性 可贮期长,损耗率低,长期保存良好的食用品质。
作为一种重要的贮藏蔬菜,大白菜的耐藏性在育种
时也是需要重要的一个目标,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
大白菜的贮藏供应期长达 5~6 个月。
耐贮藏性育种需要考虑贮运过程中叶片脱落少、色,贮藏期间营养成分损失较少,长期保存能够 保持良好的食用品质。
(二)品质性状 1. 外观品质
叶球形状:球叶抱合方式与结球形态的不同,形成多
种形状,与消费者习惯有密切关系;
鲜度与洁度:叶帮与叶身有光泽、脆嫩,外叶干净整齐; 色泽:一般认为叶色偏绿者营养价值高,耐贮性好。 有些消费者偏好帮白、叶色淡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