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旅游资源整

河南省旅游资源整



2.3 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采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评价模型, 选取河南省105个代表性资源组合进行可开发 性综合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首先确定了资源 本底素质、开发条件和发展基础三类14项评价 因子,而后通过专家系统确定因子的权重,接 着再对每个资源的每项因子进行经验评价,最 后将每项因子评分乘以各自权重,求和得出综 合分值。

河南具备发展大旅游的旅游资源基础, 河南旅游资源对全省旅游发展具有巨大 的支撑作用。全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而 丰富,品位高而结构好;文物古迹类和 自然风光类结构并重;具有一批世界级 和国家级吸引力的资源,许多文化旅游 资源属于绝品资源,具有较为明显的唯 一性和垄断性;有一批影响较大的历史 文化名城、工商业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
1.3 资源分布 全省旅游资源单体整体上分布广泛,遍及18个 省辖市,而且各市都拥有高级别的五级旅游资 源。具体表现为: 从旅游资源单体的总数来看,洛阳、平顶山、 焦作、新乡、南阳、郑州、驻马店分别排在第 一至第七位。这七个市全部地处京广铁路沿线 及其以西地区,说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旅游资 源单体在数量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分布较为密 集。

(3)经贸吸引 河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 通优势,向有天下之中、中国枢纽之美誉,商 品流通与服务业比较活跃,无论从其资源优势、 产业特色来看,还是从其文化、商源和人缘特 点以及流通渠道来说,河南发展商品流通与服 务业的基础良好。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发挥 “交通枢纽”的优势,商品流通与服务业得到 迅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郑州交易会已 经成为影响日隆的会展活动。

经济活动为河南带来了大量的商务和公 务客人,根据2002-2004连续三年对过 夜游客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住宿客人 中商务、公务、会议等旅游者合计占70 %以上,说明经济因素是河南过夜旅游 者的重要吸引要素。

(4)动态项目 河南近年来的节庆、赛 事、庙会、集市、会展等动态节事项目 开展得比较好,武术节、花卉节、姓氏 文化节等特别活跃,不仅吸引大批当地 和外地旅游者,而且对于河南强化区域 形象,提高知名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并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作为容易被忽视的旅游资源,复合型整 体性资源、非物质性资源和社会旅游资 源是开发大产品、发展大旅游的重要方 面。旅游吸引物针对某种出游动机的游 客产生相应的影响,如景点(包含度假 区)、城市综合景观、旅游节事活动对 于观光度假游客的吸引;地区经济贸易 活动和区域中心地位对于商务公务游客 的吸引。



(3)具备省内吸引素质的资源 省内旅游者除了具有欣赏本省山水、文化景点 的共同需求之外,近距离休闲和短途度假的需 求明显高于省外旅游者;此外,宗教旅游也是 省内重要的旅游吸引物,省内的科教修学旅游、 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旅游 资源也是重要的吸引物。 各类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各类森林公园 旅游资源、各类产业旅游示范园区等均具有省 内吸引素质,可开发成省级旅游产品。

(2)区域性旅游资源综合体 可整合的 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区域性旅游资源 综合体,其整合方式主要有:沿文化脉 络的资源整合、沿交通线路的资源整合、 隶属于同一自然地理单元的资源要素整 合。

河南区域性旅游资源综合体主要有:沿 黄河旅游带复合型旅游资源、京广铁路 和陇海铁路沿线城市旅游地带复合型旅 游资源、南太行山复合型旅游资源、伏 牛山复合型旅游资源、桐柏-大别山复 合型旅游资源、中原古都文化复合型旅 游资源等,他们是属于具有整合成为大 型旅游品牌的资源。

从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来看,洛阳、郑 州、焦作、新乡四市是人文旅游资源的 一级密集区。二级密集区有三个:以新 乡市为中心的地区、以安阳市为中心的 地区、以商丘市为中心的地区。三级密 集区:三门峡、南阳、驻马店、漯河以 及信阳等地区。

河南自然旅游资源单体集中分布于新乡、焦作、 洛阳、南阳、平顶山五市,这五市的自然旅游 资源单体约占全省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总数60%。 从地形上看,河南的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 西部、北部和南部山区,主要包括南太行山、 伏牛山、嵩山、桐柏-大别山,其中位于河南省 与山西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和鲁山、嵩县、汝 阳、南召、内乡五县结合部的伏牛山区是河南 自然旅游资源的一级密集区。

2.2 吸引力评价 (1)具备国际吸引素质的资源 河南在国际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主要旅游资源有:龙门 石窟和少林寺。具有培育成国际吸引潜质的资源主要 有:中岳嵩山、古都洛阳、古都开封、河南博物院、 古都安阳、黄帝故里、太昊陵、西峡恐龙化石群、太 极之乡、林虑山滑翔基地等。此外,其他许多旅游资 源可以因其某一特色而吸引特定的国际旅游者,例如 羑里城与易经文化、南太行山地质科教与观光、许昌 三国文化与钧瓷、商丘古城、南阳汉画馆和三门峡虢 国博物馆文物考察等。

从计算结果来看,总分超过90的有5个,分别 是嵩山少林寺景区、龙门石窟景区、云台山景 区、林虑山(含大峡谷)以及宝天曼景区,它 们都是具备世界级吸引素质的资源(组合), 各项分值相当高,可打造成河南省的旅游精品。 80-90分之间的景点景区有21个,也是具有全 国性乃至世界性吸引潜力的资源。70-80分之 间的景点景区有44个,60-70分之间的资源组 合有30个,60分以下的景点有5个。

此评价虽然进行了一定的资源整合,但 大部分还属于按照景区进行的整合,并 不是按照区域的整合,因而只能从理论 上反映景区的可开发价值。而相邻景区 在一定的范围内仍然可以进行进一步的 整合,并结合非物质性资源获得更高级 别的评价,如许昌三国文化的整合、南 太行山、伏牛山和大别山等的区域整合 等
3 特殊资源分析

(2)具备全国吸引素质的资源 景点抽样的外省旅游者到河南的主要目的以观光旅游 为主(>50%),将河南作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 很少;对山水风光和历史文化景点的喜好均在60%左 右,居第一位;出于文化建设和政治教育的需要,河 南的科技文化与修学旅游、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题材的旅游资源也具有一定的国内吸引 力。因此,河南有更多的旅游资源适应国内旅游市场 的需求,适于培育成国内具有较大号召力的旅游产品: 南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老子与道教祖庭、 清明上河园、大伾山-浮丘山、嵖岈山、丹江口水库 与南水北调、黄河小浪底、淮阳水城、洛阳牡丹等。
4 资源开发存在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发展大旅游、开发大产品的要求来看, 河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旅游开发中的低层次竞争,各自为政,缺乏 协作意识,忽视整体品牌; 文化资源的转化不足,深度开发不力与文化 旅游产品的初级化问题突出;


自然旅游产品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机结合 不够,文化融入不足; 高质量文化资源载体不足和审美引导不足的 问题导致景点可游性不高;
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

1 资源概况 1.1 类型和数量 2004年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2-2003)国家标准完成的河南省 旅游资源普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共有旅游资源 单体39,802个,国家标准中8个主类河南全部 拥有, 31个亚类中河南拥有30个,155种基本 类型中河南拥有148个,表明河南旅游资源丰 富且类型多样。

(2)非物质文化资源 河南是中华民族 发祥地,华夏文明之源;群雄逐鹿之地, 历代帝王之都;东方文化摇篮,历代名 人辈出。这些资源可能大多缺乏物质载 体,但是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也可以称 之为“故事性”资源。

另外,根据这种故事性资源还可以策划 出良好的旅游建设项目或旅游活动项目, 开封府、清明上河园、春秋楼、灞陵桥 等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因此,发掘远 古帝王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古 典哲学、道德之源、佛教祖庭、历史名 人、中华姓氏文化等非物质性文化资源 极具神秘感和号召力,具有转化成为高 品位旅游产品的素质和可能。
3.3 社会旅游资源

社会旅游资源是指不以旅游而存在的各种社会要素,通过功能叠 加而获得旅游功能的各类资源。例如特色城镇和社区(历史文化 城镇、特色街区、景观街道等如开封书店街、朱仙镇、栾川县城 等)、特色工业(工艺品生产厂、老牌工矿场以及瑞贝卡、钧瓷、 双汇等可参观性工厂)、特色农业(花卉苗圃园、果园、菜园、 茶园、特色乡村等)、文化产业(科技场馆、教育、博物馆、剧 院、杂技、书场、美术、出版、影视等)、体育赛事(武术比赛、 各类运动设施和赛事等)、社会活动等可能的旅游吸引要素,在 保证相应居民生活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基础上,策划旅游参观 项目和参与活动,组织旅游线路,配套旅游设施,建立有效的运 作机制,策划合理的组织形式和利用模式,便可开发出社会旅游 产品。
2 资源评价

2.1 丰度评价 资源丰度评价是把河南较高级别的旅游资源或 景区与全国各省的同类旅游资源或景区的占有 量采用SPSS软件进行旅游资源结构聚类分析。 采用的旅游资源或景区包括:国家重点风景名 胜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优 秀旅游城市、国家重点文保单位、世界遗产。

1.2 资源品质 在39,802个旅游资源单体中,评价达五 级的资源946个,占总数的2.4%(主要 集中在人文资源类,共642个,占五级资 源总数的68%);四级资源3982个,占 总数的10%;三级资源11321个,占总数 的28.4%。三级以上优良级资源占总数 的40.8%。



从河南旅游资源类型来看,建筑与设施 类、地文景观类、人文活动类以及遗址 遗迹类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多,四 项总和占了河南省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 78.09%。


自然旅游资源单体中地文景观类资源单 体最多,是河南最主要的自然吸引物主 体。 在39802个资源单体中,目前至少还有 26686个尚未开发,占全省旅游资源总量 的67.05%,形成河南旅游资源的巨大储 备。
还有的吸引物对不同出游动机的所有游 客都产生影响,如城市整体风貌、旅游 服务设施、服务质量、城市形象、旅游 口碑等。其中优秀品牌、经济因素和文 化活动对长途过夜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 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