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拳传人寿关顺的抻筋拔骨功法图解(一)
fanqinshen 勋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查看图片详细信息正在读取此图片的详细信息,请稍候 ...
第一动
1.两脚站立,两臂手心向下向两侧平举,尽量伸展。
特别是用肩部向两侧缓缓伸展,一边深呼吸,一边伸,尽可能伸去。
到受不了时再松下来。
两臂仍平举。
两脚用脚尖脚跟转动向两侧同时开步,直到比肩宽一些停住。
两脚尖外展成外八形。
宽度与自己肩宽相等或稍宽即可。
两脚尖朝外成外八字。
两腿微曲不可过于下蹲。
2.两臂上举手心向上朝天,上举之手臂和和两腿成一样的角度。
成X型。
身子由双臂带动向后弯腰,头向后仰看天再看身后。
形同伸懒腰。
尽量伸展。
只到完全不能再伸时再回复原形站立。
可反复做多次。
所有动作都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鄂闭口扣齿。
第二动
1.由沙地立竿开始,两脚以脚尖和脚跟旋转而成开步,两脚向外成外八字。
两膝微曲,两手在小肚前提起内翻手心向上,紧握手成拳,向腰两侧拉到成抱拳。
抽紧两肋腹式丹田呼吸。
两肩尽力向后拉抻。
至不能忍受时再松下来。
两手变拳为掌,立掌曲腕,五指向上,掌心向前。
2.由上动开始,两手立掌自腰间缓缓向前推出,五指分开。
两臂高与肩平。
手心向前。
然后两臂向两侧分开,伸直后手心仍向两侧立掌,平直向两边抻拉。
尽力抻拉。
直至不能忍受再松下来。
抽紧两肋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颚闭口扣齿。
3.慢慢放下两臂至两腿两侧,翻手变掌,掌心向上,再握拳重复动作。
jerrywong 门派: 孙氏内家拳
好极了. Thanks!
神子头衔: 论坛坛主
图文并貌,好!
李先生
太好了!我要打印出来参考学习!
qianjinding
希望各位都能像fanqinshen和寿先生一样抛开门户之见,精诚团结,互相帮助,把这里建设得更好。
为更多的后学者指点迷津。
非常希望能把各位前辈的拳录下来,放在网上,供大家学习。
孙氏拳能融会百家独树一帜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孙禄堂先生没有门户之见,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相信这才是孙老先生创拳的目的,也应该是所有人的心愿。
真诚的为fanqinshen的行动鼓掌喝彩!
wsxbl 正在监狱改造我要探监
fanqinshen 兄
谢谢!你如此热心,真侠士风范
phil
向fanqinshen致敬
wolfgangwoo
向fanqinshen老师致敬!!
生命
请各位谈一下易筋经,我知道的有熊式真传少林易筋经:静桩,某部位吸气用劲,呼气不放松。
持续81息。
高中时练过一个月第一个动作。
效果很好。
后来怕练的力气太大,不小心伤着别人,就未继续。
现在有点后悔,不过熊式真传少林易筋经分练太多,没有很巧的综合统一于一个式子中去,点与点的关系也未讲。
后来,李天冀的书“武当绝技”出来了,其中的重点是宋唯一的武当剑谱。
那些步法图真是有道理、看不懂。
能看懂的就有入手法和出手法,除了用静劲外,还指出出手法为劲由肩1、肘2、腕3,掌4,指梢5(上盘),下盘小腹1、胯2、膝3、脚跟4、脚趾5。
从而加上了劲路。
梅花桩:我后来到山东大学上学,那里有燕子杰教梅花桩(现在已出书了)。
我宿舍对门就住着山大梅花桩协会的当任会长,已练了十年,从初三开始。
其五式桩他们只要求停6息。
我自觉可以用熊式真传少林易筋经和武当剑谱的方法来练。
因为当时我总是感觉梅花桩与太极好像处处是反着练的,没法同时练。
所以没有练习。
现在我体会到其实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我自己瞎揣摩了好久,如果选些最适宜练易筋经的架子的话。
还是觉的梅花桩五式真是太好了,简而巧。
尤其是拗式。
但他们(起码是书面上)都未提到呼吸时应该???,(“应该自然呼吸”当然是提到了)而寿先生的特色是,这个做法的提到“配合腹式呼吸抽紧双肋。
至不能忍受为止。
”“产生深呼吸,呼吸加深,横膈膜抽紧,肋骨抽紧。
腹式呼吸就浑厚,这种呼吸也叫真人呼吸,而通常人采用的胸式呼吸,主要靠胸部的扩张压缩来呼吸。
真人呼吸就增加毛孔的呼吸量,可以增加到8~90%,这样一开一合,肺不工作,通过这样的锻炼,可以减轻肺的压力,”我的练拳体会,这个实际上就是“含胸拔背”中的含胸要义。
当然太极盘架子时不像易筋经那样剑拔弩张,只是胸部不随呼吸起伏而已。
太极初学者应该是刚开始做不到吧,做到的就叫功夫。
寿先生还有一点与熊式真传少林易筋经、宋唯一的武当剑谱、梅花桩不同。
就是后三者基本都是在静桩上练,有一个静态的姿势。
而寿先生的方法是活桩。
在动作中运劲。
不知孰优孰劣。
不过我还是先按静桩来练,1。
梅花桩的拗式来练拗劲,是否就是缠丝劲?(我未练过陈式)。
2。
至于綳劲,我准备练寿先生的第一动,不过我以为如果能够加上面墙下蹲,即人面墙站立,除了伸懒腰的上盘外,同时尽量下蹲就好了。
同时两手握拳,但两个大拇指伸开互相相顶,头抬到可以看见大拇指尖。
不知对不对,会不会更好。
我的好朋友
我也练过熊氏易筋经,不错的,有一定的可练处。
不过要坚持练,几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