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规划设计中住宅小区对管网设施中简单分析

建筑规划设计中住宅小区对管网设施中简单分析

浅析建筑规划设计中住宅小区对管网设施中的简单分析摘要:要搞好住宅建筑小区管网设施的总体规划设计,应充分掌握建筑群体平面和立面的构造及形式,在此基础上,对给水、排水、供热、煤气、电讯电缆各分项工程的内容进行了解,然后对各工程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对所用设备进行优化组合,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配套工程为小区功能的发挥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配套工程;住宅小区;管网;规划设计
1.引言
由于我国近几年来,随着城市住宅建设的发展和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为了充分发挥住宅建筑小区的最佳功能。

为了能达到使住宅建筑小区内的建筑群体、道路、绿化、娱乐场所得到更好的规划与设计外,其中搞好与之配套的给水、排水、供热、煤气供应、电讯电缆等工程的规划与设计甚为重要。

现代住宅小区根据社会进步的发展需求,所以普遍都有给水、排水、热力、煤气管道,通讯及智能管网、电力管线等。

为了力求各单项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优化,以及各单项工程组合的规划与设计的优化,如今住宅建筑小区内管网配套工程规划与设计应本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维护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住宅建筑小区内管网配套工程整体优化对目标的实现,这就要要求各管道工程专业紧密的协调与配合了。

2.管网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2.1给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住宅建筑小区内的给水工程包括水源、加压贮水设备和小区给水管网.水源包括自备水源和市政水源两种,城市住宅建筑小区水源多采用市政水源.给水工程规划与设计时,对市政水源的管网分布、管径、水量、水压等资料进行详尽的掌握.小区给水管网的设置以市政水源的水量水压和小区建筑所需水压为依据,如市政水源水压能满足小区建筑各层所需水压要求,采用,直接给水管网,如市政水源水压不能满足小区建筑各层所需水压要求,采用加压给水的给水管网。

目前大多城市住宅建筑小区内建筑低层(通常1一2层)所需水压可由市政水源水压保证,而建筑上层(通常3层以上)市政水源水压不能保证所需压力,为了既满足建筑小区的供水又节省管网设备投资和节省能耗,在小区内应采用直接给水和加压给水相结合的供水方式.
直接给水的管网称直接管网,在小区内布置成统一枝状或单元式枝状.统一枝状指在小区内布置一干管与伸向各建筑的支管连接,在干管的一端或两端与市政给水干管相接,如图1.
单元式枝状指把小区内建筑分几个建筑体单元,在各建筑体单元内分别设置给水枝状管网而分别与相邻的市政给水管道连接,如图2.
单元式枝状管网单元式枝状管网在小区面积较大,市政给水管道管径、水压和流量分布变化较大的地区采用,有利于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资用水头.
加压给水的管网称加压管网,用于不能依靠直接管网供水的建
筑上层的给水,它与小区加压设备连接.新建小区内的加压管网常布置成统一枝状,即一干管与伸向各建筑的支管相连,其布置的形式与加压设备的位置有关。

加压贮水设备用于增大给水管网内水压.目前我国住宅建筑小区加压供水方式有水泵—水箱(塔)给水、气压给水设备给水、水泵变频调速给水、单设水泵给水.相对应的加压设备为水池一水泵一水箱(塔);水池一水泵一气压水罐;水池一水泵一变频调速控制器;水池一水泵.把上面几种加压设备按安装位置分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水池一水泵一水箱(塔)因水箱置于屋面上属于分散式,水箱能调贮水量并能以箱内水位继电器自动启闭水泵.水池一水泵一气压水罐把设备置于泵房内,但罐占有一定面积,水泵由压力继电器自动控制,罐的作用同于屋面水箱,设备较集中,属于集中式.水池一水泵一变频调速控制器占地面积小,在小区供水系统中节能效果较好。

2.3供热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住宅建筑小区的供热工程包括热源和热网。

小区热源的选用有电厂余热和自备热源两种。

由于热电厂的余热直接向小区建筑内供热,有利于小区建筑面积的开发利用,降低设备造价,减少环境污染,便于管理。

所以应予以优先采用,但是,选用时应考虑余热的供热量、温度和压力。

根据热源的温度可在小区设置换热站,根据压力,可在小区建筑设置直接供热管网和加压供热管网,设加压供热管网的系统应考虑在小区内设置加压站。

自备热源即在小区修建
锅炉房,锅炉房的位置应位于小区热负荷的中心且应满足对环境的要求,小区内的供热管网常布置成枝状且应通过地沟敷设,其工程造价与锅炉房、换热站、加压站有直接关系.按热网设计要求,应考虑在适当地点设置入口、阀门井及伸缩井。

2.4小区燃气工程规划与设计
小区内的燃气气源均来自城市燃气管道系统。

根据与燃气管道相连接的用户数量及用气量情况,以及现有用户情况及今后的发展规划,设置必要的阀门井,以便在发生事故或维修时切断气源,减少带气操作。

查明管道周围的障碍物及地下各种设施的分布情况,尤其是热力地沟的分布情况。

因为一旦燃气管道泄漏,燃气将沿热力地沟迅速蔓延、扩散,直到窜入用户室内,从而发生中毒、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

2.5电力电缆工程规划与设计
住宅小区的供电一般由城市10kv高压线路引入,小区内设置
10kv配电房或变压器。

输电电缆沿小区干道敷设至配电房或变压器。

10kv输电电缆、低压配电电缆和路灯电缆沿道路一侧敷设,通常是北侧或东侧。

弱电电缆包括电话电缆、电视电缆和近年来出现的电信宽带网络电缆。

这些弱电类型电缆,一般沿道路南侧或西侧敷设,与电力电缆分设于道路的另外一侧。

3.管线综合布置原则
在管线综合布置时,还要遵循以下原则:(1)管线从路沿石至路中心水平设置次序是:电力、电信、给水、雨水、污水:(2)由
上往下竖向设置次序分别是:电信、电力、给水、雨水、污水:(3)小管道让大管道;(4)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5)可弯曲管道让不易弯曲管道;(6)新修管道让建成管道;(7)临时管道让永久管道;(8)电信电缆在其它管线之上:(9)电力电缆在电信电缆之下,在其它管线之上,低压在高压之上:(10)排水管在所有管线之下。

4.优化设计
在进行住宅建筑小区管网配套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时,除考虑以上工程的分体规划及设计外,还应综合考虑各工程的设备和管网布置的优化组合。

在进行管线综合布置时,应与周围的城市市政条件、本区域竖向规划及小区道路规划互相配合,使综合方案切合实际,将平面及竖向规划误差降至最小。

5.结语
在住宅建筑小区内各管网工程本身从造价、功能、维护管理等方面对比分析使所选设备与管网优化组合,同时应兼顾与其它管网工程的设备及管网的选择,实行综合分析,综合对比、综合选择,达到各种设备与各种管网的优化组合,如集中供水、供热的小区,把供水和供热的设备置于两者负荷中心而使管网造价相应降低就
是一例. 住宅建筑小区管网配套工程规划与设计是给排水、采暖通风、煤气等工程专业的组合,从整体上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搞好各管网工程中的设备优化组合、管网优化组合设备与管网的优化组合,达到单元优化化,整体优化化,以满足住宅建筑小区最佳功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高明远等.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贺平等.供热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3.薛世达等.燃气输配.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