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电动三轮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内电动三轮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电动三轮车产业调查报告中国电动三轮车行业起步于2001年左右,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从2004年的总产量约50万辆到2012年的约900万辆,电动三轮车行业发展之迅速让人为之振奋。

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徐州(丰县)、河南(商丘)、常州以及天津等几大重要板块强势崛起,形成了电动三轮车产业的四大根据地,几乎占据行业总销量的80%以上。

此外,各地区的中小型电动三轮车企业也在这几年间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如山东、浙江等地,电动三轮车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电动三轮车产品涉及货运车、休闲观光车、助残车、沙滩车、太阳能电动车三轮车等多个车种。

相对于电动两轮车来说,电动三轮车产业发展前景及空间更加广阔,迅速扩大的市场空间为电动三轮车企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可能,而电动三轮车产品凭借其环保、节能、便捷、实用的优点,在各地区特别是乡镇、农村市场迅猛增长,而像旅游观光车等特种车,也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并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最近几年属于电动三轮车蓬勃发展的关键时刻,预计2013年全国电动三轮车行业总销量将超过1000万辆。

除了产业规模,或许我们更需要去探究目前电动三轮车行业发展的一些细节与特征,从而对电动三轮车行业有一个更直观、更具体的了解,以下,我们就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品牌格局电动三轮车行业起步相对较晚,竞争相对并不激烈,然而与前几年相比,近几年由于行业发展增速,企业数量也随之急速增长。

目前,全国共有电动三轮车品牌厂家500余家,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有:淮海、金彭、宇峰、步步先、力之星、新鸽、宝岛、百事利、平安人家、常力等。

就销量上来说,目前年产量超过十万辆的企业有10家左右,分别是淮海、金彭、宇峰、步步先、力之星、新鸽、宝岛、百事利、平安人家、常力,年产量在五万至十万辆左右的企业约有二十多家,包括福田、速利达、丰收、帅克、合旺牛、大安、富尔沃、普天等,另外,全国各区域分布着众多中小型电动三轮车企业,如美时达、万吉、绿能达、金源、阿拉奇、蒙格马、达尔福等。

由于行业仍处于生长期阶段,现有电动三轮车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而更多的企业跻身到这一行业中来,其中包括摩托车企业、电动车企业以及自行车企业等。

另一方面市场的不成熟也导致了行业内目前仍未出现实力明显领先的企业与品牌,电动三轮车行业品牌格局并未形成,而目前的基本格局也只是一个暂时的,并不稳定的格局,在行业迅速发展的近一两年内,这一格局将有可能被多次改变。

目前来说,三大板块内的所有企业,包括其他区域的电动三轮车企业都处于扩大规模中。

2007年至今,电动三轮车产业出现井喷状态,其发展形势犹如七年前的电动自行车行业。

市场的迅速增长给企业带来巨大机会,同时也成为品牌突围的最佳时机,预计在三年之内,将会陆续有更多的企业进入到这一行业,电动三轮车行业的企业数量将成倍增长,而行业品牌格局在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行业洗牌的双重作用下将逐渐清晰,并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

板块格局近十年间,电动三轮车行业在各区域的发展程度各不相同,而总体上来说,已形成了三大主力板块,江苏丰县板块、河南商丘板块,以及江苏常州板块,这三大板块奠定了目前中国电动三轮车行业的基本格局,占据了整个行业80%左右的市场份额。

江苏丰县是三大板块中实力最为雄厚的板块,占据了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代表企业有百事利、速利达、富尔沃、平安人家等。

丰县拥有300多家企业从事电动三轮车的装配、零部件生产等,其中整车生产企业有90多家,配件生产企业210余家。

据悉,目前丰县有300余家企业在县工商、县质检部门登记注册从事电动三轮车整车装配、零部件生产,年整车生产能力已突破500万辆,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网点近万个,占据全国近45%的市场份额,年销售收入已突破70亿元,创利税6.3亿元。

丰县的电动三轮车的销售点除西藏、澳门、香港、台湾之外所有省、直辖市的县(区),并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俄罗斯、智利、沙特等国家,已经进入国际市场。

丰县电动三轮车产业是地地道道的“草根经济”。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丰县就涌现出20多家从事脚踏三轮车生产的个私企业。

这些企业在长达20年的发展历程中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直到2001年,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民营企业徐州百事利公司开始从脚踏三轮车转向尝试生产电动三轮车。

丰县生产的电动三轮车外观新颖,节能环保,一公里需要的电能费用不到两角钱,控制简单,行驶平稳,一台电动三轮车的价格也就是2000多元,非常适合农村中老年人作为代步工具和载物的交通工具,同时也非常适合城市中老年休闲走亲访友的代步工具,被称为“老百姓的私家车”,成为城乡新婚嫁娶、儿女孝顺老人的一种时尚礼物。

丰县生产的电动三轮车有休闲型、载货型、多功能型等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能满足各个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

据统计,目前全国电动三轮车有六成以上为丰县制造。

该县今后3-5年的目标是:加快自主创新,重点培育年产30万辆电动车的龙头企业,实现年产整车700万辆、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将丰县打造成为全国最大、实力最强的电动三轮车生产、研发基地,中国电动车第一城。

近几年来,丰县相继建设了占地15000平方米的电动三轮车交易市场,引导组建了电动三轮车协会,聘请中国矿业大学编制了电动三轮车发展规划,建立电动车工业园,建成省轻型电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丰县分中心,并与江南大学联手组建了电动三轮车研发中心,解决了电动三轮车配套和产业链问题, 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

丰县电动三轮车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目前除西藏、澳门、香港、台湾外,国内其他所有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丰县产的电动三轮车,并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沙特、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

丰县电动三轮车产业的崛起归结起来有两大原因,一是民营资本的介入,各企业自身发愤图强,另一方面则是当地政府对这一产业的政策支持。

今后,丰县还将继续向前迈进,成为全国最大、实力最强的电动车研发、生产基地。

据初步统计,丰县板块2013年预计产量将达到700万辆左右。

常州板块也是国内重要的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常州拥有规模电动三轮车企业近百家,其生产的电动三轮车产品占据整个行业产销量的25%左右,代表企业有宇锋、常力等。

河南商丘是另一个重要的电动三轮车生产基地,年产30万辆电动三轮车,而且各企业正加紧扩大规模,代表企业有世纪泰美车业有限公司等。

据统计,目前,商丘市共有电动三轮车生产企业40多家,并已有5家企业年产量超过1万辆,其中世纪泰美车业有限公司则以年产超过10万辆的规模占据商丘板块领先地位。

渠道格局对于一般的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中老年来说,电动三轮车无噪音、无污染、安全节能、既能载人又能载物,受到了这部分人的青睐。

介于电动三轮车的这些特殊性能,其市场主要集中于乡镇及农村,因此其渠道分布也大多集中于县城或乡镇。

对于特殊用途的特种三轮车来说,由于是应用到特殊领域,一般由特定组织或集团从供应商手中直接提货,中间并不存在经销商环节,这也是由特种三轮车应用范围的局限所决定的。

对于普通电动三轮车,从经营模式上来看,电动三轮车专卖店数量在近几年迎来了井喷式的增长,从过去的两轮车经销商捎带卖三轮车到现在部分品牌逐步建立起专门的三轮车品牌专卖店,电三网络正在从零散作战逐步形成系统、完整的区域性营销网络,行业渠道格局大幅度提升。

产品格局与电动两轮车一样,电动三轮车也具有多种车种与车型。

车种上来说,大致可分为普通电动三轮车和特种车,其中特种车包括旅游观光车、助残车、载客三轮车、电动垃圾车、沙滩车等,根据功率大小,又可分为单电瓶三轮车和多电瓶三轮车。

从款式上来说,可分为标准型、多功能型和豪华型三种。

1、标准型:此类电动车电机功率一般为150W,特点是造型简洁流畅,续行里程在40km~50km,操作简便,价格适中,售价在2000元~2600元左右,较适合上下班距离较长,工作、生活有一定机动性的用户使用。

2、多功能型:此类电动车一般是在标准型基础上增加前叉避震、鞍座避震、前照灯、电喇叭等,它的特点是功能较多,骑行时比较舒适,夜间使用也比较方便,价格一般在2500元~3000元左右。

3、豪华型:此类电动车的特点是造型比较新颖豪华,功能更全,通常在车把上增设仪表板,以显示速度、里程、电压、电量等,有的还装有转向灯、语言提示、后视镜、工具箱、安全网等,价位通常在3000元~3400元左右。

款式上,与电动两轮车行业相似,由于电动三轮车行业发展的不成熟,研发、制造技术并未构成所有企业自主研发与生产的条件,因此,在行业中普遍存在着仿冒的现象。

据行业内某些企业透露,行业中一款新品推出之后,少则十多天,多则一两个月之内,必定会在多个厂家推出的车款中看到同样的车型。

设计人才的短缺,技术能力的相对落后以及开发新品的成本增加等多种因素,使得电动三轮车行业在产品的创新上显得举步维艰。

价格上,由于今年的特殊形势,电动三轮车行业出现了价格战的苗头,整车利润开始全面下滑,市场竞争中价格逐渐成为至关重要的因素。

据有关人士透露,2007年的时候,一辆电动三轮车的毛利还处于300元左右的水平,属于正常水平,而到了2008年,整体价格下降,一辆车的毛利下降到200元左右,而到了2009年,毛利就降到了150元左右,今年,价格持续下滑,每辆车的毛利只有100元左右,净利润更是只有三四十元上下。

影响因素目前的电动三轮车行业的发展仍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然而在这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因素推动着行业进步,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因素阻碍着行业发展。

那么,电动三轮车行业的发展具体与哪些方面有关呢?首先是自行车、电动车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电动三轮车是自行车与电动车以及摩托车的结合体,因此,任何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行业内的技术创新都将影响到电动三轮车行业的发展,可以说,在技术上,这几个行业是相互依存、共同存在的。

其次是政策因素。

政府对当地电动三轮车产业的有利支持是三大板块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好的政策使得行业发展顺风顺水,同样的,一个不好的政策也将会为行业发展带来致命性影响。

2009年行业内炒得异常火爆的电摩新国标给电动自行车行业带来巨大阻力,同时也为电动三轮车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所幸的是,在各方压力之下,新国标得以暂缓,电动三轮车行业得以持续发展。

而最近几年国际上流行的低碳、环保的概念,为电动两轮车、三轮车,甚至是四轮车在国内的发展带来了契机,电动车替代燃油车成为趋势。

再次是城乡与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

众所周知,电动三轮车更多的承载的是货运功能,当地的农业、商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电动三轮车的销量。

从全国电动三轮车销售的几个重点区域看来,也印证了这一点。

趋势预测产品发展趋势上,随着电动三轮车市场的不断扩大,电动三轮车产品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