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章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取得食品的生产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 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 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 ,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 ,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

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 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 %— 13%的增长速度高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 破10000万亿元的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 1%。

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 12. 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

食品工业不仅与人 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 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 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第一节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概述 一、食品行 业定义与 分类食品行 业是对农、林、牧、畐y 、 渔等部门生 产的产品进 行加工制造999和2001《中国食品工业年鉴》、《2001年食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国际化的进程。

到1997年,食品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 62. 87%,而且近二三年,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前后,其进程仍在加速。

这一变化,适应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规律,使中国食品工业在过去20年中,年平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的年均增加值。

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 在今后5〜10年内仍将持续发展。

这是因为:1、 世界食品工业以约 270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之前列,中国仅占其不到 5% 的份额,潜力巨大。

2、 到“十五”末期,城镇将进入富裕生活的初等水平,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 上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 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

中国的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 达国家为80%差距即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 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 ,既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业。

1、主要成就与问题(1) 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01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其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80年的154亿元增加到5103.7亿元。

“九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最低年增长率为9%最高达14.5%。

2000年,食用植物油产量 856.2万吨,味精产量 91.28万吨,柠檬酸产量 37 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3108.55万吨,啤酒产量2273.3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食糖产量7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表1 — 2 1998 年和2001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2000年为37. 88%,而发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

,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2)食品工业在总体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各类食品在质量、档次、品种、功能以及包装等方面已基本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如油脂品种从单一的二级油为主,发展到可生产一级油、咼级烹饪油、色拉油和食品工业各种专用油等,全精炼油产量已占油脂总产量的30%左右;粮食加工中,特二级以上精度的小麦粉已占面粉总产量的70%精米占大米总产量的85%左右;奶粉生产实现了系列化、配方化,产品品种增加,不同包装规格的消毒液体奶和各种乳酸奶供应大幅增加;方便主副食、速冻食品、各种保鲜食品,正在逐步进入居民的一日三餐;名优产品得到较快发展,产品质量稳定,产量不断增加,产品市场覆盖面扩大。

(3)企业组织结构有所改善,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00年啤酒行业拥有43个1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约占行业企业总数的8%其产量占全国啤酒总产量的59%大型啤酒企业的规模已达180-260万吨/年;液体乳产量排行前10 位的乳品企业液体乳产量占全国销售总量的49%在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排名中,挤身中国企业500强的食品工业企业达36家,其中烟草加工企业14家,酿酒企业5家,饮料和乳品企业6家,肉制品企业2家,粮油加工企业3家,其他食品企业6家。

表1 — 3 在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食品工业企业的排序名次9 301 上海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352,021通知》(4)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较好应用,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如生物工程技术、超高温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

啤酒、葡萄酒、饮料、乳品、烟草加工等行业中较先进的技术装备,已接近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先进水平,我国食品机械设备制造水平正在逐步适应食品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改造的要求。

(5)企业改革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进展。

许多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

近年来,除了国有资本外,私人资本、外资、港澳台资纷纷进入食品工业,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民营食品企业发展较快,在一些地区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骨干企业。

2001年我国拥有食品工业民营企业11279家,占到了60%勺比重,实现食品工业总产值2002中国统计年鉴(6)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食品骨干企业以公司加农户的组织形式,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带动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食品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体之一。

尽管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食品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对中国食品行业来说仍将是任重道远。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随着经济的不再仅仅民足温饱平的提高而开始重视食品的营养习惯和饮食结、构加工生艺巨外观的变包装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要品而开消费视食品的营养、卫生质量、加工工艺、外观包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品味、消费品牌。

应该说,对于食品行业而言,市场是巨大的,然而竞争也是激烈的。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食品企业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同行的竞争,更有来自国外公司尤其是那些财大气粗的跨国公司的压力。

国内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都处于劣势,洋品牌在很多领域抢占了他们的市场,同时他们还要考虑如何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问题。

因为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是很难与那些跨国公司抗衡的。

市场从来不相信弱者的眼泪,优胜劣汰是不变的法则。

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2001年我国水产品在欧盟受阻,主要原因就是发现氯霉素残留超标。

2002年,我国农畜产品出口退货激增,据中国海关统计,2002年以来,大连海关农产品退货额为159万美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94%;青岛冻鸡退货105吨,比2001年同期增长9.2倍;天津海关农产品退货比2001年同期增长8倍。

有关专家指出:这说明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加工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尽快与国际接轨。

另外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品牌培育问题,中国缺少知名品牌和知名企业。

像五粮液、双汇、娃哈哈等在国内市场小有名气的品牌,与国际品牌相比则还相去甚远。

因此加快食品工业企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食品工业经济实力,培育和发展中国的知名食品品牌和知名企业、充分利用比较优势、整合资源,组建跨国集团就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三、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继续保持产销增长势头我国食品工业从1996年起,连续六年快速增长,实现利税增幅较高,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表1-5 食品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来源:根据历年食品工业年鉴统计图1-1 2000 —2002年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变化图单位:亿元图1-2 2000 —2002年我国食品行业销收入变化图单位:亿元2、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2001年我国食品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实现利税增幅较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全国食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共有18935个,2001年实现销售收入8787.1 5亿元,同比增长13.17%,高于工业企业销售增长11.4%的平均增速;实现利税1654.47亿元,同比增长18.13%,其中利润438.95亿元,同比增长23.5%.远远高出工业企业8.1%的平均增速;税金1215.52亿元同比增长12.75%。

禾U润增幅超过税金增幅十多个百分,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

表1 — 6 2001年食品工业效益情况国食品工业协会表1-7 2001年食品加工业各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利润、税金食品行业协会2002年,食品工业完成利税总额1938亿元,同比增长17.17%,实现利润536.72亿元,同比增长22.37%。

图1-3 2000 —2002年我国食品行业完成利税情况图单位:亿元图1 — 4 2000 —2002年我国食品行业利润变化图3、大中型食品企业是食品行业盈利大户食品工业各行业的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情况:据统计,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大中型企业2001年实现利税1411.08亿元,占全行业实现利税总额的85.29%,其中大型企业1161.90亿元,占82.34%;中型企业249.18亿元, 占17.66%。

大中型企业实现利润183.84亿元,占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的41.88%,其中大型企业140.72亿元,占76.54% ;中型企业43.12亿元,占23.46%。

各行业大中型企业实现利税情况如下:4、国有企业仍是食品工业的主导在食品工业实现利税总额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税额为1278.98亿元,占全国食品工业实现利税总额的77.03%,这一情况表明,在我国食品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居主导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