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市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吴忠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地处引黄灌溉区向黄土高原过度地带,辖二县、二区、一市,总面积2.02万平方公里,占宁夏的30.4%,总人口128万,其中回族62万人,占48%,是全国回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
发展奶产业条件十分优越,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奶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成为吴忠市的优势主导产业,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方面作用日益突出。
吴忠市也被列为《宁夏优势特色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中牛奶生产的核心区,一、吴忠市奶产业的发展状况(一)奶牛养殖基地规模日渐扩大吴忠市作为宁夏奶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奶牛发展迅速。
2005年上半年,奶牛存栏达到9.7万头,鲜奶产量17.5万吨,产值达到2.6亿元。
人均鲜奶占有量220公斤,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7倍。
奶牛养殖户发展到19400户,奶业从业人员达到5.9万人。
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奶牛园区80个,入园奶牛24000头,安装机械化挤奶设备46套。
由自治区发改委立项的金银滩优质奶牛核心区正在加紧建设,玉柱养殖园、天骄公司、夏进养殖园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入园奶牛1730头。
入园奶牛基本实现疫病防治制度化、饲养管理科学化、挤奶机械化。
有12个奶牛园区建立奶牛专业合作组织,与乳品加工企业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吴忠市奶牛品种经过多年的改良与培育,现在主要以良种荷斯坦牛为主,占到70%。
奶牛平均单产达到4200公斤,高于全国3200公斤的平均水平。
成年母牛年平均产奶量6000公斤左右。
奶牛养殖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户均3-5头,饲养10头以上的规模经营户1560户。
(二)龙头企业快速崛起汉渠乡是吴忠市奶牛养殖最早的乡镇,也是宁夏奶牛养殖的发源地之一,当时所产鲜奶主要以原奶的形式供应城市消费。
1985年,为解决本场鲜奶消费问题而建起来的第一家乳品加工企业宣告成立,既今天的红果清真乳制品有限公司。
红果乳业的成立,是吴忠市奶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掀开了吴忠市区奶产业发展的新篇章,为构建吴忠市奶产业大厦打下了基石,激起了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兴起。
1994年夏进公司的成立,再次为吴忠市奶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奶牛养殖业借助当地的资源优势,存栏数量快速增长,从1994年到2004年增加了二十多倍。
企业从最初的一家,发展到15家,日处理鲜奶近700吨,年实际加工能力达到了1200吨以上,生产效能还处于扩大趋势。
目前日加工鲜奶超过50吨的企业有7家,辐射带动养殖户15400户。
仅夏进公司上半年就收购鲜奶5.6万吨,发放奶款9700万元,生产各种乳品6.3万吨,工业总产值2.7亿元,销售收入2.2亿元。
红果乳品正在实施企业振兴工程,自2004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以来,全面进行技改,第一期的喷雾塔改造已完成,日收购无抗鲜奶20吨,成为全国1500家企业中百家通过婴幼儿奶粉认证企业之一。
干酪素、乳清粉等项目也将在下半年上马。
2005年上半年全市企业收购加工鲜奶10.5万吨,实现产值7亿元,累计向农民发放奶款1.6亿元。
(三)饲草供应体系日渐完善在奶牛养殖业的带动下,饲草料加工业也蓬勃发展,已建成饲料配送中心12家,年加工青贮饲料7万吨。
全市累计制作青贮池达到30万立方米,年加工生产青贮饲料24万吨以上。
但饲草的发展与奶牛养殖业的发展是不协调的,从目前看,奶牛年需精饲料15.5万吨,粗饲料77.7万吨。
而市区每年只能供应配合精饲料0.9万吨、浓缩饲料0.02万吨。
有81.3%的奶牛饲喂混合精饲料(其中49.3%的奶牛喂自配料)。
粗饲料供应量为62万吨,占需求量的79.8%。
种植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饲草种植比重加大,到目前,仅市区年种植牧草稳定在15万亩(其中“203”模式青贮玉米8万亩,苜蓿2万亩,稻前茬冬牧草2万亩,林草间作1万亩,饲用甜菜等2万亩)。
但受传统观念与供求不足的影响,80%左右的奶牛长年以“稻草+精料”饲喂方式为主;45%的奶牛以“稻草+精料+青贮”的饲喂方式为主;只有15%的奶牛以“稻草+精料+青贮+苜蓿”的饲喂方式为主。
二、吴忠奶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一)吴忠市奶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1、龙头企业规模小、档次低,研发能力差、产品单一雷同,市场竞争力差。
15家乳制品加工企业中,夏进公司主要生产液态奶,年生产加工20多万吨,在吴忠市区消化鲜奶15万吨左右,约占市区鲜奶总产量的43%。
其余13家企业均以奶粉为市场主导产品,年生产1.4万吨,奶源主要来自本市区,约12.6万吨,占57%。
夏进公司瓶装液态奶在市场上也维持了11年,在产品的更新换代上也难有作为。
乳业行业中利润相对较大的酸奶、冰淇淋目前还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企业规模小,研发新产品的能力十分有限。
15家企业年处理鲜奶达到20万吨的企业只有夏进公司1家,其余企业年加工能力维持在5万吨以下。
这与国外加工企业日处理规模2200吨左右差距很大。
2004年,全市区乳品加工企业总产值仅为10.3亿元,不到邻近内蒙伊利、蒙牛的一半,是世界第一乳品加工企业雀巢公司的1.1%。
2、企业与奶农之间利益冲突严重按照正常惯例,企业一般每月兑现一次奶款,事实上,奶款被拖欠几个月甚至一年多已司空见惯。
今年7月份调查显示,企业拖欠奶款总额超过2个月的达1100万元,时间长则达半年之久。
企业为短期利益旺季争抢奶源、掺杂使假、恶性竞争;淡季压级压价、拖欠奶款、转移风险。
部分企业在其产品中掺杂使假,在市场中低价销售,谋取眼前暴利,败坏了吴忠市乳品行业在区内外的整体形象。
目前,吴忠市大部门企业对奶源基地一味索取,缺乏培育基地的主动性,导致与奶农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3、市场监管乏力,缺乏合理的市场规范体系多年来,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成立了奶业综合执法大队,加强了乳业市场的监管。
但由于人、财、物难以保证,技术装备落后,难以对违规行为造成高压态势,企业违法成本远远小于其违法利润,使违法者敢于以身试法。
大量劣质或变质原奶被不法商贩或企业以0.8-0.9元每公斤的低价收购,流入市场,最终流进消费者肠胃。
部分经纪人或企业以不达标为由拒收鲜奶,造成鲜奶卖难,奶农忍痛低价销售。
但令人欣慰的是畜牧部门投资5万元,购置了一台可测定12项指标的乳品检测仪,启动了第三方质量监测评价系统,为广大奶农提供了找个说法的地方。
4、奶农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经营管理能力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很有限目前,一家一户的传统饲养方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奶牛养殖科技水平低,饲养管理方式落后,使奶牛应有的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造成能产8000公斤的良种奶牛单产只达到4000公斤左右,潜力只发挥一半,并且奶质差,卖不上好价格。
在经营方式上,奶农对市场信息了解太少,缺乏灵活的市场应变能力,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经营效益差。
大多奶农经济势力弱,市场抵御能力差,对市场走势把握不准,有些奶农去年以每头1.5万元贷款购进的奶牛,到今年上半年由于奶款不能及时兑现,无法正常经营,无奈下再以8000元的价格忍痛卖牛,经济损失严重。
5、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加强今年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中保公司启动了奶牛保险业务,但受农民传统意识的影响,目前入保奶牛520头,入保率仅0.5%。
奶牛疫病防治中心、良种繁育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目前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但依然面临着资金困难,启动艰难。
多年形成的兽医防疫体系在奶牛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体制缺乏活力、人员参差不齐、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人员老化等诸多问题。
作为公益性的疫病防治、良种繁育依然面临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服务功能有限、人员紧张等问题。
信息服务是社会化服务的一个弱项,使农民对市场变化难以掌握,应变能力很差。
6、饲草料加工急需与奶牛养殖发展相配套目前,市区奶牛年消耗配合精饲料3万吨,浓缩饲料0.6万吨,预混料0.08万吨。
其中70%的配合饲料、3.3%的浓缩饲料、100%的预混料依赖区外供应,并且饲草料市场监管不力,鱼龙混杂。
由于地域性的差异造成配方缺乏科学性,生产成本提高,给农民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奶牛相对集中的市区目前有各类饲料加工销售企业32家,平均年生产加工销售饲料281吨,规模小、技术水平低、市场研发能力差,极难与奶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相适应。
(二)吴忠市奶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1、适宜的自然环境吴忠市地处银川平原,黄河沿东部穿境而过,气候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多年平均气候为8.8℃,年日照时数2932小时,无霜期171天,大于或等于10℃积温3257℃。
具有春暖迟、夏热短、冬寒长的特点,年降水量193mm,年蒸发量2013mm,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4倍,气候比较干燥,很适宜奶牛的生长繁殖,是我国发展奶牛养殖非常适合的地区之一。
2、传统的养殖习惯吴忠市回族人口62万人,是我国回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回族人民喜食牛羊肉,擅长饲养牛羊,已形成良好的养牛、养羊习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奶牛养殖基础条件好,饲养水平高。
3、良好的政策条件根据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关于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2003年,自治区出台了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将枸杞、清真牛羊肉、牛奶、马铃薯确立为宁夏的四大战略性主导产品,重点扶持与发展银吴平原奶业发展带(银川郊区及吴忠市区)。
按照这一规划,吴忠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奶产业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建设利通区“中国西部乳都”的决定》,整合资金、技术、人力、物力,全力投入到奶产业的发展上来。
4、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围绕奶产业,吴忠市县、乡、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很快,目前已有服务组织46个,被国家列为农业科学技术综合推广示范县,被自治区列为农业产业化龙头县、农民增收先进县。
有较健全的市、县、乡农牧科技推广体系,初步形成了上下联通的农牧科技推广网络。
现有乡级畜牧服务站18个,从业人员82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专业人员11人,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35人。
有奶牛配种点86个,冷配从业人员175人。
三、吴忠市奶产业发展的对策(一)增强加快奶产业发展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中国奶协研究表明,奶类消费空间是有的,只是没有转变成现实的消费。
吴忠市奶业发展正面临着全国乳业整合资源、重新洗牌的关键时期,奶业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并呈国际化趋势。
而乳制品消费增长趋缓,产品出现区域性、阶段性、结构性供大于求,既对吴忠市奶业发展构成极大的竞争压力,又为奶业发展重新确定方向和定位提供了一个重要机遇期。
所以要将奶产业作为促进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全市农村经济全面增长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
(二)以奶牛园区建设为平台,加快奶业产业化进程以奶牛园区为平台,加快奶牛出户入园,不断完善已建奶牛园区,提升科技水平,增强组织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