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分析
全面二孩政策分析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
全球人口老龄化加速
到2030年,“超高龄”国家数量将升至34个,其中只有德国、意 大利和日本是“现役”的“超高龄”国家。
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加速中国人口的老龄化,使中国将成世界上老龄 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的标准,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 过7%时,就可以判断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 达到了9.6%。中国在2015年时,中印青少年人口处的“豁口”令人印象深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通过此次修法,中国明确国家提倡一对 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 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 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 原则适用。 新法同时指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 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 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
2010年中国60岁及以 上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分别只有1.66亿、1.11亿, 老年抚养比还只有11%— —就是9个15—64岁劳动 年龄人口对应一个65岁及 以上老年人口,但是养老 金短缺问题已经很严重。 而现在年轻劳动力又开始 了持续减少的走势,到 2030年老年抚养比增加到 27%,到2050年增加到 50%——也就是两个15-64 岁劳动年龄人口对应一个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低于发 达国家公认的生育更替水平— —2.1。
•
(二)适龄劳动人口锐 减,劳动力双重短缺
东北三省黑龙江、吉林和辽宁 2014年前三个季度GDP增速在中 国31省市中位居最后五位,其6% 的增速较全国水平落后1.4个百分 点。更糟的是,10月东三省工业 产出同比仅增长0.5%,远低于全 国7.7%的平均水平。 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东三省每年净流出的人口约200 万人。东北的总和生育率超低。 按照六普数据,黑龙江总和生育 率1.03,吉林1.03,辽宁1.0,远 低于全国1.5%。越来越多的年轻 人离开东北,出生率又极低,整 个人口结构自然也更快老龄化。 比如,2013年辽宁65岁以上的老 年人口占比10.3%,比全国平均 水平高出1.43个百分点。
最近几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不平衡加剧迫使政府加 快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从基金运行的情况来看, 收支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的抚养比上升:退休人 员迅速增加,承担缴费在职的人员所占比重相对减小。从 全国来看,延迟退休可以使中国养老统筹基金一年增加40 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约200亿元。延迟退 休可以降低国家养老金支出压力。
中国和美国工作人口的比较
(三)家庭结构畸化,多重赡养任务艰巨
• 进入21世纪以来 ,中国1人户和2人户 的微型家庭数量迅速 增加。2000年至2010 年,1人户数量翻倍, 2人户数量增加68%。 2000年这两类家庭户 占全部家庭户的1/4 ,到2010年已接近 40%,共计1.6亿户。 在未来一个时期,微 型家庭数量将继续保 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平均家庭规模将会进 一步缩小。
我国是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波及人 口最多的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攀升, 随着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将出现长 期下降并回归正常水平的趋势。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12月21日至 27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人口与 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全面二胎于2016年1月1日 起正式施行。
人口老龄化的冲击
(一)人口红利耗尽,制约经济发展
1.经济快速增长:“两高一低”,劳动力廉价 2.人口红利:2015年左右转为“人口负债期”。 3.此后出现连锁反应: 人口负担增加,财政支出增加; 消费水平低,消费需求下降; 储蓄量增加少,对投资需求减少; 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受影响; 技术创新、新兴产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