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中视角的转换
--谈谈《爸爸的花儿落了》中叙事视角的转换
在某些作品里,叙事视角有时发生变化。
而叙事视角的转换,往往是故事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或是说表现内容的需要。
如果我们的阅读知识结构中建立了叙事视角的意识,学会从叙事视角的转换处着手,定能发现叙事文着力表现之处。
下面我想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例,来谈谈本文从运用叙事视角的变化角度来观注相关的主题内容。
本文分参加礼堂毕业典礼和我急着回家这两部分基本情景内容,以此为基点展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逐渐意识到爸爸生病死了,而我在爸爸对我严而充满关爱的教育下长大了。
从中也表达了我对爸爸最深厚的爱。
先来看参加礼堂毕业典礼部分,低头看到胸前的夹竹桃花,就想起了爸爸,因为这可是爸爸种的,爸爸怎么没来?就想起了昨天去医院看爸爸的事,我说,我做到了爸爸六年前要求我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我希望爸爸去参加毕业典礼,这样我会不发慌,爸爸却只要我“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可他为什么就不可以硬着头皮从床上起来到我们学校去呢?我好困惑。
但我能做到爸爸又再要求的“明天不迟到”。
(在此,我就活脱脱的似懂又非懂)。
说到“迟到”,我还很不舒服,接下来我立马又想起了六年前那让我“惊心动魄”的事:爸爸毫不留情地痛打了我,却也狠狠地治好了我的懒病。
而我也成了学校每天早晨站在校门等待开校门的学生之一。
这就是爸爸严而怀爱的教育结果。
(此处不仅插叙昨天的事,还在昨天又想起六年前的事,算是连环插叙了,可谓情之所至,也技法高超。
)当钟声响起,暂时打断了我以往的回想的时候,看看天,又不由得再次想爸爸:毕业典礼就要开始了,爸爸你会不会出现呢?妈妈的眼为什么红肿着?爸爸为叔叔给日本人害死的事吐血了;爸爸是多么的爱花呢;爸爸多么的爱瘦鸡妹妹呢。
(这么多的跳跃的画面,应是蒙太奇手法吧。
其凝结点就是对爸爸无时无刻的想念。
同时也丰满了爸爸的高大形象。
)
再一次回过神时,韩主任的话和离别的骊歌让我们情绪复杂地接触了“长大”这个词,还有谁跟我提过长大呢?宋妈、兰姨娘、蹲在草地上的那个人,还有爸爸,他也不把我当成小孩子了,还是那句:“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而我也真按照爸爸的话做,把钱寄给了在日本的叔叔,就“闯过来了”。
我就这么忐忑着又长大了一点,我真高兴啊。
“快回家去,告诉爸爸。
”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这句话又让我回到了现实,我得快点从学校赶回家,似乎意识到会发生事了,看着院里散落的夹竹桃,我训斥弟妹,还想告诉爸爸,听着老高的话音,我着急爸爸,但瞅着弟妹的不懂事,我突然镇定、安静下来。
我意识到我得做大人了。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