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语文的复习策略
华龙初中游晓芳
对初2010级的同学而言,今年的春天与往年不同,在他们懵懂的青春岁月里,面临着一次重要的考试——中考。
如何应对中考,对内容特别庞杂的语文学科如何复习,针对自己的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轮。
第一轮分册复习(3月中旬——4月下旬)立足课本,适当练习
(1)抓基础。
重点字词的音、形、义,文学常识,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文言知识的积累。
(2)抓重点、难点。
翻开笔记,将所学过的知识的重难点整理一下,将各章节知识用图表形式归纳整理出来,然后查漏补缺,找出薄弱环节并加以解决。
(3)注意书后习题,理请解提思路。
(4)对名著导读涉及的名作名家等相关内容、附录里涉及到的书法语法知识进行整理。
第二轮专题分类复习(4月下旬——5月下旬):将知识结构分门分类地进行整理并强化训练。
分为三部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部分。
第一节语音与汉字
考查重点是常用汉字的读音和书写,难点是多音字,同音字,形似字,易读错的字。
复习时,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抓住重难点,多准确识记语音,做有心人,把握不准的读音多查字典,做好积累;辨别同音字时,对形声字可以通过不同的形旁来判断表示的意义,掌握字型,对常用字,注意常和什么字搭配使用,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节词语的积累与运用
1、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2、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3、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4、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第三节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病句主要包括6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知道病句类型及特点,掌握辨析和修改常见病句的方法。
第四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解答此类试题时要做到:①准确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②在正确感知句意、段意的基础上,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便准确判断、合理使用标点符号;③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捕捉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和规律;④平时要总结、积累标点符号使用的特点,并运用它们去解决相关的问题,还要注重在语境中准确把握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第五节句子的仿写
解答仿句题我们应该具备下面的一些知识与能力。
首先是必要的语法修辞知识。
语法、修辞知识是从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运用语言的规律,掌握它无疑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仿写”考试就是在语法、修辞的运用上大做文章。
其次是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积累,如果不能展开联想、想象的翅膀,我们依然会面对“仿写”而兴叹
第六节语句扩展与压缩
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但不改变句子本身的基本意思。
缩句,有助于我们抓住长句的主要内容,提高我们的概括能力,缩句的基本方法如下:
要理清主干和枝干。
②要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
③保持原句句式。
第七节口语交际
解答口语交际题的一般程序是:看清题目——明确要求——抓住题眼——品读设置的情景或提供的材料——理解题意——依照要求——灵活答题。
中考对口语交际的考查,重在实践,重在交际,选择题逐渐淘汰,修改题比例不大,多以表述题为主。
第八节综合性学习
试题的类型将有:
⑴语言创作类:①编拟欣赏广告、宣传语;②对联知识及创作赏析
⑵材料整理类:①语段压缩;②材料的整合与探究
⑶图表转述类:①表格分析;②图表理解
⑷活动参与类。
第九节诗文名句积累
“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是指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进行考查。
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第二轮复习
阅读部分。
第一节现代文阅读
阅读能力的提高尽管取决于平时的学习与训练,但并不是说不用复习。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关键是如何去磨的问题。
因为复习时间非常紧张的原因,搞题海战术,很容易有抓不到重点的感觉。
但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不做题。
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做题是应当而且也是必须的,关键是做题的目的要明确,:不是猜题、押题,而是寻找做题的思路。
所以要适量的做题,要讲究做题的质量。
通过做题总结什么样的题目,该如何去考虑,从哪些角度去解答,而且最好是能够了解一些题目的评分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
文言文阅读主要分为两类。
一是翻译类。
此类题的解答思路:1,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2,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
补,调。
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字词,这些词往往是得分点。
3,还可用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4,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偏义复词等现象。
6,若直译不通,则用意译。
须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的结构,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
二是启示类。
解答这一类题目是要注意思想倾向,抓住作者基本的感情立场,联系文章主要情节及主要人物,抓住评论性的语句,从多角度、多侧面思考作答。
(三)作文部分。
作文在语文试卷中素有“半壁江山”之称,地位举重若轻,绝对不能等闲
视之。
首先在复习时要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对照自己的作文情况,找出差距和需要注意、改进的地方,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实战演习,限定时间(一般在50分钟),在具体写作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
再次,在最后阶段仍然要坚持多读书看报,开拓自己的视野,了解时代的信息,把握时代的命脉,并学习别人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为写作积累素材,补充新鲜血液。
在写作中,要善于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大题化小,以小见大,学会“一滴水里见阳光”“半瓣花上说人情”;善于联想,张扬个性。
让文章体现出你真挚的感情,丰厚的文学积淀,做到文质兼美,富有生活气息。
第三轮模拟训练查漏补缺(5月下旬——6月上旬)。
可帮助同学们在完成专题复习后,检测学习的效果,同时又能起到进行中考实战的演习,提高应试能力的作用。
训练时可以选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真正起到模拟作用。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缺补漏,教师侧重点拨指导,并进行知识归类、考试方法与技巧的辅导。
初三语文复习时间虽短,但范围很广、内容浩如烟海,任务重,并且要求又高。
那么在复习中怎样才能克服盲目性,掌握复习的主动权,提高总复习的效率,这是每位初三教师和学生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
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这样一个指导思想,即应使复习成为学生学习上升的起点和深化的起点,讲究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学习方法的改善和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