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华邦服饰有限公司的服装生产过程,目的是希望通过运用系统工程和质量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服装生产的质量进行控制和改进。
从而提高成衣的质量,减少返工,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
该论文首先通过绪论讲解了此次选题的背景,研究内容,以及选题依据,然后论述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理论要求及生产实践,讲述了服装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环节主几个主要方面,分析了服装企业实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并进行工序能力分析,判断工序工程能力是否满足要求,最后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了质量改进的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从而保证了分析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关键字:质量管理;服装生产;过程质量控制I目录一、绪论 .......................................................... 1 (一)课题背景.................................................... 1 (二)研究内容.................................................... 2 (三)选题依据.................................................... 2 二、过程质量控制................................................... 3 (一)过程质量控制概述............................................ 3 (二)过程质量控制原理............................................ 4 1.数据的分散性和规律性........................................ 4 2.过程质量控制中的3б法则.................................... 4 3、控制界限 (5)三、华邦服饰公司简介............................................... 5 四、华邦服饰服装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环节及其内容.. (6)(一)生产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 ...................................... 6 (二)裁剪设备的质量控制 .......................................... 6 (三)生产工序质量控制 ............................................ 7 (四)设计和生产工艺性文件的质量控制 .............................. 8 (五)服装成品检验和出厂检验的质量控制............................ 9 五、华邦服饰服装实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 9 (一)企业的经营者应当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 9 (二)要强化有关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 10 (三)健全与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有关的各项岗位责任和质量目标 ......... 10 (四)检查和考核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实施情况....................... 10 六、结论.......................................................... 11 七、参考文献 ...................................................... 12 II一、绪论(一)课题背景华邦服饰公司改制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是郑州市服装研究所,注册资金618万,是一家专业从事职业商务西服、职业工作服、学生服、职业制服及职业时装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实体企业。
是国内最专业且最具规模的一家股份制生产型企业之一,现有成员企业25家,年生产各类职业装50万套,被评为河南省10强职业装企业,中原最大、最专业的职业装生产基地。
在我国,服装工业解决了1500万人的就业和2亿农民农副产品(棉、麻、丝、毛)深加工的出路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005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为1.6kg,根据专家对我国人口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7.4kg。
目前,世界人均纤维消费水平为12kg,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已达到40-60kg。
因此,无论是我国本身人口增长因素,人均纤维消费量的因素,还是向世界水平靠近的因素,我国纺织服装业都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纺织服装业将面临着严重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的服装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既要遵守贸易准则,又要有较强的竞争手段,产品的质量应该是竞争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推行ISO9000族标准,按照其要求建立有效运行的质量体系,使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使企业生产出用户信得过的产品。
如何控制服装生产的质量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性、复杂的问题。
目前许多大型服装公司采用了许多先进的质量控制软件和工具,例如SPC、SPD、QFD、6σ等。
由于服装生产过程的工序复杂,质量的控制显得有些复杂,服装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环节及其内容主要涉及:服装生产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裁剪、缝纫设备的质量控制、服装生产工序质量控制、设计和生产工艺性文件的质量控制、服装成品检验和出厂检验的质量控制。
1(二)研究内容所谓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指生产企业内部对从原材料进厂到形成最终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实施的质量控制。
它其实是贯彻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的最终落脚点,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职能主要表现为:生产企业应当根据设计和工艺技术文件规定以及制造质量控制计划的要求对生产过程中各项影响制造质量的因素实施有效控制,从而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并达到合同或标准规定的质量水平。
按照ISO9000 质量保证体系“全员参与” 、“过程目标管理”等项基本要求,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人人参加”和“道道设防”。
贯彻这两条基本原则,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才能行之有效。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环节主要有原辅材料质量控制、生产设备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设计及生产工艺性文件质量控制(包括设计和生产工艺更改文件质量控制)、验证状态质量控制等,各个生产企业可以结合本厂产品生产方式和质量要求特点将这些环节的内容具体化。
该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华邦服饰制衣车间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虽然质量管理的理念不断更新、领域日渐扩展、理论和方法不断发展、技术不断创新,但其核心技术、基本方法在最新的理论与方法中仍然采用。
在本论文的研究中,对于服装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的研究主要运用了统计过程控制(SPC)方法来分析的,主要任务如下:(1)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层次分析法等)确定企业制衣过程中的关键工序。
2)对该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控制与改进,首先通过调研收集该关键工序中服装检验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去分析产品质量,运用软件绘制X-R控制图,运用统计过程诊断工具进行工序能力的计算并绘制工序能力分析图,从而对该产品质量作出基本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3)运用质量改进分析工具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加以改进。
(三)选题依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近年来,质量管理在国内外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得到了广发的应用。
我国自新中国成立至1977年所实行的质量管理基本上是处于单纯的质量检验阶段。
1979 2年成立了全国性质量管理群众团体——中国质量管理协会。
在原国家经委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有组织的开展了全国质量管理活动。
1985年,原国家经委颁布了《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得到普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质量管理总体水平稳中有升,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低档次、低附加值产品多,高新技术产品少;生产过程中损失严重,浪费惊人;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投诉长期居高不下;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不高等。
为此,我国先后采取了许多质量保证和质量监督措施。
为了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国内外贸易的发展,我国于1989年8月推出了GB/T10300系列国家标准,等效采用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0月决定等同采用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家标准,颁布了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
1994年12月24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GB/T19000-ISO9000族标准。
2000年12月18日,原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了GB/T19000族等同采用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前进。
二、过程质量控制(一)过程质量控制概述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的基础。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产品质量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尤其以工序过程质量控制更为重要。
工序是产品、零部件制造过程的基本环节,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在制造现场的综合反映。
工序状态的优劣决定了产品质量的好坏,工序质量的稳定涉及到人、机、料、法、环、测等因素特别是主导因素发生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产品质量的稳定提高取决于工序质量的稳定提高,如果工序发生异常能迅速消除,保持工序的稳定,就能不断提高制造质量,实现制造质量控制的计划预定的目标值。
3在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波动是必然的,如果生产的过程失控,将会带来重大损失,产品设计或工艺准备的质量缺陷,可以通过样机鉴定来发现并加以纠正。
但是,在产品图样和工艺文件正确无误的情况下,生产过程中仍然可能产出不合格品,甚至产生成批报废。
从现场质量管理角度来看,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就是强化生产过程质量保证措施,全面提高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工艺手段、计量和检测手段、生产环境等六大因素的质量与水平,工序的过程就是这六大因素在特定条件下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过程质量控制原理 1.数据的分散性和规律性任何一个产品质量都要用一定的参数表示出来,这个参数叫“特征量”。
例如:灵敏度、选择性是表示收音机或电视机性能的特征量;每百公里耗油量是表示汽车发动机的特征量;失效率是表示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指标的特征量。
在实际生产中这种特征量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分散性,即特征量的数值表现为一定的波动,分散性,又叫波动性。
二是规律性,也就是说这些特征量值虽然不同,但是有一定的规律。
特征值的波动有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