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设计专业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城市规划设计专业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城乡规划学专业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城乡规划学专业硕士学位的高级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是:1、具有坚定的政治素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学术修养。

2、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和熟练专业技能。

3、具有较强的拓新能力,能解决城乡规划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

4、具备熟练的外语技能,同步更新国外专业理论信息。

二、研究方向1、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生态设计理论与方法、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城乡区域规划理论与方法。

2、区域发展与交通规划:区域空间结构与发展战略、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交通发展政策评价。

3、数字城乡规划与管理:数字技术与城市规划设计、数字技术与城市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4、遗产保护:城乡发展历史与理论、城乡遗产保护与规划设计。

三、学习年限1、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

2、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不得少于两年半(符合成绩均分在85以上,并在学院规定的本学科专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的同学,可在导师的同意下申请2年半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学分总数为42学分,其中:课程学分总数30学分(其中学位必修课21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至少2门本科生必修课。

补修课不记学分,但有科目和成绩要求。

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学科前沿领域课题,在理论和方法方面应具备一定的新意,观点明确,思路清晰,文字流畅,论据扎实,学风严谨。

2、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应在院系统一安排下,按照《武汉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有关规定》,完成《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最迟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同时应由导师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

开题报告由导师组织3位副高以上的老师进行答辩,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

3、论文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必须通过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审查,参加“武汉大学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并参加双盲评审。

申请者每年按照学院规定时间提交论文送审,一个月内完成评阅工作。

具体参见《城市设计学院申请硕士学位办法》。

对于评阅合格的论文,硕士学位申请者应对照论文评阅意见,认真修改论文,将评阅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分述,对论文的修改作出说明(或说明不修改的理由)。

在硕士论文正式答辩前填写,完成《论文修改报告书》,并同论文评阅书,提交答辩委员会,作为论文答辩的评定依据。

4、答辩资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并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在学院规定的本学科专业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所有必修环节且成绩均分在85以上,并学院规定的本学科专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2篇。

5、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由系组织专家组统一进行答辩,论文答辩后须将论文及时进行再次修改,并将修改后重新打印的论文与《论文修改报告书》等一起存档。

其它方面按学校有关硕士学位论文的相关规定执行。

六、其他必修环节1、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挂职锻炼、教学实践、社会调查、科研实习等,是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

参加实习实践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和《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上,经培养单位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本环节由导师考核给予2个学分。

2、中期考核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

中期考核实行淘汰制,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确认其具体流向,包括硕博连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三种情况。

七、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培养需在课堂教学、科研实践、文献综述、论文开题、论文撰写五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

采取以导师指导和专业方向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导师应全面关心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业务学习、科研实践、协作共事能力及身心健康,着重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

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导师规定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

导师或专业方向小组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研究生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出合理的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应对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工作等做出具体安排。

导师或专业方向小组要加强研究生文献阅读与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并将文献阅读纳入考试范围或通过读书报告、开题报告等形式进行检查。

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充分发挥校内外专家学者的集体培养优势,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联合培养。

城乡规划学专业(专业代码081303)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计划表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英文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备注学位课公共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2 36 1自然辩证法概论Dialectics of Nature 1 18 1第一外国语First Foreign Language 2 72 1学科通开课人居科学理论Human settlement Science 2 36 1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方法Theory of contemporary urbanplanning2 36 1信息技术及规划应用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urban planning2 36 1城乡规划科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ology of Urbanand Rural Planning2 36 2研究方向必修课区域分析与规划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2 36 2由导师在其中指定4门方向必修课程土地利用与城市开发Land using and urbandevelopment2 36 3国际设计工作坊International Design Studio 2 36 3城市设计理论Principles of urban design 2 36 1城市交通规划前沿动态Frontiers in urban transportplanning2 36 1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cience2 36 1城市遥感原理与应用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urban remote sensing2 36 1遗产保护规划Heritage protection planning2 36 2选修课城市生态学理论与实践Theory and practice of urbanecology2 36 2 城市交通工程前沿理论Frontiers in urban trafficengineering2 36 2 社区规划与住房政策Community Planning andhousing Policy2 36 2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method2 36 3城市社会地理学Urban Social Geography 2 36 2数字城市理论与方法Principle and methodology fordigital cities2 36 2数据模型与数据库Data model and database 2 36 1城市规划实施Implementation of urbanplanning2 36 1规划支持系统Planning support system 2 36 2东西方园林艺术Chinese and western landscapeart2 36 2还可跨专业选修其他课程,如第二外国语等课程补修课城市总规原理The Theory of Urban MasterPlan补修课指的是本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非城市规划专业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须补修相关课程。

补修课不得少于2门,不记学分,但有科目和成绩要求。

城市详规原理Principles of Urban DetailedPlan城市总规设计Master Planning城市详规设计Detailed Planning注:1、研究方向为:①城乡规划理论与设计②区域发展与交通规划③数字城乡规划与管理④遗产保护;由导师在培养方案研究方向必修课中指定4门作为其研究方向必修课。

2、选修课程开课不得少于5名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