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件(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诗歌与小说课件(共22张PPT)

诗,奠定 现实主义的 基础。
“骚体”与“国 风”合成“风骚”,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 两大源头。
三、汉赋
汉朝,半诗半文的综 合文体——赋出现。
“奏陶唐氏之舞, 听葛天式之歌;千人唱, 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 川谷为之荡波。”
—司马相如《上林赋》
四、唐诗
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
1.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 建社会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思考:明清小说繁荣的原因?
①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②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社会矛盾加深
(文人对社会不满,对现实进行批判) ③阶层: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学精神食粮需求增加,
明清小说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 层的要求。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宋 代 说 书 场 景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时期 春秋 战国 两汉



明清
形式 诗经 楚辞 汉赋



小说
时代背景
铁犁牛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七、明清小说 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
1.中国小说发展过程: ①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②唐朝出现情节曲折离奇的短篇小说──传奇。 ③宋代说书人开始创作白话小说——话本。 ④明清时期,小说发展呈现空前繁荣局面。
附: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 文言写的。
《聊斋志异》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儒林外史》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 人民的反抗斗争 描写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的政治军事斗争
以讽刺手法揭露科举制 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 民的斗争精神
贵族青年的爱情和贵族家 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
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其诗被称为“诗史”。
思考:唐诗繁荣的原因?
①经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②政治:国家统一、科举考试制度确立; ③文化:中外交流频繁。
五、宋词 1、起源: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兴于宋。 2、特点:句子长短不齐,更便于抒发感情。
3、宋词派别、豪放派:气势豪放,豪情壮志。
社会大变革,楚国危难
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文化多元, 思想开放,以诗取士 天下分裂,战乱频仍;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 蒙古统治,民族分化,汉族文人 进取无望 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兴起; 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社会矛盾加深。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学习任务 ①了解《诗经》、楚辞、汉赋、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 ②了解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特点。
诗歌的起源
诗歌起源于人类的劳动与生活。远古时 代,当人类处于原始的渔猎时期,在和大自 然搏斗和集体劳动中,发出的呐喊声;劳动 之余,愉快地回忆,模仿劳动情景,手舞足 蹈地敲击石块、木棒,发出的欢呼声、讴歌 声,逐渐形成早期的诗歌。
代表
婉约派:清丽含蓄,婉转缠绵。
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
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八百连营。”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1.内容:西周至春秋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歌
中期的诗歌 颂:宗庙祭祀时演唱的歌
2.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3.地位: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现实主义的基础
二、楚辞
兮 路 将 创体楚我作”辞国上, 漫“楚)的古战哀 漫下长辞 。 代 代国民其而太( 《 表 最时生修求息又 作 长离期之远索以称 , 的骚,多兮。掩“ 也 抒》屈艰,”涕骚 是 情是原吾…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六、元曲 散曲
关汉卿《窦娥冤》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
马致远《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一、《诗经》
风:民间的风土之音
2.最狂傲不羁的句子: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4.最惊心动魄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5.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四、唐诗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一、《诗经》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 知得失,自考也。—《汉书•艺文志》
我国古代有“采诗” 制度。远在尧、舜、禹时 代,国家就设有专门采诗 的官员,在民间征集群众 口头流行的歌谣,然后由 乐官配上乐谱,演唱给天 子听。天子从中体察风土 人情,了解民间疾苦以及 老百姓对朝廷政治措施的 反应。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思考: 从唐诗、宋词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小说, 反映了我国古代的文学主流形式演变的何种趋势?
通俗化、平民化、走向大众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9课 诗歌与小说 课件 (共22张PP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