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职业兴趣与职业选择资料讲解

大学生职业兴趣与职业选择资料讲解

大学生职业兴趣与职
业选择
大学生职业兴趣与职业选择
作者:袁彦华付园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9期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职业兴趣的概念、分类、因素、测评和职业选择的概念、步骤、因素、要点,希望能对大学生职业兴趣与职业选择的自我认知有所帮助。

关健词:兴趣职业兴趣职业职业选择
一.职业兴趣
(一)职业兴趣概念
需要产生兴趣。

兴趣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调动人的全部精力:当一个人以敏锐的观察力、高度的注意力、深刻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投入工作时,他的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职业兴趣是一个人探究某种职业或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特殊个性倾向。

它使个人对某种职业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具有向往的情感。

兴趣爱好不同,职业兴趣就有差异。

职业兴趣是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依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才能;是保证职业稳定、职场成功的重要因素;影响职业定向和职业选择的重要因子。

(二)职业兴趣分类
根据霍兰德的划分,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

1.常规型。

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有秩序的、安稳的生活。

惯于按照计划和指导做事,按部就班,细心有条理。

不习惯自己对事情作判断和决策,较少发挥想象力。

没有强烈的野心,不喜欢冒险。

2.艺术型。

热爱艺术,富于想象力、拥有很强的艺术创造力。

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个性,展现自己。

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

擅长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和表现社会。

进行艺术创作或创新时,不喜欢受约束和限制。

3.实践型。

喜欢使用工具或机械从事操作等动手性质的工作,动手能力强,通常喜欢亲自体验或实践理论和方法甚于与其他人讨论,一般不具有出众的交际能力,喜欢从事户外工作。

4.社会型。

乐于助人和与人打交道,乐于处理人际关系。

喜欢从事对他人进行传授、培训、帮助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愿意发挥自己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引导别人。

通常他们有社会责任心,热情、善于合作、善良、耐心,重视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5.研究型。

喜欢理论研究,潜心于专业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喜欢探索未知领域,擅长使用逻辑分析和推理解决难题。

不喜欢官僚式的管理行为过多地影响研究工作。

6.管理型。

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源能够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喜欢影响别人、敢于挑战,自信、有胆略、有抱负,沟通能力出色,擅长说服他人,追求声望、经济成就和社会地位。

(三)职业兴趣因素
1.个人的需要。

人的社会需要或精神需要是持久的、稳定的、不断增长的。

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

情感也是一种需要,兴趣与情感密切联系着。

一个人对某项事物没有产生情感,也就不会对它发生兴趣。

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深厚。

兴趣越深厚,就越能左右其职业生涯。

2.家庭的环境。

家庭环境的熏陶对其职业兴趣的形成具有十分明显的导向作用。

家庭因素对职业取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择业趋同性与协商性等方面。

3.受教育程度。

个人自身接受教育的程度是影响其职业兴趣的重要因素。

个人学历层次越高,接受职业培训范围越广,其职业取向领域就越宽。

4.社会的因素。

社会舆论对个人职业兴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政府政策导向、传统文化、社会时尚等方面;兴趣和爱好是受社会性制约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文化层次的人,兴趣和爱好都不一样。

5.职业的需求。

职业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用人单位可提供的不同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总需求量,它是影响个人职业兴趣的客观因素。

(四)职业兴趣测评
职业兴趣测评有专门设计的测评量表。

一般分为相关的几个部分,被测试者按测评要求完成,最后得出测评结果。

比如,霍兰德把职业兴趣分为六种类型,每种类型对应不同的特点和职业,六种类型的分数之间做一个对比,分数在某一个类型上越高表明对这个类型的工作越感兴趣。

一般职业兴趣测评可以通过在线测评或使用专用测试软件的方式进行,职业兴趣测评量表设定几个重点测评的部分,每个部分测验没有时间限制,但一般会要求测试者尽快按要求完成。

二.职业选择
(一)职业选择概念
职业选择是个人对于自己就业的种类、方向的挑选和确定,是人们真正进入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行为,是人生的关键环节。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职业生涯扬帆于选择。

道路是选择的结果。

选择决定人生。

职业选择决定职业生涯。

今天的现状是几年前选择的结果,今天的选择决定几年后的职业状况。

成功者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而失败者选择了错误的道路。

职业选择要结合工作经验、所受教育、性格
倾向的程度、智力水平、身体条件、社会资源等各种因素,确定下一步或下几步的职业怎么走。

不考虑自己的性格秉性,不考虑自己是否适宜从事某个职业是职业选择的误区。

(二)职业选择步骤
1.探索与成形。

探索即根据自己的常识、经验和能力,来收集各种感兴趣的有关职业信息。

成形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定向。

主要考虑所确定的职业生涯方向的价值、目的和能够获得的报偿等因素。

2.选择与澄清。

选择就是分析、考虑并初步选择确定具体的职业目标。

澄清就是在初步选择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自我质疑,最终确定好具体的职业目标。

3.坚定与矫正。

即就职的坚定或矫正。

就职即按照既定职业目标实施,走上工作岗位。

坚定或矫正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如果所选择的职业目标是正确的,那就坚定地走下去;另一个是如果所选择的职业目标是部分不正确或完全错误的,那就适时部分地更正,重新选择更合适的正确职业目标。

4.总结与提高。

总结就是对职业选择做评估、做鉴定。

通过总结发现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

提高就是在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勇于实践,不断积累职场智慧,力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丰富精彩的人生。

(三)职业选择因素
1.兴趣。

人的兴趣在职业选择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工作有兴趣,能发挥他的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长时间保持高效率不感到疲劳。

相反对工作没有兴趣的人,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也容易精力疲乏。

2.气质。

气质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它是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性。

气质对人们所从事的职业性质和工作效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在职业选择时要结合不同类型气质的特点,考虑与之相对应的相匹配的职业。

3.性格。

性格是指一个人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和不同环境熏陶下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由于人们从事的职业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因而对其性格特点也会提出不同的要求。

心理学家认为,每一类性格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范围。

4.能力。

在职业选择上,能力因素起筛选作用,各人根据能力的高低和能力优势确定其职业意向。

在人才市场上,毕业生租用人单位都把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都有职业活动对特殊能力的要求。

(四)职业选择要点
1.地域。

地域选择首当其冲。

地域对一个人职业选择与发展极其重要。

地域可能会成为限制一个人发展的瓶颈。

企业设立时一般会考虑选择和自己配套的区域,你在职业选择时当然也要考虑适宜发展的地域。

2.行业。

自己适合做什么行业,一旦确定,就要考虑:行业有没有内在连续性。

其道理在于,保持你的职业资源的不断升值增值,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不同的行业里,这个道理非常适用于职业的选择。

在职业选择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没有选对行业。

3.企业。

企业是个人职业的承载平台,是个人职业生涯不断得以拓展、得以精彩展现的舞台。

一个好的平台往往能够让人得到成长和锻炼,不断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不断增强个人对于职业的信心和兴趣,不断促进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4.职业。

所谓职业就是你所从事的具体职能比如营销、财务、行政、管理或者业务。

职业要选定主战场,要尽可能地到企业的主战场耕耘。

主战场就是那些最能够直接提供价值的部门,主要是业务部门。

比如,企业的财务、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部门等等就是主战场。

参考文献
1.于泳红.著《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选择——职业生涯选择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5期
2.吴俊华、张进辅.著《我国大学生职业兴趣的特点调查》.:《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02期
3.潘子彦.著《大学生职业定位的SWOT分析方法初探》.《职业时空》2012年第03期
4.卜晓燕、李燕.著《大一学生职业兴趣与职业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1年04期
5.张蔚.著《职业性向测试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实证研究》《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1期
(作者介绍:袁彦华,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写作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主要研究方向:管理学、写作学大学生自我认知研究;付园,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生自我认知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