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通信原理及应用 第四章 信道
现代通信原理及应用 第四章 信道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4 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2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随参信道的传输媒质具有三个特点: 1.对信号的衰耗随时间而变化 2.传输的时延随时间而变化 3.多径传播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4 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2 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对其两端求傅立叶变换,有 -jωtd Fo(ω)= KFi(ω)e 由于 Fo(ω)= H(ω)Fi(ω) 得到信道无失真传输在频域的条件,即传输函数为 H(jω)= |H(ω)|e = Ke 所以信道无失真传输在频域中的幅频、相频
j
F
V
0
e
j t 0
1 e
j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4 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所求的传输特性除常数因子V0外,是由一个模值为1、 (1 e ) 固定时延为t0的网络与另一个特性为 的网络级 联所组成。而后一个网络的模特性(幅度—频率特性)为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屏 蔽箔
屏 蔽双 绞 线
非 屏蔽 双 绞 线
4.3 恒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同轴电缆 基带同轴电缆的最大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几公里, 可用于数字数据信号的直接传输;而宽带同轴电缆的 最大传输距离可达几十公里,用于传输高频信号,采 用频分复用技术可以传送多路信号。
f(t)←→F(ω) 4.4.2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f t V0 V 0 f t 迟延 t0 V 0 f t t 0
V0f(t-t0)←→V0F(ω)e
-jωt0
V 0 f t t 0 V 0 f t t 0
V0f(t-t0)+ V0f(t-t0-τ) ←→V0F(ω)e
已调光信号
光源
光调制器
光纤线路
光检测器
调制电信号
解调电信号
基带处理
基带处理
基带电信号
基带电信号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3 恒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无线电视距中继 无线电中继信道具有传输容量大、发射功率小、 通信稳定可靠,以及和同轴电缆相比,可以节省有 色金属等优点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外 部绝 缘 体 内 部导 体
内 部绝 缘 体
铝 制 编 织 导 体 (屏 蔽 )
(a ) 一 段 同 轴 电 缆
(b ) 一 段 与 连 接 器 相 连 的 同 轴 电 缆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3 恒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光纤信道 光纤线径细、重量轻 ;由于不受外界电磁干扰 和噪声的影响,能在长距离、高速率传输中保持低误 码率 ;不怕腐蚀、安全保密性好、节省有色金属。
3.编码信道模型 编码信道模型对信号的影响是一种数字序 列的变换 ,用数字的转移概率来描述。 P(x/y)表示发端发“y”码而收端判为“x” 码的概率 。 由此我们知道P(0/0)与P(1/1)是正确转移 的概率,而P(0/1)与P(1/0)是错误转移概率。 P(0/0)=1-P(1/0) P(1/1)=1-P(0/1)
j
1 e
j t 0
1 cos j sin 2 cos
2
2
j 2 sin
2
cos
2
2 cos
2
由此可见,两径传播的模特性将依赖于 m |cosωτ/2|,这就是说,对不同的频率,两径传播的结果将 有不同的衰减。上述概念可以推广到多径传播中去 ,设最大 多径时延差为 f 1 ,则定义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2 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4.2.1 信道的定义 1. 信道的概念:就是信号传输的媒质 2. 信道的分类: ① 有线信道、无线信道 ② 广义信道、狭义信道
根据通信的概念,信号必须依靠传输介质传输,所以传输介质被 定义为狭义信道。另一方面,信号还必须经过很多设备(发送机、接 收机、调制器、解调器、放大器等)进行各种处理,这些设备显然也 是信号经过的途径,因此,把传输介质(狭义信道)和信号必须经过的 各种通信设备统称为广义信道。
m
为了不引起明显的选择性衰落,传输信号的频带必须小于多 径传输媒质的相关带宽 Δf。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4 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3 随参信道特性的改善——分集接收
如果在接收端同时获得几个不同路径的信号,把这些信号 适当合并,构成总的接收信号,这样就能大大减小衰落的影响。 这就是分集接收的基本思想。主要有如下几种分集方式: (1)空间分集 (2)频率分集 (3)角度分集 (4)极化分集 技术在接收分散的几个信号后,要将其合并,合并的方法 主要有: (1)最佳选择式 (2)等增益相加式 (3)最大比值相加式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2 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时 变 ei2 (t ) 线 eo 2 (t )
e i1 ( t )
eo1 (t )
e i (t )
时变线 性网络
性 网 络
e on (t )
e o (t )
e im (t )
(m 对输入)
(n 对输出)
(1)二对端网络
(2)多对端网络
dφ(ω) τ(ω)= --------d ω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3 恒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
(1)原信号 (2)经迟延时后的信号 群迟延产生失真的例子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4 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4.1 随参信道 1.短波电离层反射信道 (1)传播途经
(1)一次反射路径 (2)二次反射路径 短波信号从电离层反射的传播路径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4 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2)工作频率 在短波通信中,选用工作频率时要考虑以下两个条 件:(1)工作频率应小于最高可用频率fmax; (2)使电磁波在D、E层的吸收较小。 (3)多径传输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2 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编 信源 码 器 调 制 器 发 转 换 器 收 转 换 器 解 调 器 译 码 器
媒 质
调制信道 编码信道
信宿
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2 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4.2.2 信道的数学模型 1.调制信道模型 特性: ①有一对(或多对)输入端和一对(或 多对)输出端; ②信道是线性的,满足叠加原理; ③信道有一定的迟延时间,有损耗; ④即使没有信号输入,输出端仍有一定 的功率输出(噪声)。
多经传播的几种主要形式: (a)一次反射和两次反射; (b)反射区高度不同; (c)寻常波与非寻常波; (d)漫射现象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Hale Waihona Puke 4.4 随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特性 ① 传输损耗较小,因此能以较小功率进行远距离通信; ② 天波通信,特别是短波通信,建立迅速,机动性好,设备简单; ③ 传播距离远,可传输几千公里,甚至几万公里; ④ 受地形限制较小; ⑤ 不易受到人为破坏,这一点在军事通信上有重要意义; ⑥ 传输频带宽度是有限的,由于波段范围较窄,短波电台特别拥挤, 电台间的干扰很大,尤其在夜间; ⑦ 传输可靠性差,电离层中的异常变化(如电离层骚动、电离层暴 变等)会引起较长时间的通信中断,传播可靠性一般只能达到; ⑧ 通信频率必须选择在最佳频率附近,因此需要经常更换工作频率, 因而使用较复杂; ⑨ 存在快衰落与多径时延失真,必须采用相应的抗多径措施; ⑩ 干扰电平高。
e0 (t ) k (t ) ei (t ) n (t )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2 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信道对信号的影响主要有:乘性干扰和加 性干扰。 通常乘性干扰是一个复杂的函数,它可能 包括各种线性畸变、非线性畸变,同时由于信 道的迟延、损耗特性随时间作随机变化,故k(t) 只能用随机过程表示。经大量观察表明,有些 信道的k(t)基本不随时间变化,即信道对信号 的影响是固定的或变化极为缓慢,这类信道称 为恒定参数信道。有些信道的k(t) 是随机快变 化的,这类信道称为随机参量信道。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2 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二进制编码信道模型图
四进制编码信道模型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3 恒参信道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4.3.1 恒参信道 1.三种有线电信道 (1)明线 与电缆相比,它的优 点是传输损耗低。但它易 受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并 且对外界噪声干扰较敏感 (2)对称电缆 电缆的传输损耗比明 线大得多,但其传输特性 比较稳定。
V 0 f t V0
-jωt0 - jωτ (1+e )
迟延 t0 V 0 f t t 0
V0f(t-t0-τ)←→V0F(ω)e 两径传播模型
-jω(t0+τ)
于是,当两径传播时,模型的传输特性H(ω)为
H V 0 F e
j t 0
1 e
天津理工大学 电 信学院
《通信原理》
4.2 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对二对端的信号模型,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e 0 ( t ) f [ e i ( t )] n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