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_1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_1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财务管理在企业科学化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从实际情况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或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凡是企业财务管理作用发挥得好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工作高度重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也比较高。

因此,对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关系的认识,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的认同是实现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关键性因素。

为什么说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呢?这不是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同人自封的,而是财务管理自身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1.财务管理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从学科理论上讲,财务学产生于经济学之前,有关资本、资金循环周转,货币、计价、利息、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表面上表现为财务学和经济学共有的内容,但其实质是财务学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

从实际情况看,虽然我们不能把财务学与经济学关系和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关系简单地对比,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财务管理的内容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不容质疑的。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组织企业资金活动、处理企业同各方面的财
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就是资金运动增值的过程,财务管理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然而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企业科学化管理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才行。

2.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的综合性反映
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大都可以资金运动中综合反映出来,而通过合理地组织资金运动,又可以对企业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财务管理的各项价值指标,是企业经济决策的主要依据,将企业生产情况与财务情况及时、客观地反映出来,并深入分析,寻找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加强成本管理,以更低的耗费获取同样或更高的收益。

所以财务管理又是企业科学管理中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在发展中求生存,取得利润才能实现其存在的价值。

企业为实现其生存发展的目的而实施各种各样的如生产、质量、销售等管理工作,而这些管理工作的轴心是财务管理,它们的最终结果都会反映到企业的财务成果上来。

3.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
企业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覆盖经营全方位。

搞好财务管理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企业资金运动过程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无论是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还是资金的补偿,经营成果分配都离不开财务管理。

也就是说,财务管理可以把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纳入管理范围,
它融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这种管理上的优势,同样是企业其他任何一项管理所无法替代的。

(二)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作用
1.管理资金的运作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

资产管理包括流动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无形资产以及递延资产管理。

在资产管理中要破除只讲满足需要,不讲采购成本和资金占用的观念。

要树立低价少储的观念,使得储备的物资既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又要节约占用资金;要抓好固定资产的管理,避免资产的闲置与流失,同时盘活闲置资产,使其保值增值,给企业带来效益;要重视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形象与信誉,是给企业带来效益的重要保障;要树立极强的经济意识,让企业的资产活起来,流动起来。

另外,还要考虑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趋势,合理安排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之间的结构,以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

2.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
财务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一般来说它应与本企业生产周期相吻合,它应包括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财务检查五个环节。

这些管理环节,互相配合,紧密联系,形成周而复始的财务管理循环过程,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

3.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
要以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为纽带,严格控制各项支出。

实行严
格、全面地预算管理是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控制成本费用、减少损失浪费的重要手段。

把预算管理延伸到企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

(1)处理好全面预算和财务预算的关系。

既可以成为控制支出、降低成本费用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有效管理模式。

(2)扩大预算管理的触角,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日常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和标准体系。

成为企业日常管理的行为准则和自我约束的机制。

(3)防止预算执行的软化,特别是对“有权”人员和职能部门的预算执行应有刚性。

二、目前财务管理在我国中小企业营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

我国中小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一味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使中小企业管理局限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

同时,很多中小企业受规模和人员素质的限制,往往存在会计核算不健全,财务管理缺位的现象;另外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体制影响,在加强财务管理方面也遇到了阻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没能得以充分发挥。

(一)资金短缺,筹融资能力差
中小企业注册资本较少,资本实力有限,土地、房屋等银行认可的不动产数量较少,同时很多中小企业都处于成长发展时期,这一阶段的资金需要量是中小企业生产周期中需求量最大的,资金短缺
问题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据统计,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渠道获得的资金,占中小企业融资总量的90%以上,通过其它渠道获得的资金不足10%.虽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初步建立了较为独立、渠道多元化的融资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获得资金的渠道并不畅通,据2009.8.10《金融时报》消息报道,2009年,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行紧缩之后,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更加凸显。

据统计显示,2009年3月,全国金融机构向民营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新增人民币贷款79.9亿元,4月份骤降为9.73亿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