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郁气滞

肝郁气滞


4.肝郁气滞型腹痛 (1)病因抑郁恼怒,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气机不 畅,气滞而痛;或忧思伤脾,肝郁克脾,肝胃不和, 气机不利,腹气失于通降而发腹痛,或气滞日久, 血行不畅,气滞血瘀于腹中,脉络不通而致腹痛。
(2)表现腹部疼痛,胀满不舒,痛无定处,攻撑 走窜,常引发少腹,时聚时散,得嗳气(反气)则舒, 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3)治疗方向,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
5.肝郁气滞型便秘
(1)病因情志失和,肝气郁结,失于调达,导致 传导失司从而导致便秘。
(2)表现大便干结、欲便不出,腹中胀满,伴见 胸胁满闷,嗳气呃逆,食欲不振,肠鸣矢气,便后 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3)治则顺气导滞,降逆通便。 (4)主方,六磨汤。
(3)治则疏肝理气解郁。 (4)主方柴胡疏肝散。
9.肝郁气滞型瘿yǐng病(扁桃体发炎)
(1)病因长期愤懑mèn恼怒,郁怒不舒,心肝气 机郁滞,肝木不能遂其条达之性,气结成瘿,或气 滞津聚成痰,痰气交阻,结于颈前,形成瘿病。
(2)表现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 部感觉肿胀,胸闷,善太息,或胁肋窜痛,病情随 情志波动,苔薄白,脉弦。
6.肝郁气滞型胁痛
(1)病因抑郁恼怒,情志不舒,肝气失于疏泄条 达,气机不畅,气阻络闭,发为胁痛。
(2)表现胁肋胀痛,走窜,痛无定处,每因情志 喜怒而增减,胸闷脘痞,饮食减少,嗳气频作,善太 息,苔薄,脉弦。
(3)治法疏肝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
7.肝郁气滞型积聚
(1)病因长期情志抑郁,情志不舒,所愿不遂, 导致气机阻滞,聚而不散,而成聚ju证;气滞日久, 血运不畅,脉络受阻,使瘀血内停,结而为块,故 成积证。
常见症状
胃痛、痞满piman(肝胆胀气疏于流泄)、呃e逆 (打嗝)、腹痛、便秘等。
临床常见
1.肝郁气滞型胃痛
(1)病因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横犯脾胃,而致肝 胃不和或肝脾不和,气血阻滞而致胃痛。 (2)表现胃脘疼痛,连及两胁,攻撑走窜(乱 气),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善太息(叹息),不 思饮食,寐mèi差.舌苔薄白,脉弦。(故弄玄虚, 选苗慧摄) (3)治则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4)主方柴胡疏肝散。
2.肝郁气滞型痞满,胀气
(1)病因情志失和,气机乖乱,忧思太过则伤脾, 恼怒太过则伤肝,肝脾气机郁滞,影响胃脘和降, 升降失常,引发痞满。
(2)表现脘腹痞塞胀闷不舒,连及两胁,嗳ai气 (气从胃中上逆)则舒,心烦易怒,时作太息,常因情 志因素而加重,苔薄白,脉弦。
(3)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消脾。 (4)主方柴胡疏肝散或半夏厚朴汤。
大道文化
075
气肝 滞郁
国学养生大道堂
肝郁气滞
★肝郁气滞证是指由于肝的疏泄功能异常,疏泄不 及而致气机瘀滞yuzhi所表现的情志抑郁,胸胁或少 腹胀满窜痛,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或见咽部 异物感,或颈部瘿瘤yingliu,或胁下肿块;
★妇女可见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痛经,舌苔薄白, 脉弦的证候。这个病又称肝气郁结症,也就是肝郁 症。本证多因情志不遂,或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 因病邪侵扰,阻遏zhujie肝脉,致使肝气失于疏泄、 条达所致。
(3)治则疏肝理气,化痰消瘿。 (4)主方四海舒郁丸。
在现代医学中,很多疾病,如急性肝炎,慢性肝 炎,中期肝硬化,脂肪肝,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 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等病都可以因肝郁气滞导 致胁痛腹痛;
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瘤, 甲状腺炎等病症,见肝郁气滞表现者,都可以参照 此证型进行治疗。
完 肝郁气滞

(2)表现腹中气聚,结块柔软,攻窜胀痛,时聚 时散,脘肋胀闷不舒,多因情志而引起。
(3)治则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4)主方木香顺气散。
8.肝郁气滞型郁病
(1)病因愤懑mèn不解,郁怒不舒,肝木不能遂 其条达之性,气失疏泄,而致肝气郁而致精神抑郁, 情绪不宁。
(2)表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痛无 定处,脘腹胀闷不舒,不思饮食,善太息,或大便 不调,女子月经不调,舌质淡红,苔薄腻,脉弦。
3.肝郁气滞型呃e逆
(1)病因肝气郁结,失于调达,以致肝气乘逆于 胃,胃气上冲动隔而成呃逆。
(2)表现呃逆连声,胸胁胀满,或肠鸣矢shǐ气 (放屁),或呼吸不利,或恶心嗳ai气(气从胃中上逆), 脘闷(胃部堵塞)不舒、痞硬胀闷的一种感觉。食少, 舌苔薄腻,脉弦而滑。
(3)治则理气化痰,降逆止呃e。 (4)主方,旋覆代赭zhě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