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格检查(1)

体格检查(1)


• 血压( Blood Pressure)
全身皮肤
• 颜色 • 皮下出血 • 蜘蛛痣与肝掌 • 水肿 • 皮下结节 • 瘢疤
• 温度
• 湿度 • 弹性 • 皮疹 • 脱屑
• 毛发等颜色
全身表浅淋巴结
• 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较小,直径0.20.5cm,质软、光滑,与周围组织无粘
连,不易触及、无压痛,头颈部,(见
意识障碍:
◆检查时多采用问诊,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思维、反应、
情感、计算力定向力,严重者可进行痛觉试验,瞳孔反射 检查。
意识障碍
1、嗜睡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睡眠状 态,可唤醒,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刺激后 再入睡。 2、意识模糊:意识水平轻度下降,比嗜睡为深,但能 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定向力发生障碍。 3、昏睡:接近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不易唤醒,强刺 激可唤醒,答话含糊或所问非所答。
颈静脉怒张
•气管移位检查
甲状腺:
• 正常甲状腺:位于甲状软骨下方和两侧,正常1 5-25g,表面光滑柔软,不易触及。 • 检查方法: • 视诊:大小、对称性、随呑咽动作向上移动。 • 触诊:甲状腺峡部及侧叶,触诊甲状腺大小质地 • 甲状腺肿大分为三度:Ⅰ、Ⅱ、Ⅲ度 • 听诊有无杂音
甲状腺侧叶触诊(前面触诊法)
被检者身体进行检查,是客观了解、评估被检 者身体状况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也是医生的 基本功之一。
体格检查 VS 实验室检查
当今实验室检查项目层出不穷,先进的
检查设备不断涌现,无疑对临床诊断提供了
极大的帮助,但认真的体格检查是不可替代
的。许多特异性体征对诊断具有特殊的意义,
多数疾病可以通过问诊及体格检查作出临床 诊断。
4、昏迷:严重的意识障碍,可分为轻、中、重昏迷。
体格检查顺序及方法
• 三、语调与语态:音调、语音、语速 语音障碍分为失音(不能发音) 失语(不能讲话) 口吃 • 四、面容与表情 面容分为急性面容、慢性面容、特殊典型面 容等,如贫血、肝硬化、肾病、甲亢等。 表情:自然,痛苦表情等。
体格检查顺序及方法
巩膜黄染
颜面及其器官:
• • • • • • 耳:是听觉和平衡器官,分为外、中、内耳。 外耳:耳廓、外耳道 中耳:鼓膜 乳突 听力 鼻:鼻的外形、鼻翼扇动、鼻中隔、鼻腔粘膜、 鼻腔分泌物、鼻窦(上颌窦、额窦、筛窦) • 口:口唇、口腔粘膜、牙齿、牙龈、舌、咽部、 扁桃体、腮腺及腮腺管口
颈部检查
体格检查要做到以下几点
• • 4 、按顺序查体:按顺序查体,避免不必要 的重复或遗漏内容,有利于病人的配合,是 关心体贴病人的良好医德的体现。 5 、专科检查:专科查体的内容与方法,有 一定特殊性和相应要求,但必须在全面查体 的基础上进行,不得只做专科检查,而忽视 漏掉一般查体项目。 体格检查的过程既是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 也是临床经验的积累过程,它也是与病人交流、 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过程。
• 触:胸廓呼吸动度、扩张度、胸腔摩擦感、 语音振颤 • 叩:间接叩诊、直接叩诊
◆叩诊音的分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实音
◆在强度、音调、时限和性质,均具有不同特点,代表
不同含义
听诊:
区分正常呼吸音及异常呼吸音 • 正常呼吸音:气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 气管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 • 异常呼吸音:异常肺泡呼吸音(增强、减弱消 失、呼气音延长)、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 啰音:干性啰音、湿性啰音 • 胸腔摩擦音:语音共振
颜面及其器官:
• 颜面部为头部前面不被头发遮盖的部分,一般有: 椭圆形、方形及三角形。 • 眼:检查分为四部分
1、视功能:视力、视野、色觉和立体视的检查 2、外眼:眼睑、泪器、结膜、眼球位置、眼压 3、眼前节:角膜、巩膜、前房、虹膜、 瞳孔和晶状体 4、内眼:玻璃体、眼底、也就是眼球后部, 需用检眼镜在暗室进行。
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 1、应以病人为中心,人文关怀,避免交叉感染。 • 2、医生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和蔼。
• 3、医生站在病人右侧,检查前先做一下自我介 绍,说明查体的目的及意义,争取病人的配合。
• 4、光线、室温得当,环境安静,手法轻柔,被 检部位要暴露充分。
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 5、体格检查力求全面、系统、重点、规范和正确。
腹部脏器触诊:
• 脏器触诊:肝、脾、胆囊、肾、膀胱、胰 脏。 • 腹部肿块:正常可触到腹直肌、腰椎 椎体、 乙状结肠粪块、横结肠(瘦人)异常肿块、 部位、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 移动度并注意肿块与腹壁皮肤的关系 • 液波震颤:腹水在3000-4000ml时,才 能查出。
肝脏双手触诊法
肝肿大错误触诊手法
头部检查
头颅:
• 视诊:头颅大小外形,有无异常活动。 • 头颅大小异常与畸形:
小颅、尖颅、方颅、巨颅、长颅;变形颅
• 头部异常运动
活动受限(见于颈椎病患) 头部不随意地颤动(见于震颤麻痹)
• 头发 颜色、疏密度、脱发 • 头皮 头屑、头癣、疖、痈、外伤、血肿、瘢痕 • 触诊:头颅有无正常和异常隆起
腹部听诊
• 听诊:听诊肠鸣音,正常4-5次/分,血 管杂音、震水音(提示胃扩张及幽门梗阻)
腹部血管杂音听诊区
腹部扣诊:
• 叩诊:(一般采用间接叩诊) ◆肝脾叩痛、肝上下浊音界、胆囊叩痛 ◆移动性浊音(当腹水大于1000ml时可阳性) ◆肋脊角、肾区叩诊、膀胱叩诊
腹部触诊:
• 分为: ◆浅部触诊法:腹壁压陷1cm ◆深部触诊法:腹壁压陷2cm以上 • 触腹壁紧张度,是增强还是减低,有无压 痛反跳痛及其意义
体格检查 VS 问诊
• 医生对病人观察和全面体格检查后,根据结果 提出对健康或疾病的临床判断,称为检查诊断 (pd)。上边讲的病史采集,重点是问诊,它 注重的是语言的表达能力,体现的是 “问”“如何问”主要是病人的主观感觉。 • 体格检查则注重的是“查”,操作性或实践性 更强,通过体格检查获得的资料则更具客观性, 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更大。
• 6、按顺序进行,避免重复、遗漏,反复翻动病人。
• 7、对于急症急救病人可调整顺序,及时抢救和处 理病人。 • 8、体格检查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 9、检查结束对病人的配合表示感谢。
体格检查顺序及方法:
首先观察病人一般状态;
• 一、发育、营养、体型(无力型、正力型、超力型) • 二、意识状态: 清晰(定向力正常,反应敏锐准确,表达能力好)
视诊:
• 胸廓:正常胸:扁平胸 异常胸:桶状胸、脊柱后凸、 漏斗胸、鸡胸 • 胸壁:胸壁静脉、皮下血肿、肋间隔、呼 吸运动、呼吸频率、节律 • 乳房:对称性、表观情况、乳头、皮肤颜 色及回缩情况
两手置胸廓 下份前侧胸 壁
拇指指向 剑突
前胸廓扩张度
触诊和叩诊:
◆乳房大小有无包块、压痛、活动度、乳头有无溢液
颈部:
• 要充分暴露,手法应轻柔。 • 颈部外形与分区:头稍后仰,视颈部有无包块、瘢 痕和两侧是否对称,前侧又分为两个三角区:颈前 三角区和颈后三角区 • 颈部的姿势和运动:颈部直立,伸屈转动自如。 • 颈部皮肤与包块:皮肤有无感觉,皮疹及瘢痕、有 无包块大小、活动度、质地。 • 颈部血管:颈动脉搏动、颈静脉有无充盈怒张,有 无血管杂音。 • 气管:是否居中,如偏移,如何判断病变性质。
异常步态
• 1、蹒跚步态,指身体左右摇摆似鸭行, 如佝偻病,大骨节病,髋关节脱位等。 • 2、醉酒步态:行走时躯干重心不稳,步 态紊乱不准确如醉酒状,多见小脑疾病、 酒精及巴比妥中毒等。 • 3、共济失调步态,走步时,一脚高抬骤 然垂落,且双目向下注视,身体倾斜,闭 目不能保持平衡,见于脊髓疾病。
规范化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的要求:熟练、全面、有序 重点、规范、正确
检查顺序合理 • 体格检查规范化包括: 检查内容全面 检查手法规范正确
体格检查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识体征: 体格检查的目的就是发现疾病的临 床体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要迅 速及时地发现有关临床体征,其基本 前提要求我们会认识体征。
体 格 检 查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杨秀英教授
提纲
• 概述 • 头部检查 • 颈部检查 • 胸部检查 • 腹部检查 • 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 • 脊柱与四肢检查 • 神经系统检查Fra bibliotek 概述
体格检查的概念
体格检查(PE)是临床医生运用自己的 感官(眼、耳、鼻、手)或借助简便的检查工
具(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锤等)对
心脏检查:
• 视诊:心前区有无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搏 动 • 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搏动、有无振颤及心 包摩擦感 • 叩诊:叩诊顺序,正常心浊音界及其改变的意 义 • 听诊:心率、心律、心音、心脏杂音、额外心 音、心脏各辨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及听诊内容。
血管检查:
• 脉搏:脉率、脉律、强弱、紧张度、脉波 (正常、水冲脉、奇脉、无脉等) • 血压:测量方法、袖带宽度、正常值、血 压变动的意义 • 血管杂音及周围血管征(抡击音、毛细血 管搏动征)
• 五、体位:指患者身体所处的状态
自主体位: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被动体位:患者自己不能调整变换体位。 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的特殊体位。 可分为:强迫仰卧位,强迫侧卧位, 强迫坐位、蹲位、停立位, 辗转位、角弓反张位等。
体格检查顺序及方法
• 步态:指走动时所表现的姿态,健康人的 步态可因年龄机体状态所受训练的影响而 不同。
甲状腺侧叶触诊(后面触诊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
胸部检查
体表标志:标线、分区:
• 1、骨髂标志: 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肋骨 • 2、垂直线标志: 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胸骨线、胸骨旁线、腋前线、 腋 后线、腋中线、肩胛线、后正中线 • 3、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 肩胛上区、肩胛下区、肩胛间区 • 4、肺和胸腔的界限 肺尖、肺上界、肺下界、肺外侧界、肺内侧界 、叶间肺 界、胸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