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俄关系之沙俄与清朝

中俄关系之沙俄与清朝


外贸
清朝与沙俄的商贸关 系同两国外交关系、 政治关系和军事关系 一样,经历了复杂曲 折的过程,有过友好 和睦时期,也经历了 矛盾斗争的历程。历 经三百多年的商贸关 系缘于两国资源与商 品的强大互补性,在 竞争与矛盾中两国都 得到了收获与发展。
清朝和沙俄签订的与商贸问题有关的条 约
• 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自和约已定之日起,凡两国人民持有 护照者,俱得过界往来,并许其贸易互市”。其是起始性条约。 • 1728年《恰克图条约》:“在两国交界处进行零星贸易者,可以在尼 布楚及色楞格之恰克图选择适当地点,盖房屋、墙垣和栅子”。其对 商贸活动的地理位置给予了规范。“准其两国通商。既已通商,其人 数仍照原定,不得过二百人,每间三年进京一次。除两国通商外,有 因在两国交界处所零星贸易者,在色楞额之恰克图、尼布朝之本地方, 择好地建盖房屋情愿前往贸易者,准其贸易”。其对商人进行约束。 • 1858年《瑷珲条约》:“两国所属之人互相取和,乌苏里江、黑龙江、 松花江居住两国所属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官员等在两岸彼此照看两国 贸易之人。”其对交易性质做了表述。 • 这些商务条约的共同点是对两国商贸关系的税收政策、商务活动次序 做了规范。
• 中俄当时商贸关系发 展主要特点是以货易 货贯穿始终,商队贸 易、边境贸易、边界 贸易、自由区贸易等 现象则是主要载体。
但 沙俄对中国边境的富饶之地觊觎已久 。他在漫长的中俄交往过程中,不断的准 备,计划,并将这些计划加以实施。 所以说,在清朝与沙俄的关系,主要停留在 领土问题上。
中俄分别于1689年和1727年签署《尼布楚条约》和《恰克图 条约》确立边界,但这并未阻止俄国的野心。1858年5月, 俄国乘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之际,俄国以武力威胁清政府签署 《瑷珲条约》,以黑龙江为边界。1860年签订的《中俄北京 条约》,俄国更把整个外满洲(包括库页岛)吞并,并获得海 参崴这个不动港,以扩展其于西太平洋的影响。 沙俄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沙俄与中国的关系开端始于商贸关系, 而这个开端的原动力是商业利益还是领 土扩张?
18世纪初,商务部给劳伦特· 朗克的训令中第8 条写道:“每年在商队启程时,领事应将其工作日 志抄录副本一份存查,并将原件寄来。领事亦应 督促副领事从事广州将公务日志和情报一并寄来 。在此等情报中,不仅包括有关商情,并应包括 国家各项机要事务。为便于此等重要商务活动, 兹检附密码表以供领事及副领事之用。”第10条训 令更为心惊:“任何俄罗斯臣民到中国后, 应将其 行程及沿途经历情况缮具书面报告,领事应搜集 此等报告列入工作日志中寄送商务部。”
• 清朝与沙俄的外交史就是一部惨痛的被虐 史。敌弱我强敌人用道理给我们外交,我 们爱惜面子,以德报怨,敌强我弱敌人用 拳头给我们讲道理,我们丧权辱国。弱国 无外交,古人诚不欺我也!Fra bibliotek中俄关系
• 中俄关系,乃中国(从清朝至中华民国再 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国(从沙俄至苏 联再至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关系。
• • • • 02611102王贺森 02611114张锦程 02611119肖逸 02611123孙铖皓
16-19世纪中俄关系 清朝与沙俄
清朝与沙俄的较量最早始于何时?

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 了中央集权制国家——莫斯科大公国。 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其国 号称俄国。 16 世纪前的俄国绝对不是世界上领土 面积最大的国家,当时它还只是一个偏 居东北欧的小国,面积在280 万平方公 里左右。伊凡四世上台后,沙皇俄国便 开始实施其“抢地”计划。经过一个多世 纪的征战,现在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 成了沙俄的地盘。就在这时,俄国人从 鄂温克人那里听到一个重要信息:在维 季姆河西南有条石勒喀河(黑龙江), 沿岸住着很多达斡尔人,那里盛产各种 粮食,还有数不清的银矿、铜矿和铅矿 。
伊 凡 三 世
鸦片战争前的东北,幅员辽阔,物产丰饶。 总面积约2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群山苍 翠、河海纵横、平原肥沃、矿藏丰富。 美国地理学家葛勒斯赞美东北说:“东北是 一个使人目眩心醉的处所。” 美国学者阿麦利加纳也不吝溢美之词: “满洲为世界上地土肥美区之一”,“有‘中国 乐园’之名焉”。 东北优越的地理条件,丰富的物产资源,一 向为帝国主义列强所垂涎。

这自然激起了沙俄侵略者的贪欲。 1643 年,雅库茨克(位于勒拿河中 游)督军彼得· 戈洛文派波雅尔科夫 率领一支百人队伍翻越外兴安岭, 前往中国的精奇里江和黑龙江一带 ,去“为君主征收实物税, 寻找新 的未纳税的人、矿和粮食”,还要 在“那里建立城堡”。波雅尔科夫侵 入精奇里江、黑龙江后,绑了当地 部落的酋长,勒索了不少貂皮和粮 食。1646 年波雅尔科夫回到雅库茨 克,向新任督军瓦西里R26;普希金 汇报时,将他去的地方描述得犹如 仙境,他说那里“人烟稠密,有粮 有貂……河里鱼类成群”,最关键的 是,那里的人不经打,只要再派三 百名皇家军人就可以搞定,到时候 那里的居民都得听沙皇的,皇帝想 使唤谁就使唤谁。1649 年,俄商哈 巴罗夫向雅库茨克督军弗兰茨别科 夫请命,请求沙皇准许他自行招募 一批人,去黑龙江为皇帝开辟新土 地。
雅克萨之战
• “18世纪初期,俄国就已经完全取得了有关它的劲敌中国 的直接知识。中国方面除了在1712年至1715年间越过西伯 利亚访问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库邑特人的图里琛使臣做过 深入观察以外,可以说中国在与俄国不断接触的40年间, 对于俄国有什么也不知道。俄国则相反,从个人经验中取 得了关于中国地理、商业和政治方面的宝贵情报。远在 1676年尼果赖就指出到西伯利亚的若干条道路。” • 俄国赴华商队的12次商队的商务官和4次外交使团,总能 不断地带回有关中国的经济和军事的精确情报。1727年和 1728年间俄国派赴中国的外交代表斯拉维赤,在那个时候 就看出庞大的中国的弱点,看出中国很愿通商,而不愿战 争,武器能力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