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色织小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色织小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色织小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4.纱支 测定纱支的方法有两种:克重法和对照纱卡法。 方法 1:克重公式算出,即 1000m 长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 量克数。 方法 2:对照纱卡法,是从织物中直接抽出纱线与纱卡进行比 较,从而得出织物的纱支。 方法 1 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方法 2 比较适合有经验的工艺员, 可采用两个方法结合来进行验证。
纱支 583 .1 10 0.1 /(1000 0.0097 )
=60.1 则可确定小提花织物的经向纱支为 60S;根据与经向单纱比 对,发现纬纱细度与其相当,得出纬纱纱支为 60S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色织小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5.色纱排列与组织 (1)色纱排列如表 4-2 和 4-3 所示
色织小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1.取样、正反面、经纬向 (1)取样 根据客户来样,取 5cm×5cm 的试样,不仅满足经纬向一个循 环,同时避开有疵点的部位。 (2)确定正反面 由于本织物属于小提花类,有凸出清晰花纹的一面是正面。 (3)区分织物的经纬向 根据来样的特点,密度大的方向为经向。 (4)工具的准备 工具包括:显微镜、密度镜、照布镜、打火机、台灯、直尺等。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色织小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表 4—1
燃烧的状态
燃烧状态 靠近火焰时 经向 纬向 不熔不缩 不熔不缩 接触火焰时 立即燃烧 立即燃烧 离开火焰时 迅速燃烧 迅速燃烧
燃烧时的气味
残留物特征 呈细而软的 灰黑絮状 呈细而软的 灰黑絮状
纸燃味 纸燃味
由此确定经纬向为天然纤维素纤维或再生纤维素纤维,再使用药品 着色法,对 HI-1 纤维着色剂着色情况为灰,由此判定为棉纤维。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色织小提花织物设计 —色织小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色织小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任务引入 江阴华富纺织有限公司接到客户来样, 如图 4-1 所示, 指定成 品幅宽为 57/58〞,要求进行仿制设计。
图 4-1 色织小提花织物来样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沿经(纬)向 1 英寸长度内,组织循环个数;
n -加头数。
经过测试 由上式得
Rj
Pj
=16 根, N j =9 条,n=6
=16×9+6=150 根/in。
经过测试 Rw 16 根, N w =8 条 由上式得 P W =16×8=128 根/in 。 最终得出经纬密度为 150×128(根/in) 。
(4-2)
在试样的经向每次取 10 根 0.1m 的纱样, 共取 10 次, 经烘干, 再结合公定回潮率, 其重量 ( g) 分别为: 0.0097, 0.0095, 0.0097, 0.0095,0.011,0.0096,0.0095,0.0098,0.0099,0.0099,其 平均值为 0.0097。 根据公式(4-2)得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色织小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3.成分 纤维种类及其含量是标志纺织品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消 费者购买纺织品时的关注点,因此在纺织生产管理或产品分析时, 常常要对纤维材料进行鉴别。若是混纺产品,则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其混纺百分比。 常用的鉴别方法有手感目测法;显微镜观察法;燃烧法;药品 着色法;密度梯度法;荧光法。 这里采用燃烧法来测定面料的成分。 燃烧的状态如表 4-1
职业教育“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Pj R j N j n P W R W NW n
Pj -经向密度(根/in)
; Pw -纬向密度(根/in) (4-1)
Rj
:一个完全组织经纱循环的根数;
Rw :一个完全组织纬纱循环的根数;
N j (Nw )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色织小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2.测定经纬密度 经纬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经纬纱的排列根数,单位长度一般指 10cm 或 1in。通常工厂生产中采用英制单位,即根/in。 测定经纬密度的方法一般有三种: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 拆纱法。 此提花府绸属于组织规律性比较强的织物,可以用间接测定法 来测得经纬密度,见公式(4-1)所示
表 4-2 经向色纱排列
色别 根数
半漂 4
表 4-3 纬向色纱排列
丈青 4
色别 根数
丈青 4
半漂 4
(2)组织 采用拆纱法,并结合底片翻转的原理,得到组织图如图 4-2: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图 4-2 组织图
THANKS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职业教育“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
色织小提花织物分析的方法及内容
采用称重法,在试样中拆取 n 根长 m 米的纱样,经烘干,再结 合公定回潮率, 得出重量为 a g, m 为纱线拉直的长度。 对于棉纱线, 其纱支(英制)计算见公式(4—2)所示
纱支 583.1 n m /(1000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