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爆管理培训讲义

防爆管理培训讲义


空气激烈膨胀,形成巨大的爆破力和冲击波并发出强光和声响,这就是爆炸。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能引 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下限LEL )或最高浓度(爆炸上限),介与爆炸下限和 上限中间的浓度范围称爆炸范围。

气体的爆炸极限: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V%), LI 例如:一般石油产品蒸气的爆炸极限为1~6%;4碳以下的气体产品爆炸极限为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 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 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 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 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 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 追究刑事责任:
1 燃气管路上应设背压式调压器,空气和氧气
管路上设泄压阀。
事故发生的原因:
厂房设计与生产工艺布局违法违规。
事故车间厂房原设计建设为戊类,而实际使用
应为乙类,导致一层原设计泄爆面积不足,疏
散楼梯未采用封闭楼梯间,贯通上下两层。事
故车间生产工艺及布局未按规定规范设计,是
由林伯昌根据自己经验非规范设计的。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从8.2 中荣制品爆炸事故说起
事故发生的原因: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 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 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 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 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 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
粉尘层引起的火灾危险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从8.2 中荣制品爆炸事故说起
2014年8月2日,江苏省 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 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特大粉 尘爆炸事故,造成146人 死亡,95人受伤。直接经 济损失3.51亿元。 发生爆炸的抛光二车间为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从8.2 中荣制品爆炸事故说起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哪些物质会发生爆炸?
什么是可燃性粉尘? NFPA: 直径小于420um,在分散状态下点 火会引起火灾或爆炸的细微颗粒物。 GB 3836.1-2010: 标称尺寸500μ m及以下 的固体颗粒,可悬浮在空气中,也可依靠 自身重量沉淀下来,可在空气中燃烧或焖 燃,在大气压力和常温条件下可与空气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的颗粒。 颗粒越小越易燃 的粉尘越容易发生爆炸。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发生的要素
气体爆炸三 要素
2-氧气
1-可燃性粉尘
粉尘爆炸五要素
2-氧气 3-火源
1-可燃气体
3-火源
5-限制空间
4-扩散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气体爆炸和粉尘爆炸的区别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机制不同
–可燃气体靠自身的扩散就可以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 –沉积的可燃粉尘需要外部作用力才能形成 爆炸性混合物;在一些粉体处理工艺设备内 部,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可以长期存在 –气体爆炸一般可以通过监控浓度预警,粉
毂中心距离吸尘罩500毫米,每个吸尘罩的风
量为600立方米/小时,每套除尘系统总风量为
28800立方米/小时,支管内平均风速为20.8米
/秒。按照《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从8.2 中荣制品爆炸事故说起
事故发生的原因: 4.安全生产管理混乱。
中荣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规范,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

GB 15577-XXXX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十八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
防爆安全管理
EHSWORKS
培训大纲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 二、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 三、防爆电气安全的基础知识 四、爆炸的安全控制措施
一、防爆安全的基础知识——爆炸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是可燃物质在点燃源能量的作用下,在空气 爆炸:如果燃烧速度急剧加快,温度猛烈上升,导致燃烧生成物和周围
或氧气中,进行化学反应,引起温度的升高,释放出热辐射及光辐射的现象。
(一)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版)
3.6 厂房和仓库的防爆 3.6.1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宜独立设置,
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
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
3.6.2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厂房中有爆炸危险
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危险环境分区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危险环境分区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危险环境分区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危险环境分区
爆炸性粉尘环境分区 20区:空气中可燃性粉尘云长期连续出 现或经常出现形成爆炸性环境的区域 21区:正常运行时,空气中可能偶尔出 现可燃性粉尘云形成爆炸性粉尘环境的区 域 22区: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性粉 尘云不可能出现,如果出现,仅是短时间
火装置和熄火保护装置; 2 用气设备上应有热工检测仪表,加热工艺需 要和条件允许时,应设置燃烧过程的自动调节 装置。 10.6.6 工业企业生产用气设备燃烧装置的安全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GB
50028-2006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0.6.7 燃气燃烧需要带压空气和氧气时,应有 防止空气或氧气回到燃气管路和回火的安全措 施,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现有的规章制度未落实到车间、班组。未建
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
风险辨识不全面,对铝粉尘爆炸危险未进行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从8.2 中荣制品爆炸事故说起
事故发生的原因:
5.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
事故车间电气设施设备不符合《爆炸和火灾
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规定,均不防爆,电缆、电线敷设方 式违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未作可靠接地。
风(等级) 中 效 性 一般 0区+ 2区 1区+ 2区 2区 差 0区+ 1区 1区+ 2区 2区 良、一般或差 0区 1区或 0区 1区至 0区 低
1. NE表示范围可忽略不计; 2. “+”表示被……包围。
GB 3836.14-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危险环境分区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气体爆炸和粉尘爆炸的区别
点燃需要的能量和引燃诱导时间不同
–气体点燃能量较低,范围为0.02~<1 mJ
–粉尘的点燃能量范围很大,为<1mJ~105 J,
大部分粉尘的点燃能量<100mJ –气体点燃的诱导时间比较短,粉尘点燃的诱 导时间比气体点燃诱导时间大得多 粉尘爆炸产生的能量通常比气体大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九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责令停止建设或者停产停业整顿,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
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
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危险环境分区
粉 料 口 示 意 图
Zone 22
Zone 21 Zone 20
Zone 20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危险环境分区
爆炸性粉尘环境分区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危险环境分区
释放源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危险环境分区
爆炸性粉尘环境分区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危险环境分区
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或粉尘状的 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 传播至整个未燃混合物的环境。(GB/T 29304-2012) 思考:1. 盛满液化气的气瓶是不是爆炸性环境? 2. 有液化气味的房间是不是爆炸性环境? 爆炸性环境实际上就是环境里的可燃性物质达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爆炸危险环境分区
1.9~15%。

粉尘的爆炸极限:单位体积内可燃粉尘的质量 g/m3 例如:锌粉的爆炸下限 250g/m3; 聚氨酯粉末 10g/m3;玉米粉 45g/m3
爆炸下限可凭肉眼来估计。当距离一米远时,如在这个距离内不能看见40瓦白炽灯
的灯光,则在该距离内粉尘/空气混合物的浓度大约为30 g/m3。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哪些物质会发生爆炸?
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
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
培训计划;
防爆安全基本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二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 制度、操作规程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 训,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 (三)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措施; (四)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应急救援演练; (五)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
一、防爆的基础知识——潜在粉尘爆炸的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