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业余生活调查论文(含问卷及反馈)

大学生业余生活调查论文(含问卷及反馈)

“大学生业余生活”社会调查报告书题目姓名学院组别学号目录一、导言 (1)二、分析与总结 (1)1.研究的内容 (1)2.调查研究方法 (1)3.调查数据及分析 (1)1)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分析 (1)2)大学生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 (2)3)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社团的状况 (2)4)他人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状况 (2)5)电子产品使用用途的状况 (2)4.问题与思考 (2)1)校园文化现状方面 (2)2)课余时间充裕,但有效的利用率很低 (2)3)对课余生活安排盲目 (3)4)对课余生活的认识及评价不正确 (3)5)他人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 (3)6)课余生活脱离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 (3)三、看法与建议 (3)1.对于学校和社会 (3)1)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好的环境 (3)3)听听大学生的声音 (4)4)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4)2.对于在校大学生 (4)3.结论以及对策建议 (5)2)对策建议 (6)一、导言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

大学生课余活动会影响大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整个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将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而学生独立意识增强、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时间安排与利用方面呈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同时课余生活的质量也不断随之下降,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甚至造成学生的行为偏差。

因此,增强大学生对课余生活的认识,控制课余生活的负面影响,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尤为重要。

通过对武汉体育学院在校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调查与分析不仅可以发现目前大学生课余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来促进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二、分析与总结1.研究的内容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研究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因素,并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可行的解决大学生课余生活问题的对策,以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大学生课余生活的质量。

2.调查研究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QQ群发放电子问卷调查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对武汉体育学院的70名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其中,男生35人,女生35人,大一30人,大二20人,大三10人,大四10人。

共发放电子问卷共100份,回收有效问卷53份,有效回收率75.7%。

3.调查数据及分析1)大学生课余生活的现状分析这里所指的课余生活是指在课余时间里所做的各种活动。

而课余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周一至周五除去用于上课的时间所剩余的时间;另一部分是周末的全天时间。

2)大学生课余时间及课余活动状况(1)大学生休息期间一般呆在寝室。

通过对问卷的分析可以得出:统计的53名大学生有将近80%的人选择在空闲的时候呆在寝室;15%的同学会去自习室或图书馆;只有5%的同学会在校园里闲逛或出校门游玩。

(2)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类型以娱乐主导为主。

根据某种活动在课余生活中的主导地位为标准,可简单地将大学生课余生活分为学习主导型、娱乐主导型、锻炼主导型、社团主导型等类型。

调查中大多输的大学生都是以娱乐为主导占47%;除此之外,有28%的同学会在业余时间学习而剩下的极少部分同学选择参加社团活动或是锻炼身体。

3)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社团的状况绝大部分大学生会参加一到两个社团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部分同学甚至会加入更多的社团(3个及以上)。

只有极少部分同学完全不参加社团。

4)他人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影响状况73%的同学表示他人的课余生活对自己会有一定的影响,其余28%的同学则表示他人的课余生活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

5)电子产品使用用途的状况在电子产品用途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会用电子产品看视频(34%)、玩游戏(24%)、聊天(26%);只有5%的同学用于购物,11%的同学用于工作。

4.问题与思考1)校园文化现状方面从调查结果显示,现有校园文化生活远远不能满足同学的需求,有58%的同学认为学院的业余生活不够丰富;虽然学院通过多种途径在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如大力发展学生社团,以社团活动带动校园文化,而调查结果表明,有5%的同学认为参加学校社团和学校的一些活动,对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大。

因为他们认为这些社团和活动不够实力,涉及面不广,活动质量不高,太形式化,有些纯粹是为了搞活动而搞活动。

2)课余时间充裕,但有效的利用率很低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的课余时间比较充裕,但在大量的课余时间里无论是周一至周五还是周末利用课余时间上网的人数居高不下,而使用网络的目的也主要以聊天玩游戏的居多单独用于学习的较少。

此外,在课余时间里和同学闲聊、睡懒觉居多。

3)对课余生活安排盲目调查表明,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安排上并没有认真的考虑,仅有23%的同学认真安排,22%的同学稍做安排,而其余的占一半的同学是对课余时间基本不安排或随心所欲。

因此,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基本处于一种盲目的、自发的状态。

4)对课余生活的认识及评价不正确通过对大学生课余生活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课余活动普遍为学习、闲聊、睡懒觉、看视频等明显比较单调普通,但仅有23%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课余生活非常有趣,13%的同学认为比较有趣,40%的认为一般,6%的认为非常无聊。

这就体现了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课余生活的认识及评价不够正确。

5)他人课余生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大于正面影响从“他人课余生活对您有何影响”这一问题的回答结果上看, 73%的同学表示他人的课余生活对自己会有一定的影响,其余28%的同学则表示他人的课余生活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

6)课余生活脱离社会,不利于技能和经验的提高在校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呆在校园内。

这就体现了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脱离了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在技能和经验上的提高,也不利于大学生及后走向社会。

三、看法与建议1.对于学校和社会1)学校要为大学生创造好的环境学校当然是学习的地方,这要求各高校必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好的“学风”和安静的环境是一所高校必须达到的要求。

当然学习的软硬件设施都要能满足大学生学习的需要,学校在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要放在首位。

好的“学风”形成既有学生的原因,也有学校的原因,这要求学校要从思想上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

2)引导大学生积极安排课余时间大学生趋向于认为课余时间应由个人去安排,无须学校去管。

大学生希望课余活动可以自由安排,所以对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各高校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号召教师在课堂上,在学校的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启发诱导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安排课余。

3)听听大学生的声音从主客观双方具体情况来看,大学生课余时间中存在着学校、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性与学生主观需求的多样性的矛盾。

大学生希望“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来加以引导”,而且大学生也热切要求能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上的实践活动,从而了解社会,培养自己的能力,为日后能有效地胜任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大学生这些主观需求是当今社会、经济生活的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是合理的、必然的,所以学校对此应予以重视。

即使学校现阶段的客观条件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但我们必须作出行动,作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选择,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改善并创造条件,逐步满足学生的多重需求。

4)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的一个重要特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它不仅仅是充实学生的课余时间,各种活动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以“社团”为“基地”展开:各“社团”开展与之有关的各项活动,他的优点是选择性好,因为他的自主性强。

(2)以院(系)为单位开展各种知识竞赛与娱乐活动。

它的优点是大众化,没个人只要感兴趣就可以参加。

(3)以班级或是寝室为单位展开。

这类活动具有灵活性,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条件少。

这类活动可以促进同学间增进了解、发展友谊。

5)社会也应该更关注大学生校园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必将走向社会,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精英”,是建设未来社会的“主力军。

”2.对于在校大学生:大学校园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

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讨论会、学术报告、文娱活动、社团活动、公关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的确是令人眼花缭乱,对于如何安排课余时间,大学新生常常心中没谱。

如果完全按照兴趣,随意性太大,很难有效地利用高校的有利环境和资源。

要合理地安排课余时间,首先对自己在近期内的活动有一个理智的分析。

看看自己近期内要达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等。

然后做出最好的时间安排,并且在执行计划中不断地修正和发展。

另外,最好能专门制订一份休闲计划,对一些较重大的节假日和休闲项目做出妥当的安排,这样能使你的休闲和学习有条不紊地交叉进行,使身心得到有效地放松和调适。

而且,你一旦制订出了既愉快又切实可行的休闲计划,那么在这一时间尚未到来之前,你的心情会是愉快而充实的,能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和工作之中。

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最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订出一个体育锻炼计划,务必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要知道,身体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本钱",也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

合理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适度接触社会,锻炼自己或是证明着自己的抱负,可以选择兼职。

还应该积极的参加社会志愿活动,诸如“无偿献血”、“学雷锋活动”等社会爱心活动。

这对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荣誉感、完善自己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大学新生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如唱歌、跳舞、下棋等等;尽量培养自己有多种兴趣爱好,如集邮、剪贴、垂钓等,这样可以增添你的活动和情趣,使你的生活充实丰富、生机勃勃。

若能够拥有一项或多项自己有兴趣而又擅长的爱好,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有些同学能写得一手好书法,或制得出精妙的手工艺品,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这无疑会给他们的人生增添无穷的乐趣,也有利于建立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报刊。

以读书为乐事,既可以排遣烦忧,愉悦性情,又可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

3.结论以及对策建议:1)结论(1)武汉体育学院大学生课余生活整体上积极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