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

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

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紫杉醇;不良反应;防范措施
紫杉醇(taxol)是以红豆杉属植物为主要原料提取的一种双萜类化合物,其通过作用于微管系统、干扰细胞的有丝分裂、阻碍肿瘤细胞的复制而起到抗肿瘤作用[1]。

紫杉醇对乳腺癌、卵巢癌、子宫癌具有特殊疗效,特别是对抗药的晚期卵巢癌、晚期乳腺癌及恶性黑色素瘤等患者有显著疗效[2]。

随着紫杉醇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多。

1 不良反应
1.1 过敏反应
1.1.1 过敏性休克、支气管痉挛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胸闷、支气管痉挛等,多发生在紫杉醇静脉滴注过程的前30 min内,以1~5 min 最常见,发生率达25%~30%。

治疗前常规接受类固醇激素、苯海拉明和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等)进行预治疗的,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3]。

1.1.2 皮肤反应最常见的症状是潮红,伴或不伴瘙痒性皮疹、胸部紧缩感、后背疼痛、呼吸困难和药物热或寒战[3]。

皮疹主要局限于
手、脚、双臂、脸部和(或)胸部的凸起部,停药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得到缓解。

此外,部分患者还伴有脱皮、指甲脱色等反应。

1.1.3 胃肠道反应丁有奕等[4]报道,单药给药剂量为135~175 mg/m2时,胃肠道不良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粘膜炎,发生率分别为53%、26%、26%;彭春燕[5]应用紫杉醇进行化疗100例,上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59%、42%、39%。

1.1.4 液体潴留和水肿紫杉醇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及体重增加,当用药累积剂量达400 mg/m2后,可出现下肢液体潴留,甚至全身性水肿,体重可增加3 kg以上。

一般情况下,停止治疗后液体潴留会逐渐消失,极少数患者可出现胸腹腔积液[6]。

1.2 毒性反应资料表明,紫杉醇的主要毒性靶器官为造血系与淋巴系、神经系统、心脏传导系统,临床试验证实,累积剂量时毒性反应加重,但为可逆性的。

1.2.1 血液学毒性反应①最常见的毒性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早期临床研究报道,紫杉醇单药剂量为200~250 mg/m2时,严重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15%~54%,需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 CSF)的支持[7]。

Ibrahim等[8]报道了纳米紫杉醇(ABI007)的Ⅰ期临床研究,结果发现ABI007的最大耐受剂量为300 mg/m2,一次
用药量的输注时间为30 min,显著短于传统紫杉醇的输注时间(3 h)。

②紫杉醇用药量为75 mg/m2和100 mg/m2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7%和7.8%;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6.7%和89%,且该不良反应在未使用G CSF的患者中是可逆的和非累积的。

1.2.2 神经毒性是临床使用紫杉醇的另一个常见毒性反应,表现为感觉异常或包括烧灼感在内的疼痛,神经毒性的出现与剂量呈相关性。

当单药剂量为250 mg/m2时,难以避免此类不良反应。

当用药剂量低于170 mg/m2时,周围神经病变较少发生。

有研究认为在G CSF支持下,外周神经毒性会成为紫杉醇治疗时的剂量限制毒性[9]。

1.2.3 心脏毒性紫杉醇可以引起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无症状性心动过缓,多数发生于药物滴注期间。

可能与紫杉醇影响心脏的自主节律与心脏传导有关[10]。

1.2.4 关节、肌肉痛紫杉醇化疗后肌肉痛、关节痛较明显,发生率为61.3%,且有10%的为重度疼痛。

主要累及手臂和下肢关节,常出现于用药后2~3 d,几天后即可恢复。

关节痛、肌肉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表现为剂量依赖[10]。

另外,其他不良反应还有注射部位反应、肝功异常、脱发、毛囊炎、静脉炎、口腔溃疡、乏力、粘膜炎、严重的头皮药物性皮炎、球结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