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账户的分类
第一节账户分类的意义
一、便于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和资金运动情况
由于各单位的经营活动的特点不同,资金运动的内容不同,所涉及的账户体系也就不同。
要想有效地反映和监督单位的经营活动,就要从本单位经营活动的特点出发,选择能够反映本单位经营活动的账户体系。
二、便于设计会计账薄的格式
在单位内部会计管理中,由于不同经营活动各具其特点,不同性质的会计要素的信息披露方式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会计信息,要通过账户在会计账薄中体现出来。
会计账户的设置,应考虑便于设计会计账薄格式的问题。
三、便于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六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最终要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不同的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其相关数据资料的来源也不相同。
为了及时、正确地编制会计报表,要根据特定会计报表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正确确定编制每张会计报表所需的数据资料是来自于哪些账户,这些账户能提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
第二节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一、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意义
▲账户的经济内容: 是指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账户的经济内容对账户进行分类,就是按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对账户进行分类。
▲通过对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可以为更好地运用借贷记账法,确切地了解每类和每个账户具体应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设置能适应本单位的经营管理需要,科学完整的账户体系。
二、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一)资产类账户
★(二)负债类账户
★(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四)收入类账户
★(五)费用类账户
★(六)利润类账户
(一)资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是核算企业各种资产增减变动及结余额的账户。
资产按流动性不同,又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类。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原材料”、“预付款项”、“库存商品”等。
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
(二)负债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是核算企业各种负债增减变动及结余额的账户。
按照负债的还款期不同,又可以分为核算流动负债的账户和核算非流动负债的账户两类。
“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和“其他应付款”等账户。
核算非流动负债的账户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是核算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及结余额的账户。
按照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和构成,又可分为核算所有者原始投资的账户、核算经营积累的账户及所有者权益其他来源的账户三类。
核算所有者原始投资的账户“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
核算经营积累的账户有“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等账户。
核算所有者权益其他来源的账户有“资本公积”账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