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农业 论文

世界农业 论文

世界农业论文我国华北地区农业与以色列农业之比较摘要本文对华北地区与以色列的各自农业特色进行分析,比较二者异同点,吸取以色列农业成功的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以及华北地区农业进一步发展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以色列农业华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缺乏发展建议正文:1.以色列农业1.1以色列概况以色列是世界上唯一建立在沙漠上的发达国家。

以色列是世所罕见的土地贫瘠、水源奇缺的国家,年降水约200毫米,在沙漠地区更少,仅有25到50毫米;人均水资源270吨,不足世界的3%。

全国90%的土地是沙漠,一半以上的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以色列国土面积约为21 000平方公里,只有沿海的狭长地带和内陆的几个谷地适合于农耕。

虽然以色列濒临地中海,但其气候主要受东南部沙漠地带的影响。

降雨主要在冬季,降雨量由东北往西南递降,东北部年平均降雨量为800—400毫米,西南部几乎为零。

因此,约60%的地区农业生产终年需要人工灌溉,即使在东北部降雨量相对高的地区,4—10月间夏季作物也需要人工灌溉。

1.2以色列特色农场结构以色列的农业组织大体上有基布兹(Kibbutz)和莫沙夫(Moshav)莫沙瓦(Moshava)三种。

不是合作社,农民们自己干自己的活,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性较小。

基布兹,意即“集体农庄”,是犹太移民为了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而自愿集合在一起创建的。

最主要的特征有三个:一、所有的生产资料包括土地归集体所有;二、所有收入(包括其成员在外面聘任所得的个人收入)全部归集体所有,基布兹给每个农民按月发给生活津贴,生活必需品实行供给制,其余收入、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三、基布兹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理财,由选举产生的管理委员会管理基布兹的内部事务。

人们在“平等、公有、自愿”的原则下,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莫沙夫的意思是“合作社”,是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元的村庄,现约有400个。

每个莫沙夫有60至100农户,各个家庭农场是独立的。

政府向他们出租土地,房屋、田地、收入归农户所有,平时各农场相互协作,共同使用机械,共同购买投入品和出售农产品。

莫沙夫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和水资源所有权归属国家,但经营权属家庭个人;其他生产资料及收入均归农户;教育、医疗、文化、产品供销等统一由村里提供服务。

莫沙瓦(Moshava)是完全个体的农户,不是合作社,农民们自己干自己的活,对农村经济的重要性较小。

1.3以色列的农业生产和贸易以色列的种植业与畜牧业发展比较均衡。

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与畜牧业之比为6:4,种植业比重大的原因,主要是水果、蔬菜和花卉园艺业的附加值较高,在资金密集度和知识密集度方面都非常突出,已经成为以色列农业的支柱。

在畜牧业方面,养鸡业后来居上,超越养牛业,成为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根据各种农产品的产值排列,农业内部各类产品的重要性依次是:蔬菜、水果、家禽业、养牛业、大田作物、花卉业和水产业。

2.华北地区农业2.1华北地区地理农业概况华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东北、西北、东南和中南的中央枢纽,又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主体部分。

本区地处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又是首都北京所在地,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中国北方经济重心。

华北地区有北西南三面环绕的山地屏障,东部有山东丘陵,广阔的黄淮海平原则由山麓至滨海,形成三大平原地带:①山前洪积 -冲积平原;②冲积平原;③滨海平原。

华北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热资源充足,降水集中夏季,雨热同季。

大部分地区两年三熟和一年两熟。

广大的平原地貌与雨热同季的气候,为本区提供了优越的农业自然资源条件;但地表排水不畅、盐土广布以及春旱夏涝,是本区形成旱涝灾害、土地次生盐渍化和农业生产不稳的主要原因。

历史上华北区是中国农业发达而且农业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带。

水源短缺是本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2.2 华北地区代表作物主要作物:冬小麦、玉米、谷子、甘薯(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上也有分布)其他:烟草、葡萄、枣、高粱(黄土高原)特产:苹果、梨、板粟油料作物:花生(山东产量第一)纤维作物:1、棉花(除辽宁外的大部分地区)2、蚕丝(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河南省西部)2.3 农业发展优势与劣势优势1、黄土地(来自黄土高原的黄土母质、泥沙由黄、海、淮河携带,冲击成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疏松,利于耕种。

2、季风气候,雨热同期3、农耕历史悠久4、平原面积广大,劳动力充足5、多河流,利于发展灌溉农业劣势(1)华北地区人口密集,耕地不集中,机械化程度低。

(2)配套的社会化农业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3)水利设备不健全(4)农业科学及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4)交通运输条件落后。

(6)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有待改善,土地盐碱化情况严重。

3. 华北地区与以色列地区3.1异同点二者最主要的相同点就是水资源的匮乏。

而水资源匮乏,正是制约华北地区农业发展最主要的要素。

华北地区是水资源矛盾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地区。

中国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年总用水量为5500亿至560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

华北地区有7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水资源总量为1 17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4.18%,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35立方米,不足全国1/6,世界的1/24。

目前,由于山区与平原径流明显减少和过量开发水资源,已造成了地下水漏斗、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该区水安全,并制约着该地区农业的发展。

以色列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为沙漠,水资源严重不足,不足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养育着700万人。

在以色列的大部分地区,如果没有人工灌溉的水,就连一棵草也不能生长。

这样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度,多年来一直重视研发水技术,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源处理、保存和灌溉技术。

以色列人用自己的节水智慧,大力发展农业,农产品不仅能够满足国内的需求,而且大量向国外出口,被誉为欧洲的“冬季厨房”。

二者在用水方面的不同点以色列华北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定为国家所有不得随意开采严格的监管监管力度不足私自打井抽取地下水地下水漏斗灌溉先进的滴灌技术大面积漫溉,使水无效地渗透蒸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日常用水严格定制水价培养公民的节水意识水价偏低节水意识不强浪费严重技术污水处理和海水咸水淡化技术都很强污水处理和海水淡化技术较薄弱工业污水污染严重3.2以色列的主要经验一、循环利用污水资源。

以色列是世界上循环水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处理后的污水利用率已达70%,居世界首位,其中1/3用于灌溉,约占总灌溉水量1/5。

应用的面积从1970年代的1 620公顷扩大到90年代中期的36 840公顷,现在,以色列每年大约有3.2亿立方米的废水经过处理以后用于农业生产,分布在城镇周围的果园主要用污水灌溉。

二、利用微咸水。

以色列南部沙漠的微咸水被用来农田灌溉,生产的西红柿和其他蔬菜、水果的品质,甚至优于淡水灌溉生产的产品。

以色列南部沙漠生产的标有用微咸水灌溉的水果和蔬菜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较高,销路很好。

以色列利用淡化咸水进行灌溉的面积达到45 000 公顷,面积大于西班牙和意大利。

三、采用滴灌和微灌技术。

滴灌与其他灌溉技术相比有许多好处,如可用于长距离和坡地灌溉;肥料可以与水一起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从而节约了水和肥料;由于水和肥料集中在植物的根系部分,减少了杂草的生长;滴头直接将水输送到根系附近的土壤中,水的蒸发极微,大大提高了水的利用率;滴灌避免了水与叶子的直接接触,可以用微咸水灌溉而不灼伤叶子;在用微咸水灌溉盐碱地时,可以冲走根部的盐分,避免根部盐分的积聚。

四、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由于淡水资源十分珍贵,以色列因地制宜地在各地修建各类集水设施,尽一切可能收集雨水、地面径流和局部淡水,供直接利用或注入当地水库或地下含水层。

从北部戈兰高地到南部内盖夫沙漠,全国分布着百万个地方集水设施,每年收集约1~2亿立方米水。

3.3以色列给我们的启示近年来,以色列政府根据国情,强调“科技立国”,不但创造出了沙漠中的农业奇迹,并且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一个既缺水又缺耕地的沙漠小国发展成为一个年出口10多亿美元新鲜农产品和加工食品的发达国家。

从以色列农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

一、环境是可以改变的。

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以色列是十分恶劣的,但是以色列人用几十年时间,在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土地上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片绿洲,不能不令世人叹服。

沙漠里的大棚温室、遍布大地滴灌系统、浩大的国家输水工程等等,无不诠释着一个真理,即一切人类文明成果都是人们辛勤努力和智慧的结晶。

二、农业发展必须有科技的支撑。

发达的科研、推广和服务是以色列农业发展的源动力。

国家建立了一套由政府部门(农业部等)的科研机构与社区(基布兹、莫沙夫)相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

每个科研机构都非常专业化,定期将研究的成果推广用于农业生产,使这些科研成果很快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以色列的农业科研人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技术指导、咨询和培训。

他们是科技推广者和技术承包的实践者,与农户签订有服务合同,从而使农民获得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高素质的农民是决定性的因素。

以色列国民受教育程度之高是世界闻名的。

在建国之初,农民受教育甚至高于全国人民的平均水平。

现在,农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到47%,其他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

大量的高素质移民为以色列更增加了新的血液。

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是掌握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可靠保障。

农民有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乐于接受新生事物,采用新品种、新技术,这就是以色列现代农业的腾飞的基本保障。

3.4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主要途径1.加强对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目前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最有效途径,要加强对水资源管理的执法力度和宣传力度,提高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使珍惜和保护水资源,要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水资源实行综合管理,统一调配。

2.加强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建设。

首先,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根本途径。

引滦入津、引滦入唐、黄济青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天津、青岛等大型工业城市用水紧张局面。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计划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到西北、华北地区,这项工程一旦建成实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就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其次,修建水库是解决降水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

华北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8月,容易造成洪涝灾害,因此,在华北地区各河中上游应大力修建水库,要通过改造或扩建增加原有水利工程的蓄洪能力,使枯水期水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补充,也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三是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地表植被的覆盖率。

结合小流域治理,大力植树种草,涵蓄水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