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手机引发社会问题:青少年上瘾率激增

智能手机引发社会问题:青少年上瘾率激增

智能手机引发社会问题:青少年上瘾率激增
导语:国外媒体今天撰文称,智能手机虽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令很多自控力不强的青少年上瘾,不仅干扰了学业,还对人际交往能力造成了负面影响。

以下为文章全文:
手机上瘾
6个月前,Lee Yun-soo把原来的翻盖手机换成了智能手机。

但现在,她有点后悔了。

这个韩国高中生喜欢在Twitter上发些搞笑照片,跟朋友聊天,还喜欢玩网游。

但她说,智能手机越来越干扰到她的学习和家庭生活。

“我不想这样,但我就是管不住自己。

”她边说边摆弄着一部跟手掌那么大的智能手机。

Lee Yun-soo的遭遇并非个例,据韩国政府统计,该国大约每5个学生中就有1人对智能手机上瘾。

他们对“上瘾”的定义是,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超过7小时,而且一旦无法使用这种设备,便会产生焦虑、失眠、抑郁等症状。

本月初,韩国政府宣布将在年底开展全国性的青少年心理咨询项目,并为教师提供专门的培训,帮助他们应付对智能手机上瘾的学生。

在此之前,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心理咨询治疗项目已经面向韩国的成年人推出。

情况严重
作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三星电子的故乡,韩国一直以超高的网速和先进的移动技术引以为豪。

各种新型数码设备诞生后,韩国人经常是最先使用的。

由于该国手机渗透率已经超过100%,所以很多人都不止拥有一部手机,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二为智能手机。

而韩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各种措施来应对由此产生的种种问题。

作为对比,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数据,美国截至今年6月的智能手机渗透率只有50%。

由于高速上网服务的普及,韩国青少年多年前就面临着网瘾问题。

现在,智能手机在青少年和儿童中的普及速度也超过其他群体,而智能手机上瘾问题也逐渐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据韩国通信委员会的统计,该国6至19岁青少年智能手机渗透率去年增长两倍,达到65%。

与此同时,青少年群体的智能手机上瘾率也达到18%,成人仅为这一数字的一半,约为9.1%。

据美国智库皮尤研究中心的统计,2012年,美国有37%的青少年拥有智能手机。

韩国性别平等与家庭部官员Hwang Tae-hee说:“情况已经十分严重。


日本和中国台湾等其他科技普及率较高的地方,同样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国高中女生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去年增长两倍。

负面影响
专家认为,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不仅会影响学业,还会破坏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

“当今的学生都不太会看他人的表情。

”东京成德大学应用心理学教授Setsuko Tamura说,“如果你花在发短信上的时间比跟人说话的时间长,那肯定就很难读懂非文字性语言。


在中国台湾,不断查看邮件和社交媒体的现象也催生了所谓的“低头族”。

台湾网路资讯中心的调查显示,过去6个月间,通过笔记本、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上网的人数同比翻了一番,达到创纪录的535万人。

在韩国的学校里,老师在上学期间收走学生的移动设备已经成了惯例,但却收效甚微。

“有些学生会把手机藏起来,然后在课间休息时用。

有的甚至在上课时偷偷用。

”在仁川担任高中老师的Lee Kyoung-shin说。

东京成德大学教授Setsuko Tamura说,智能手机通常是年轻人最重要的领地。

“这代表了他们与朋友之间的联系。

如果不参与进去,就会被朋友圈排挤在外。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十分焦急地回复信息。

”她说。

智能手机曾经在韩国因引发过多起校园暴力事件。

孩子们会在学校里把智能手机分成12个等级,最新的型号是“国王”,比较老的机型则是“奴隶”。

首尔大都会教育办公室的学校督导员Kim Hoi-kyung说,盗窃行为非常普遍。

该机构6月决定,今年最多将为每所学校提供2000万韩元(约合1.783万美元),帮助老师支付智能手机被盗产生的损失。

文章开头提到的高中女生Lee Yun-soo今年18岁,她找到了一种方
法来避免智能手机在考试期间分散自己的精力:她把存储着各种电话号码的SIM卡从Android手机里面取了出来,然后插到不能上网的旧手机里。

“我反复问自己:‘为什么买智能手机?’我有时会通宵玩Facebook 和Twitter。

换了智能手机以后,我很快就上瘾了。

”她说。

(樵夫)
以下是繁体版内容: 導語:國外媒體今天撰文稱,智能手機雖然給人們帶來瞭便利,但同時也產生瞭不可忽視的社會問題,尤其是令很多自控力不強的青少年上癮,不僅幹擾瞭學業,還對人際交往能力造成瞭負面影響。

以下為文章全文:
手機上癮
6個月前,Lee Yun-soo把原來的翻蓋手機換成瞭智能手機。

但現在,她有點後悔瞭。

這個韓國高中生喜歡在Twitter上發些搞笑照片,跟朋友聊天,還喜歡玩網遊。

但她說,智能手機越來越幹擾到她的學習和傢庭生活。

“我不想這樣,但我就是管不住自己。

”她邊說邊擺弄著一部跟手掌那麼大的智能手機。

Lee Yun-soo的遭遇並非個例,據韓國政府統計,該國大約每5個學生中就有1人對智能手機上癮。

他們對“上癮”的定義是,每天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超過7小時,而且一旦無法使用這種設備,便會產生焦
慮、失眠、抑鬱等癥狀。

本月初,韓國政府宣佈將在年底開展全國性的青少年心理咨詢項目,並為教師提供專門的培訓,幫助他們應付對智能手機上癮的學生。

在此之前,由國傢財政支持的心理咨詢治療項目已經面向韓國的成年人推出。

情況嚴重
作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制造商三星電子的故鄉,韓國一直以超高的網速和先進的移動技術引以為豪。

各種新型數碼設備誕生後,韓國人經常是最先使用的。

由於該國手機滲透率已經超過100%,所以很多人都不止擁有一部手機,其中有將近三分之二為智能手機。

而韓國政府已經制定瞭各種措施來應對由此產生的種種問題。

作為對比,根據國際電信聯盟(ITU)的數據,美國截至今年6月的智能手機滲透率隻有50%。

由於高速上網服務的普及,韓國青少年多年前就面臨著網癮問題。

現在,智能手機在青少年和兒童中的普及速度也超過其他群體,而智能手機上癮問題也逐漸呈現出低齡化趨勢。

據韓國通信委員會的統計,該國6至19歲青少年智能手機滲透率去年增長兩倍,達到65%。

與此同時,青少年群體的智能手機上癮率也達到18%,成人僅為這一數字的一半,約為9.1%。

據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2012年,美國有37%的青少年擁有智能手機。

韓國性別平等與傢庭部官員Hwang Tae-hee說:“情況已經十分嚴重。


日本和中國臺灣等其他科技普及率較高的地方,同樣出現瞭類似的問題。

日本的一項調查顯示,該國高中女生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去年增長兩倍。

負面影響
專傢認為,過度使用智能手機不僅會影響學業,還會破壞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

“當今的學生都不太會看他人的表情。

”東京成德大學應用心理學教授Setsuko Tamura說,“如果你花在發短信上的時間比跟人說話的時間長,那肯定就很難讀懂非文字性語言。


在中國臺灣,不斷查看郵件和社交媒體的現象也催生瞭所謂的“低頭族”。

臺灣網路資訊中心的調查顯示,過去6個月間,通過筆記本、平板電腦或智能手機上網的人數同比翻瞭一番,達到創紀錄的535萬人。

在韓國的學校裡,老師在上學期間收走學生的移動設備已經成瞭慣例,但卻收效甚微。

“有些學生會把手機藏起來,然後在課間休息時用。

有的甚至在上課時偷偷用。

”在仁川擔任高中老師的Lee Kyoung-shin說。

東京成德大學教授Setsuko Tamura說,智能手機通常是年輕人最重要的領地。

“這代表瞭他們與朋友之間的聯系。

如果不參與進去,就會被朋友圈排擠在外。

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們十分焦急地回復信息。

”她說。

智能手機曾經在韓國因引發過多起校園暴力事件。

孩子們會在學校
裡把智能手機分成12個等級,最新的型號是“國王”,比較老的機型則是“奴隸”。

首爾大都會教育辦公室的學校督導員Kim Hoi-kyung說,盜竊行為非常普遍。

該機構6月決定,今年最多將為每所學校提供2000萬韓元(約合1.783萬美元),幫助老師支付智能手機被盜產生的損失。

文章開頭提到的高中女生Lee Yun-soo今年18歲,她找到瞭一種方法來避免智能手機在考試期間分散自己的精力:她把存儲著各種電話號碼的SIM卡從Android手機裡面取瞭出來,然後插到不能上網的舊手機裡。

“我反復問自己:‘為什麼買智能手機?’我有時會通宵玩Facebook 和Twitter。

換瞭智能手機以後,我很快就上癮瞭。

”她說。

(樵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