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科出血大量输血策略

产科出血大量输血策略

①通过恢复血容量和纠正贫血,维持组织灌注和供氧;
②止血;③合理运用成分输血治疗出血、休克、等;
六、产科合理输血
(二) 大量输血的目标 2. 具体目标:英国《大出血输注指南(2006) 》提出了大出血抢救的主要目标包括: 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在80以上; 血小板计数在75*109以上; 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参考值的1.5倍;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参考组的1.5倍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在1.0以上; 防治,我国指出的输血目标除了维持血红蛋白水平在70以上,其余目标及英国指南相同,但是对于产科出血
一、概述
1.大量输血定义: 大量输血是指成人患者在24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U(1U红细胞悬液为200全血制备,下同)或者24h内输
注红细胞悬液≥0.3。
2.大量输血背景: 《产后出血预防及处理指南(2014) 》主要更新包括:对产后出血相关的定义做了更新,增加了凶险性前
置胎盘的概念,再次强调了第三产程处理及宫缩剂的应用,并修订了产后出血流程及增加了产科大量输血治 疗方案。
产后出血流程仍然为三个阶段: (1)当产后2h出血量达到400且出血尚未控制者为预警线一级急救处理,需呼救,建立通道、输血等并积极
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五、对产后出血处理流程的更新
产后出血流程仍然为三个阶段: (2)二级急救处理针对病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时按摩及双合诊按压子宫,并积极应用强效缩宫素(如卡
急性大出血,代偿能力强,拐点明显,从代偿可能突然发生失代偿,实时大量消耗凝血因子易发生。但产科 出血具有可预控性,应该警惕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早期、及时、有效控制出血;晶体扩容量受限,总 扩容量受限;需积极输血提高携氧能力,维持高氧耗;当大量出血时,在输注红细胞同时需积极补充凝血因 子防治。
六、产科合理输血 (二) 大量输血的目标 1. 宏观目标:
产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血大量输血策 略
目前由于孕产妇住院分娩和输血的可行性,产妇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但产科出血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 因。输血治疗在产科急性大量失血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诸多风险,产科医生应掌握大量输血 的策略,合理、规范的进行输血治疗,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子宫切除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对此,陕西 省人民医院王亚琴教授在西部产科高峰论坛暨围产医学新进展、危重症处理及医疗纠纷防范专题会议中为大 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供大家学习参考。
三、关于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1. 坚持一个核心,预防性使用宫缩剂,首选10U宫缩素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剖宫产可考虑应用卡贝缩宫素, 100单剂静脉使用;
2. 常规推荐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胎儿娩出后1-3钳夹脐带,怀疑胎儿窒息可立即钳夹并切断脐 带;
三、关于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3. 关于是否预防性子宫按摩:不推荐常规进行预防性子宫按摩来预防产后出血,但产后应触摸宫底,了解子 宫收缩情况;
吸管理、容量管理、的治疗。对于转诊病人强调是有条件者,即孕产妇生命体征稳定者,否则应就地抢救。
六、产科合理输血
(一) 输血指征: 血红蛋白水平>100可不考虑输注红细胞,而血红蛋白水平<60几乎都需要输血;血红蛋白水平<70应考虑输
血;如果出血较为凶险且出血尚未安全控制或继续出血的风险较大,可适当放宽输血指征(每输注两个单位 红细胞悬液可使血红蛋白水平提高约10)。 产后出血的特点:
二、产后出血相关的新定义
2.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 是由等于1993年首次提出的,指附着于既往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处的前置胎盘,伴或不伴胎盘植入,是术中
发生严重产后出血及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处理棘手,需要高度重视。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从手术处理方面提出了三个方案:(1)保守治疗措施:包括局部缝扎、血管结扎、 压迫缝合、子宫动脉栓塞等;(2)子宫切除术:如果上述保守手术治疗无效,或胎盘完全植入甚至穿透侵 入膀胱,术前评估保留子宫可能性小,就应当机立断,尽早行子宫切除术;(3)对于有条件的医院,术前 也可采用预防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以减少术中出血。
二、产后出血相关的新定义
1. 产后出血定义: 现及国外一致,即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000;严重产后出血
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1000;难产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 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
而言,失血早期血液浓缩,血红蛋白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出血量,且使胎盘植入患者止血困难,因此我们建议 在血红蛋白水平<100,仍有活动性出血时,就应及时进行输血治疗。
六、产科合理输血
(三) 大量输血前的准备及评估 1.术前准备 (1)医疗团队:胎盘植入患者需要多学科及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包括产科医生、妇科医生(盆腔外科医
4. 是否控制性牵拉脐带:不推荐常规控制性牵拉脐带助胎盘娩出,仅限于接生者熟练牵拉方法可选择性使用。 预防产后出血多中心研究显示:阴道分娩者第三产程常规按摩子宫并不减少产后出血,临床上不必常规按摩 子宫来预防产后出血,大大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我国已经取纳该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的结果。
四、治疗产后出血的宫缩剂及止血药物 1. 缩宫素类药物:缩宫素仍为一线用药,用法不变,卡贝缩宫素的使用为新增内容,亦可用于治疗产后出血;
前列氨丁三醇),亦可采用球囊或纱条填塞子宫、子宫压迫缝合术、子宫血管结扎术等,因为胎盘因素引起 的出血应人工剥离胎盘、清宫、胎盘植入者可采用保守性手术治疗,必要时子宫切除;
五、对产后出血处理流程的更新
产后出血流程仍然为三个阶段: (3)三级急救处理强调多学科团队协助抢救(切记) 。继续抗休克和病因治疗,早期输血及止血复苏,呼
2. 前列腺素类药物:卡前列氨丁三醇及米索前列醇用法及用量不变,建议在缩宫素效果不佳时尽早使用,高 危孕妇可预防使用卡前列氨丁三醇;
四、治疗产后出血的宫缩剂及止血药物 3. 麦角类药物:新增麦角新碱等药物,我国目前不此类药物;
4. 止血药物:新增止血药氨甲环酸的使用,使用剂量为1.0g。
五、对产后出血处理流程的更新
相关主题